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2015-02-09 21:09邹成松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郁证情绪护理

邹成松,曹 艳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中医护理·

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邹成松,曹 艳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脑卒中;抑郁症;护理

卒中后抑郁症(PSD)即脑卒中后发生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广义的郁证,泛指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引起的脏腑不和,从而导致气、血、痰、火、湿、食等病理产物的滞塞和郁结;狭义的郁证,则主要指由情志不舒,气郁不伸而引起的性情抑郁,情绪不宁等症。

卒中后出现的抑郁情绪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抑郁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据国内外报道显示,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为25%~54%,并且呈上升趋势。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对卒中患者不但要关注其肢体功能的障碍,而且对于其抑郁情绪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 病因病机

卒中后抑郁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病因病机复杂,肝气郁结是其首位和最基本的病机,瘀血、痰浊是其最主要的病理产物,心肝火旺、心脾两虚和肾精不足也是其临床常见的症候。

2 辨证调护原则

(1)肝气郁结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宜疏肝理气,解郁和中;(2)气郁化火证: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头痛目赤,口苦而干,嘈杂泛酸,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宜疏肝解郁,清肝泻火;(3)血行郁滞证: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或胸胁胀痛,或身体某部位有发冷或发热感。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宜活血化瘀,理气解郁;(4)痰气郁结证: 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宜行气开郁,化痰散结;(5)心阴亏虚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宜滋阴养血,补心安神;(6)心脾两虚证:多思善虑,头晕神疲,少寐健忘,心悸胆怯,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宜养心健脾,补气益血;(7)肝阴亏虚证:急躁易怒,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昏花,或头痛且胀,面红目赤,或肢体麻木,舌干红,脉弦细或数。宜补益肝肾,滋养阴精;(8)心神惑乱证:精神忧郁,神志恍惚,烦躁不宁,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打骂号叫,或伴有面部及肢体的痉挛、抽搐,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宜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3 治疗方法

3.1 心理支持 心理治疗提倡尽早介入,是预防和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重要措施,需要患者、家庭、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发挥心理防御作用。(1)要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疾病发生的经过,包括其家庭情况、社会背景、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及其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并进行心理评估。(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卒中知识的健康教育,可采用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栏、讲课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集体和个人宣教形式相结合。(3)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情,采用认知心理治疗、暗示治疗、语言疏导等方法,鼓励患者倾诉其内心的不良感受,宣泄恶劣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争取患者家属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强调情感支持疗法的重要性,给患者提供足够的家庭支持和经济保障。(5)邀请病情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建立互动关系,调整心态,面对现实,改变现状。(6)在与患者语言交流的同时,应重视非语言沟通的作用。护理人员可通过眼神、手势等表达和传递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有时静静地陪伴、关切爱护地目光注视、轻轻地抚摸等非语言性沟通方式,往往能够使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从中感到关心和支持,对患者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

3.2 药物治疗 因患者抑郁的发生源自于卒中,原发病的好转与否,直接影响着抑郁情绪的减轻或加重。所以,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同时对抑郁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遵医嘱选择相应证型的中药口服,服药前后配合暗示疗法,以提高疗效。服药后静卧休息30 min,使药物行通周身而起效,增强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3 针灸治疗

3.3.1 针灸以手少阴心经及足太阴脾经为主,针刺神门、心俞、肺俞、三阴交、足三里、中脘、章门等穴,用泻法。

3.3.2 以百会、神庭、四神聪、内关、神门等为主穴,给予电针疗法的刺激,效果十分显著。

3.3.3 如果同时配合针刺督脉穴可以大幅提高治疗效果。

3.4 推拿治疗

3.4.1 推拿对于卒中后抑郁的治疗主要以头部为主,用一指禅推印堂至神庭穴,再从印堂沿两侧眉弓推至太阳穴,分别点按睛明、阳白、鱼腰、太白、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等穴。最后扫散法施于头部两侧。拿五经、风池、肩井穴。

3.4.3 胁腹部 患者仰卧位,治疗者先以掌摩法顺时针摩腹,然后逆时针操作1遍。最后分别点按章门、期门、中脘、关元、气海等穴。

4 护理方法

4.1 起居护理 养成患者起居规律的良好习惯。鼓励患者进行一些有益于怡情养性的活动,如听音乐、打太极拳、练舒心平血功及静养功等,以期形与神俱而得以保持身心健康。指导患者采取适合病情的卧位,如脘闷嗳气者可取半卧位;肋胁胀痛者取左侧卧位;一般郁证患者睡眠时应以平卧为好,两手自然撒开,面部肌肉放松,可使全身气血舒展,阴阳平和。

4.2 环境护理 (1)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室内用具简单实用,严禁放置容易导致自伤、自残的危险用具,如剪刀、暖水瓶、注射针头、充电器等。输液时要有专人守护,药瓶应及时取走。夜间加强巡视,避免发生意外。严重的抑郁患者都有自杀倾向,应24 h专人陪护,排除一切可能导致自杀成功的因素。(2)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温湿度适宜。环境不能太阴暗、潮湿,阳光也不能太强烈,这会给患者带来不安的刺激。要尽量地使色彩较明朗、协调,给人宁静和舒适感。(3)热情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如病区环境、同室病友及医护人员等,以便患者能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4.3 休息指导 睡眠障碍是抑郁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以早醒最多见。由于抑郁有晨重夜轻的特点,早醒时恰为患者一天中抑郁情绪最重的时候,很多患者的意外事件,如自杀、自伤等,就发生在这种时候。(1)清晨应加强护理巡视,对早醒患者给予安抚,使其延长睡眠时间。(2)护理人员白天应安排或陪伴患者从事多次短暂的活动,加强肢体康复功能锻炼,晚上入睡前给予温度适宜的饮料,如牛奶、果汁等及洗温水澡。(3)遵医嘱给予必要的安眠药物,做到看服到口,并保证安静的睡眠环境等。

4.4 饮食护理 卒中后抑郁常导致患者食欲下降,甚至丧失,自责自罪等症状可使患者拒食。因此,抑郁患者多有营养不良或营养严重缺乏。(1)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患者的营养摄人。(2)选择患者喜爱的食物,陪伴患者进食,做到少食多餐等。(3)必要时采取喂食、鼻饲和静脉输液等。(4)在夏季应注意科学饮食,补充水分和钠盐,以防止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影响了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而产生不良情绪。

5 小结

通过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辨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护理,并从中配合中医特色辅助治疗及护理,使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变得更有针对性,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邹成松(1982.12~),女,汉族,云南昭通人,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内科中西医临床护理及研究。

R743.3

B

1007-2349(2015)07-0092-02

2015-04-27)

猜你喜欢
郁证情绪护理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郁证病名解析❋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情绪认同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郁证辨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