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护理体会

2015-02-11 07:22刘红霞
天津护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耳穴中风康复训练

刘红霞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天津 301800)

中风后抑郁症(PSD)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在中风本身所致功能障碍的基础上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爱好减退、悲观绝望等表现,部分患者甚至有自杀倾向,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1]。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后抑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60~8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后抑郁症的西医诊断标准[2],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爱好减退、自责内疚、食欲不振及悲观绝望。入院3天内首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进行评分。轻度抑郁(8~20 分)22 例,中度抑郁(21~35 分)48 例,重度抑郁(>35分)10 例。

2 治疗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7天为1疗程,总计4个疗程。

2.1 针灸治疗 采用育阴潜阳针法主穴为百会、风池、中注、太溪。肝气郁滞者配以太冲、足三里;气滞痰郁者配以丰隆、膻中;心肾阴虚配以神门、三阴交;均施以平补平泻,每次留针 30 min,每日1次。

2.2 耳穴埋豆 采取探针选定耳穴神门、脑、内分泌、肾、肝、位置进行埋豆。具体操作为:确定主辅穴位,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贴压于穴位上。并进行揉、按、捏、压5 min,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为宜。每次贴压5~7穴,每日按压5次,以隔3天换1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2.3 穴位按摩 按摩百会、肝俞(双)、胆俞(双)、内关、合谷(双)、太冲(双)等穴位,或者指导患者从内踝沿大腿内侧往上敲打按摩,每日半小时。

2.4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抗抑郁药。肝郁气滞型中药疏肝解郁,配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肝阳上亢型中药平肝熄风,服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心肾亏虚型配合口服六味地黄丸。

2.5 治疗结果 经4个疗程治疗后,再次评分。正常58例,轻度抑郁9例,中度抑郁10例,重度抑郁3例。

3 护理

3.1 饮食护理 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禁食辛辣食品。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喂食不宜太快,避免呛咳、误吸 ;顺时针按摩腹部,保持大便通畅。

3.2 情志护理 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让其发泄心中之苦闷,减轻孤独感,增强安全感,责任护士每天利用为患者治疗及护理时与其沟通,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消除低落情绪。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好转患者现身说法,以使其他的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的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自身疾病的快速康复[3]同时通过为患者讲故事、根据其爱好选择相应的话题等来缓解患者症状,并让患者家属亲友等多陪伴在其身边,保障经济支持。制定放松疗法,让患者进行深呼吸等运动,以减轻其症状。

3.3 耳穴埋豆护理 有伤或炎症部位禁止埋豆,埋豆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指导患者定时按压,洗浴时注意避免沾水,脱落后不可自行粘贴,及时为患者补种。

3.4 康复和肢体功能训练 患者病情平稳48 h后即开始康复训练,按摩肢体,做肢体的被动活动。指导患者穿衣、散步等日常活动训练。在患者周围摆放其喜欢的日常用品,对患者的视觉、触觉、听觉能力进行适当刺激.以便提高智力;同时.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训练语言能力: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以后,开始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不仅有利于减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功能依赖,也可减少PSD的发生和缩短病程。具体康复的时间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而有所不同[4]。

3.5 安全管理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运动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将其安置在易于观察的病房内,不可疏忽大意。对能成为患者自伤的药物及工具都妥善管理。以免患者一次性大量吞服或自残。

3.6 健康宣教 根据患者的理解程度讲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程进展、治疗方法、治愈情况及二级预防等方面知识,并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配合治疗及护理。用事实说明良好的遵医行为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帮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疾病,解除顾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4 小结

中医理论认为,中风后引发抑郁症主要由于患者情志内伤、气郁阻络所致,故中医护理中主要以缓解气郁、疏通经络,使气血通畅为主[5]。护理人员应从患者自身的病情出发,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使其消除紧张焦虑,建立信心。

〔1〕张亚琴.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31-32.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39.

〔3〕俞雪容,刘凤,王琴平.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防范及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9,63(4):69-70.

〔4〕张军,骆芳,方雅璇,等.脑卒中后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46.

〔5〕刘玉静.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中医护理分析 [J].中国保健营养,2013,3,1339-1340.

猜你喜欢
耳穴中风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疏肝解郁法配合耳穴压贴治疗经前期综合征60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