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类方心血管病临证应用

2015-02-12 06:26高霖雨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温胆原方竹茹

曹 震,高霖雨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温胆汤类方心血管病临证应用

曹 震,高霖雨

(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温胆汤源出自南北朝《集验方》,经南宋陈无择化裁而大行,为中医临床常用名方,后世化裁甚多,亦有衍方名世,如二陈汤、蒿芩清胆汤、黄连温胆汤等。其方证辨识要点有三:痰湿困阻、神明不昌、胃失和降,临证应根据病机变化而灵活化裁或合方应用。根据温胆汤及其类方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举案分析,抛砖引玉,以候明教。

温胆汤;心血管病;临证应用

温胆汤是中医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该方最早被收录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编撰的《外台秘要》中。孙、王二人书中所载温胆汤组方相同,由“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洗、橘皮三两、竹茹三两、枳实二枚炙(《千金方》中为二两)、甘草一两炙”,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外台秘要》载此方出自《集验方》第五卷,目前通常认为《集验方》为南北朝名医姚僧垣(公元499~583年)所撰。

1 方剂来源

南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虚烦证治》[1]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惊悸证治》[1]有温胆汤:“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加姜五片,枣一枚……”。用于“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虚烦证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眩惑,……短气悸乏,或复自汗,或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惊悸证治》)。陈无择将《集验方》温胆汤中生姜减量,由温胆散寒化饮的君药变成与大枣相伍的佐使药,并加入健脾渗湿兼能安神的茯苓和甘缓补中的大枣,方性由温转凉,由主病后体虚生湿而虚烦难眠的“胆虚寒证”,改为气郁痰阻胆令不行而心胆虚怯的“虚烦惊悸证”。现在习称的温胆汤即为此方,为临床普遍使用,影响很大。

2 化裁演变

温胆汤为临床习用方,用治痰湿困阻而神明不现诸证每有奇效,自宋以降,历代医家于此多有化裁衍发,据不完全统计有33种之多[2],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七方:①二陈汤:方出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去枳实、竹茹、枣,加乌梅,功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后世燥湿化痰代表方。②导痰汤:方出《济生方》(南宋·严用和著),原方去竹茹,加南星,功能燥湿豁痰,行气开郁,用于痰湿较盛阻于经络腑腑。③涤痰汤:方出《奇效良方》(明·董宿著),导痰汤加人参、石菖蒲,功能豁痰开窍,用于治疗痰迷心窍之中风、舌强不语等。④十味温胆汤:方出《世医得效方》(元·危亦林著),原方去竹茹,加枣仁、五味子、远志、熟地、人参以益气养血,化痰宁心,用治心虚胆怯,痰浊内扰之失眠、惊悸。⑤黄连温胆汤:方出《六因条辨》(清·陆延珍著),原方加黄连以清痰热,用治痰郁化火而胆胃失降。⑥蒿芩清胆汤:方出《重订通俗伤寒论》(清·俞根初著),原方去姜枣草加入青蒿、黄芩、碧玉散以清胆利湿,和胃化痰。⑦柴芩温胆汤:近代老中医经验方[3],加入柴胡、黄芩以增加疏肝、清热作用,多用于治疗痰湿气阻,肝胆郁滞诸证,临床治验亦颇多。

3 辨机撷要

温胆汤主治病机为痰湿郁阻胆经,而致胆令不行,出现心神不舍及胃腑失和。故其辨识要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痰湿困阻,方中以“二陈”涤痰、豁痰,各医家文中提及“气郁生涎”“口吐涎沫”“呕痰”等痰湿证非常多,舌苔多腻,又因为痰湿蕴胆极易化热,可伴黄苔,临证常须根据见证有无痰热而调整竹茹用量。二是神明失昌,因“心与胆通”故胆腑有病,决断失常,中正之令不行,波及心君,则易出现“神”之病变,出现“虚烦不眠”“烦闷”“易惊”“坐卧不安”“惊惕不眠”“怔忡”等症。三是胃失和降,方中用半夏、生姜、竹茹降逆止呕,常可见“饮食无味”“口苦呕涎”“腹满”“呕痰”等症。

4 常用加减

温胆汤临证加减,常用的有:痰热较盛、烦躁不眠、渴喜凉饮,舌苔黄腻者,加黄连、黄芩、栀子,兼伤阴者加生地、白芍、乌梅;痰、气、火并结于中焦,见眩晕、干呕泛酸、腹痛便秘者,加天麻、苏子、厚朴、黄芩;痰湿走蹿经络,蒙敝神志,以致错语、发狂、痰厥者,加南星、人参、石菖蒲、竹沥、朱砂、酸枣仁;失眠明显者加酸枣仁、远志、合欢皮、五味子;伴心烦懊脓者,加栀子豉汤;多梦纷纭者,加龙骨;头疼者加川芎、白芷;胃热盛而呕恶不止者,加黄连、黄芩、麦冬、芦根;神经性呕吐者加生牡蛎、夏枯草、炒栀子;腑病及脏而致肝郁变生诸证者,加柴胡、香附、郁金、桔梗;肝阴血不足而魂不守舍加麦冬、当归、龙牡养肝安魂;气乱伤肝或水不涵木而有“风”证时,常伍钩藤祛惊止搐,并适当加入当归、川芎、香附等养血舒郁之品。用治胆寒“精”变时,常伍以生熟地、麦门冬、石斛、桂心、仙灵脾、五味子等滋肾阴、补肾阳,并用金樱子、芡实、莲子固精止遗。

5 心血管病临证应用

5.1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苏某,女,67岁,退体职工。高血压病史多年,前因胸闷胸痛,在本市西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前降支多处狭窄,建议支架置入。患者要求先保守治疗,一直服用拜阿斯匹林、消心痛、长效异乐定、倍他乐克、依那普利等药,但胸闷胸痛时作,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尤甚。2012年9月首诊,胸闷两胁不舒,体胖动则喘促,急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舌质暗,脉滑数,辨为胸痹,证属痰火闭阻,予黄连温胆汤加栀子、杏仁、酒川军,再予拜阿斯匹林、消心痛、比索洛尔,停其余西药。服药后1周胸痛未作,血压平稳,继以原方治疗,1月后已无胸闷发作,大便通畅,夜寐自安,遂处七福饮加夏、陈、桃、红、丹参等治疗,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偶有发作,守黄连温胆汤略作加减,患者病情稳定。

按:冠心病患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虚者责之为诸腑虚损,标实多见痰、瘀、滞。本案形体丰盛,痰浊较重,日久化火,痰火闭阻心脉,气滞血瘀,投黄连温胆汤加味以清火化痰,通脉泄浊,痰浊瘀血去而血脉自畅,心肝之火清而诸躁自安,配合西药即病情好转。

5.2 心悸(预激综合症)

吴某,女,19岁,学生。继往有预激综合征病史5年余,反复发作,2010年9月就诊,心悸怔忡近作2周,惊惕不安,动则加重,神倦乏力,烦躁不安,少寐梦多,口唇干燥,大便溏结不调,舌红胖,腻微黄,脉虚弦略滑。辨为心悸,证属痰郁互结、心虚胆怯、气阴两伤。治以温胆汤合生脉饮加黄芪、远志、枣仁、龙齿。1周后复诊症状大减,效不更方,又连服3周,患者心悸不作,情志开朗,能正常学习生活,再加白术,减半夏量,枳壳易枳实,去龙齿,继服1月。1年后随访,无心悸再作。

按:心悸有实有虚,可从本脏治,亦需从他脏治,总在气血阴阳之平和条达,心神得养而诸症乃平。本案痰郁胆经,中正之令不行而发心悸,久郁化火而耗伤气阴,温胆汤化痰理气以解郁,生脉饮合黄芪益气滋阴,远志、酸枣仁、龙齿养心宁神,虚实同治,脏腑同调,而能见功。

5.3 眩晕(高血压)

陈某,男,64岁,退休。2010年10月首诊,测血压148/92mmHg,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胸闷眩晕时作,常服复方降压片等药,近半年来自觉症状加重,病情时轻时重,甚则头晕目眩,头重如裹,站立不稳,伴胸痛短气,烦躁难言,耳鸣,口苦口臭,脘痞呕恶,大便秘结,舌红苔白润微黄,脉弦滑。辨为眩晕,证属痰湿中阻,脾胃失和。治以温胆汤加南星、白术、酒川军、砂仁,并服西药降血压,1周后复诊,诸症减半,未服西药而血压偏高,原方出入,嘱服西药控制血压。2周后恙势已平,未服降压药近1月,测血压136/90mmmHg,继守原意进治,稍作调整,2月后复诊,临床痊愈。

按:眩晕多见责于肝,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但从脾、肾论治亦不少见,本案从脾胃论治,因于痰湿困中而清阳不升,阴浊不降,治在健脾化湿,和腑降胃,用温胆汤合南星以祛痰通络,白术、砂仁以温运脾阳以化湿浊,川芎以消滞通腑。

5.4 臆症(心脏神经官能症)

李某,女,42岁,自由职业。胸闷胸痛反复发作2年余,经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平板、心脏CT、冠脉造影等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拒服黛力新。2014年1月首诊,胸闷心痛,烦躁易怒,胁胀,目红,失眠,头昏,近因胸痛较重而晕迷一次,醒后如常,舌红苔微黄腻,脉弦微数,辨为臆症,证属肝胆郁滞,痰火扰心,与黄连温胆汤去枳实,加黄芩、栀子、竹沥、龙胆草、川芎、枳壳、生牡蛎,3剂后症状则见明显好转,7剂后复诊,诸症大减,守原意,去黄芩、龙胆草,加入薤白、瓜蒌、麦芽,7剂后诸症均消,继以温胆汤益以参、芪、枣仁、山萸等调治1月而愈。

按: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心血管科门诊常见病,以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见症为主,无器质性异常,部分病人服用抗焦虑药有效。中医施治大多从痰、瘀着手,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必有瘀。本案责之在痰,阻滞肝胆而木令不行,神明失昌,久则郁而化火,治在清火化痰,通达经络,而使神明内舍而怪症可平,予温胆汤加黄芩、栀子、竹沥、龙胆草清泻肝胆之痰火,枳壳理气宽中,川芎活血行气以助痰化,生牡蛎化痰而和阴阳,再以瓜蒌、薤白温阳通痹而兼除痰浊,麦芽芳香疏利,以令气血条达而神明得用。

[1]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2] 刘西强.温胆汤方证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 李海聪,杨毅玲.柴琴温胆汤的临床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8,2(4):150-152.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10-09

曹震(1980-),男,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心血管科。

R714.252

A

1673-2197(2015)03-0097-02

10.11954/ytctyy.201503044

猜你喜欢
温胆原方竹茹
竹茹的临床应用及用量探究
经典名方橘皮竹茹汤历史文献考证与分析*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以法统方结合机器学习探索中医温胆治法沿革
香菊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及其与原方成分的一致性研究Δ
痰热扰心型失眠的中医治疗
总裁出场自带水军
复聪汤缓解耳聋耳鸣
银翘散“因地制宜”名家临证举隅
男科病妙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