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

  • 竹茹总黄酮超声波处理与纤维素酶协同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410022)竹茹(Bambusae Caulisin Taeniam)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大头典竹或青秆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等功效,是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类物质[1]。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竹茹中主要含有黄酮类、五环三萜类、多糖类等物质[2]。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竹茹三萜类成分具有良好的降脂、降压、抗炎、抗肿瘤等活性[2-4]。竹茹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5]。竹茹黄酮具有延缓皮肤细胞衰老的效能,这可能与其具有抗氧化活性有关[6]。

    食品工业科技 2023年20期2023-10-19

  • 竹茹的本草考证❋
    201203)竹茹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其用药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是由多首古代经典名方的重要组成药味。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含有“竹茹”的医方共有3首,分别为橘皮竹茹汤、温胆汤和竹茹汤。但是对于竹茹的植物来源历代众多医家均言“竹类甚多”。《中国药典》中收录的竹茹药用来源主要有三种:“青秆竹BarnbusatuldoidesMuni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beecheyanus(Munro)McCl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22

  • 竹茹的临床应用及用量探究
    100029)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tuldoidesMunro、大头典竹Sinocalamusbeecheyanus(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 淡 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 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 茎秆的干燥中间层,主要含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物2,5-二甲氧基-对-苯醌,β-羟基苯甲醛、丁香酚等[1]。临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9期2022-11-21

  • 经典名方橘皮竹茹汤历史文献考证与分析*
    第一批)》,橘皮竹茹汤为百首名方之一。橘皮竹茹汤始载于《金匮要略》一书,该方由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组成,功能益气补中,和胃降逆。现代临床广泛用于慢性消化道疾病、妊娠恶阻、化疗后呕吐,以及神经性呕吐、腹部手术后呃逆不止等的治疗。《中国内科医鉴》将其誉为“古今治哕逆之通用方”[1]。本文通过方药考证和文献收集,从橘皮竹茹汤的处方来源、方剂组成、方证衍变、功能主治以及煎服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以期为该方的后期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参考依据。1 处方来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10期2022-11-02

  • 竹茹经Gas6/Axl通路对食管癌ECA109、TE1细胞的影响研究
    宏 吕峰 韩继明竹茹具有涤痰开郁、清热止呕的功效,在多种方剂中可见。现代药理证实,竹茹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丁香醛、苜蓿素等,进而发挥药效,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食管癌属于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多数患者术后可以获得良好预后,但是仍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2]。有报道指出,Gas6/Ax1信号通路在食管癌进展中起关键性作用,认为调控Gas6/Axl通路可对食管癌细胞迁移、侵袭产生抑制[3]。目前临床关于竹茹抗癌治疗的研究笔者所见并不多,仅有少量

    河北医药 2022年16期2022-09-07

  • 一物三宝助长寿
    誉,竹叶、竹沥、竹茹是竹子主要的药用部位。竹沥——畅通呼吸道竹沥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化痰药物,它是淡竹等竹子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它性味苦寒,主要功效为清热降火、滑痰利窍。因其绝佳的清热化痰之效,《本草衍义》称其为“痰家之圣剂”:“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在中医看来,痰既是一种水液代谢紊乱后的病理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2年9期2022-05-30

  • 王孟英运用竹茹治疗温病的规律
    430061)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胆经,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1]。《长沙药解》[2]云:“竹茹甘寒之性,善扫瘀浊而除呕哕,清金敛肺,更其所长。”《医学衷中参西录》[3]云:“竹茹味淡,性微凉。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喜用竹茹治疗温病,笔者通过对其温病医案用药进行初步统计,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竹茹,频次为185次,占总方剂数的43%。本文以温病学理论作为指导,结合中药学相关理论,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对王孟英医案中的

    医药导报 2022年5期2022-04-27

  •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橘皮竹茹汤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50036)橘皮竹茹汤源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橘皮、大枣、竹茹、人参、生姜、甘草组成。原文为:“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后世医家以“胃虚有热,胃气上逆”“寒热相搏”“脾胃虚寒,胃失和降”等概括本方病因病机[1]。现代研究表明,橘皮竹茹汤已广泛应用于医治慢性胃炎、幽门水肿、幽门不全梗阻、消化性溃疡、消化功能不良引起的呕吐、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2-4]。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3-04

  • 不同来源竹茹药材HPLC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分析
    狄留庆*不同来源竹茹药材HPLC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分析周冰倩1, 2,高喜梅1, 2,杨 颖1, 2,王令充1, 2,张 雯1, 2,赵晓莉1, 2,狄留庆1, 2*1.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 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建立不同来源竹茹药材HPLC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聚类、主成分分析等化学计量手段评价不同产地竹茹药材品质,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技术方法借鉴和基础数据。通过HPLC梯度洗

    中草药 2022年3期2022-02-14

  • 国医大师徐经世治疗肺结节经验方
    通络散结。方药:竹茹10克,枳壳15克,橘络2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 浙贝母10克,瓜蒌皮12克,远志10克,郁金15克,三七粉6克(冲服),皂角刺10克, 生藕节10克,荸荠5枚,甘草5克。方解: 本方以甘桔汤、温胆汤、贝母瓜蒌散三方加减而成, 具有清肺润燥、化痰通络、开郁散结的功效。气郁:肝郁不达,气机逆乱症状:胸胁不适、间断干咳、情绪烦躁、女性月经失调、大便时秘、口舌干苦、舌红苔薄、脉弦等症。治法:条达木郁,活血散结。方药: 炒栀子10克,淡

    保健与生活 2022年24期2022-02-10

  • 竹茹中苜蓿素含量的测定
    133100)竹茹(Bambusae Caulisin Taenias),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竹茹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痰引起的痰热咳嗽、痰火挟痰、烦热呕吐等病症。竹茹是临床常用中药材之一[1],自古以来竹的品种多样,导致竹茹的基元植物有很多种。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就记载有淡竹茹、苦竹茹、青竹茹之分[2]。日本学者村井杶在《药征续编》中提出“凡方内称竹茹者,用淡竹之茹。若无,则诸竹亦可权用”[3]

    农业与技术 2021年24期2022-01-07

  • 以《中国药典》为引考证竹茹止血功能
    210023)竹茹是临床的常用中药材之一,首先记载于《名医别录》称其为“皮茹”[1],古人又有“竹皮”“竹二青”等称谓。自古以来竹的品种多样,以致竹茹的基源植物亦有多种。宋·唐慎微《证类本草》中就记载有淡竹茹、苦竹茹、青竹茹之分[2]。日本·村井杶在《药征续编》中提出:“凡方内称竹茹者,用淡竹之茹。若无,则诸竹亦可权用。[3]”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记载: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BambusatuldoidesMunro、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9期2021-11-05

  •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对经典名方竹茹汤中葛根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庐 311500竹茹汤(Zhuru Decoction,ZRD)出自宋朝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卷第四·翻胃呕吐霍乱·竹茹汤,原方由葛根、甘草、半夏、竹茹、生姜、大枣6味药组成,主治胃热呕吐,其后经历药味组成、剂量和功效主治等方面的改变,还可用于治疗酒呕。方中重用葛根,清胃生津,是为君药;半夏、竹茹、生姜和胃止呕;甘草、大枣健脾益气,调和诸药[1-2]。葛根Puerariae Lobatae Radix(PLR)来源于豆科葛属植物野葛Pueraria lob

    中草药 2021年20期2021-10-25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橘皮竹茹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机制
    50036)橘皮竹茹汤出自于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由陈皮、竹茹、生姜、大枣、人参、甘草6味药组成,是现在临床治疗胃虚有热之呕逆的代表方剂。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橘皮竹茹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疗效[1-3]。网络药理学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理念与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等特点不谋而合,国内外众多学者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中药单味药、药对、复方治疗抑郁症、癌症、骨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进行研究[4-6]。本文以橘皮竹茹汤治疗胃食管反流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2期2021-03-19

  • 星点设计-效应面试验优化复方竹茹植物固体饮料的处方
    530200)竹茹(Bamboo shavings)又名青竹茹、淡竹茹等,是禾本科植物青秆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也被卫生部批准为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1,2]。以药食同源的竹茹、陈皮、茯苓、白茅根、干姜为原料组成的复方竹茹植物固体凉茶,是在中医体质学说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分消湿浊,清泄伏火”的法则[3]配制而成,对湿热质人群具有湿热分消、理气健脾、胃气调和的功效[4]。研究拟在前期试验确定的最佳水提工艺的基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期2021-02-22

  •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he In fluence of Adjusting Methylation of OB-R,POMC Gene Promoter of Wendan Decoction (温胆汤)
    Taenias(竹茹) 10g,Aurantii Fructus Immaturus(枳实) 10g,Zingiberis Rhizoma Recens(生姜) 5 slices,Jujubae Fructus(大枣), the above herbs were boiled with water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clinical decoction, 30 mins each time,combined with 2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6期2020-12-31

  • 从“格物致知”说竹的药用
    肿痛,口腔炎”。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的中间层,去掉绿层后所刮下的纤维。中医认为,竹茹性味甘、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之功,适用于痰热、肺热咳嗽、咳痰黄稠、痰火内扰、心烦不安、胃热呕吐、妊娠恶阻、吐血、衄血、崩漏等。竹茹甘寒而降,善除一切火热痰气,有清热化痰、降逆止呕之功,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本草汇言》言“竹茹,清热化痰,下气止呃之药也……此药甘寒而降,善除阳明一切火热痰气为疾,用之立安”。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白色葡萄球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8期2020-09-26

  • 调理中州胆胃
    复宁汤药物组成:竹茹10克,苍术15克,柴胡10克,黄芩9克,枳壳12克,郁金10克,延胡索12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蒲公英20克,车前草15克,谷芽、麦芽各15克。功效:宽中理气,疏肝利胆,健脾和胃,平衡升降。主治病证:以胆腑气机通降功能失常为主的胆胃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疾病。临床症见脘胁痛胀,善太息,口苦纳呆,嗳气腹胀,大便干稀不一,小便偏黄,苔薄或滑腻或质红少苔,脉细弦等。服药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共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8期2020-09-26

  • 瓜蒌枳实汤的妙效
    香、砂仁、甘草、竹茹、生姜。该方与清代沈金鳌《尊生书》的瓜蒌枳实汤大同小异。方有麦冬、人参、苏子、竹沥、姜汁;而无黄芩、砂仁、木香、竹茹。笔者所用的是前方,《万病回春》里这张方剂的主治是痰结、咳吐不出,胸膈痛闷,寒热气急等症。笔者将这个方剂常用于老人痰饮或不拘何种原因的咳嗽,胶痰浓厚而胸痛有热的病症,往往抓住主要证候,可用此方。此方的成分看起来平淡无奇,只要“方”与“证”用之得当,常可得到满意的疗效。1957年,笔者去北京开会,在一个周日,应邀去为一位年近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2期2020-06-23

  • 化饮补肾法治疗股骨头坏死
    克,枳实20克,竹茹20克,黄连10克,胆南星15克,制远志15克,菟丝子30克,枸杞子30克,补骨脂30克,续断30克,骨碎补30克,淫羊藿30克,当归30克。每诊10剂~15剂。患者服药共3个月内未饮酒,骨痂形成,行走无碍。半年后随访患者,已经可以行走。按語:饮酒多痰湿,痰湿阻碍气血精微吸收,故股骨头不能长,反坏死。对该患者应用大回阳饮火神派祖师郑钦安说,干姜、附子可扫一切荫翳。《内经》记载,益火之源,以消荫翳。笔者又用黄连温胆汤(黄连、陈皮、半夏、茯

    婚育与健康 2020年3期2020-06-01

  • 茯苓竹茹汤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失和[2]。茯苓竹茹汤能通络活血,疏肝理气,化痰开窍,恢复PSD患者精神思维。本研究选取76例PSD患者,通过分组旨在探讨茯苓竹茹汤联合舍曲林的临床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收治的76例PS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53~76岁,平均(63.45±5.01)岁;病程2~6个月,平均(3.57±0.69)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0期2020-04-11

  • 生津退热话芦根
    舌质偏红者。芦根竹茹茶原料:蘆根15~30克,竹茹15~20克,绿茶适量。制法:竹茹同芦根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煮20分钟左右,将渣过滤掉;然后用芦根竹茹水冲泡绿茶,可当茶饮用。绿茶有升清阳的作用,芦根和竹茹则善于清胃热而止呕,可用于酒后胃热上冲而有呕吐或口臭的情况,或因胃热盛常有嗳气打嗝的情况,患者一般多伴有舌红苔黄腻、胃口好但饭后有胀满、容易打嗝、小便偏黄等症。芦根麦冬汤原料:新鲜芦根100克(或干芦根30克),麦冬20克。制法:先将新鲜芦根洗净,切

    保健与生活 2019年18期2019-11-08

  • 张会永教你科学用中药
    究。妊娠止呕 用竹茹才是首选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竹茹为竹之经络,医家认为其可疏走人之经络,故有“竹茹清十二经浮火”之美誉。《本草经解》曰:“竹茹气微寒,味甘,无毒,主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竹茹微寒,甘性能补,故其清热而不伤正。浮火多为体虚而生之火,游走于脏腑经络,致烦满多呕,非竹茹不可清

    乐活老年 2019年9期2019-11-01

  • 治呃逆中医有妙方
    载“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一剂汤药不但快速调好打嗝不止,还能有效改善口干咽燥、便秘、胃热不眠等健康问题。吴昆《医方考》卷3记载:“大病后,呃逆不已,脉来虚大者,此方主之。呃逆者,由下达上,气逆作声之名也。大病后则中气皆虚,余邪乘虚入里,邪正相搏,气必上腾,故令呃逆。脉来虚大,虚者正气弱,大者邪热在也。是方也,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參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陈皮竹茹汤陈皮30 克, 竹茹30克, 人参10克, 生姜10克,甘草1

    保健与生活 2019年2期2019-08-01

  • 竹子 ——一枝一叶皆入药
    好的赞美。其次是竹茹,也就是竹子去掉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它性味甘凉,入肺胃二经。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与蚕砂、陈皮相配,治疗发烧有奇效。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竹茹用于“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效果显著。如今的竹茹橘皮汤、竹茹石膏汤,依然是治疗肺热咳嗽、胆火挟痰、胃热呕吐、呃逆、吐衄血的良药。竹茹与姜汁翻炒后,更是妊娠呕吐的常用药。竹茹与粳米、生姜加水煮的粥,亦有清胃和中、除烦止呕的功效。如今大街上卖的竹筒米饭很受孩子们的青睐,除了味道鲜美外,其中的

    养生月刊 2019年7期2019-01-13

  • 橘皮竹茹汤合小承气汤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一得
    。中药汤剂予橘皮竹茹汤合小承气汤加减。处方:橘皮、竹茹各20g,枳实、厚朴、大黄(后下)、半夏、麦冬、焦六曲各10g,海螵蛸15g,生甘草3g。3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温服。同时配合针刺两侧天宗穴,得气后予强刺激5min,每日1次。第1次针刺时患者呃逆频率有所减缓,针刺后当晚呃逆停止1小时,但此后呃逆又作。每天予针刺天宗穴1次,服完3剂后,呃逆停止,胃脘胀闷好转,反酸嗳气减轻,纳、便调,夜寐安。效不更方,为巩固疗效,前方去大黄、枳实。继服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2期2019-01-06

  • 橘皮竹茹汤佐治化疗相关性呕吐30例*
    疗。笔者采用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化疗相关性呕吐,疗效较为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择符合标准的60例作为观察对象,肿瘤类型:肺癌20例,胃癌17例,结肠癌11例,卵巢癌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6~78岁,平均60.0±6.3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8~80岁,平均61.0±7.9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3期2019-01-05

  • 针刺翳风穴配合中药治疗呃逆30例体会
    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合旋覆代赭汤化裁而成。具体方药如下:丁香10 g,柿蒂10 g,陈皮10 g,竹茹12 g,制半夏10 g,茯苓10 g,甘草5 g,代赭石15 g(先煎),旋复花10 g(包煎),党参10 g,生姜10 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1.3 疗效观察及结果疗效标准:治愈:呃逆消失,未复发。有效:呃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变。2 结 果接诊30例患者中治愈27例(90%);好转2例(6.7%),无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21期2019-01-03

  • 理中丸合陈皮竹茹汤加味治疗食管癌术后呕吐24例
    运用理中丸合陈皮竹茹汤加味治疗食管癌术后呕吐,获效比较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肿瘤内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食管癌术后伴呕吐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男15例,女9例;年龄50~77岁,平均59±4.5岁。对照组男17例,女7例;年龄48~74岁,平均56±5.1岁。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呕吐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7期2018-07-25

  • 联用小半夏汤和橘皮竹茹汤治疗妊娠恶阻的效果研讨
    用小半夏汤和橘皮竹茹汤治疗妊娠恶阻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崇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4例妊娠恶阻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1组和2组。1组患者的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28.95±2.31)岁;其患病的时间为5~28 d,患病的平均时间为(10.72±3.69)d。2组患者的年龄为25~36岁,平均年龄为(27.54±2.18)岁;其患病的时间为4~32 d,患病的平均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5期2018-05-24

  • 赤芍当归治颈椎病眩晕
    、茯苓各15克,竹茹、当归各10克,熟地黄、丹参各20克,甘草3克,用水煎服,一日一剂,早、中、晚各服一次。在中医学理论中,颈椎病眩晕症多由风、火、痰、虚、淤所致。以上方剂,是以四物汤中的赤芍、当归、熟地黄、川芎为君药,达到养血活血的目的。天麻可治肝经湿热,又有熄风的功效,可防止血虚动风导致的眩晕;白术和茯苓健脾化湿;竹茹清热涤痰;丹参通血脉;甘草和中、调和诸藥。以上诸药共用,具有养血熄风、化痰祛淤的功效,对于肝血不足、脾虚不运、痰湿内停等各证型的眩晕都有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5期2018-05-22

  • 治口疮验方五则
    入睡,3天病愈。竹茹治口疮药物:竹茹。用法:竹茹晒干后研成细粉,装瓶备用。用时溃疡面常规消毒后,将竹茹粉直接撒在溃疡面上,厚2~3毫米,略大于疮面,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一般2~5天即愈。主治:口腔溃疡。验案:徐某,女,21岁。口腔黏膜经常发生溃疡,以往治疗需1周左右才能愈合,常因溃疡疼痛,妨碍进食,影响工作和学习。此次又患口腔溃疡,遂用竹茹粉涂溃疡面上,每日2次,2日即愈合。

    保健与生活 2018年8期2018-05-05

  • 总裁出场自带水军
    竹子一米五!”苏竹茹听着台下的呼喊,忍俊不禁。“宝塔镇河妖!”“竹子到我腰!”台下的应援牌挥舞得愈加欢快。苏竹茹汗颜,依旧亲切地朝应援牌那边打个招呼,然后示意主持人赶紧切换她下场。苏竹茹是网上知名的声优,圈名是竹落,她的微博ID是“竹子大魔王”,因此被粉丝称作“竹子”。以声线多变为特色,苏竹茹用不同的声线配的几部网络剧爆火之后,她也跟着爆火了一把。爆火的结果就是,漫展的邀请拿到手软,去年没火时苏竹茹一共就接了三场漫展,而这个月苏竹茹就接了四场。真是“人怕出

    桃之夭夭B 2018年3期2018-04-21

  • 孕吐用麦冬紫苏梗
    克、元参18克、竹茹6克、黄连3克、乌梅2枚、炒黄芩6克,用清水浸泡上药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上下午各服一剂。为避免饮入即吐,把每剂分为五六次服,每次先喝一口淡盐水,后吃一口药汁。请问这个方子可以用吗?专家点评:半数以上妇女在怀孕早期会出现早孕反应,包括头晕、疲乏、嗜睡、食欲不振、偏食、厌恶油腻、恶心、呕吐等。精神紧张、情绪抑郁,对妊娠恐惧以及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的人尤易发生。孕吐在中医属于“妊娠’恶阻”的范畴,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

    益寿宝典 2018年34期2018-01-26

  • 加味苏叶竹茹汤治疗妊娠呕吐的疗效观察
    文分析了加味苏叶竹茹汤治疗妊娠呕吐的临床疗效,现总结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9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其中观察组产妇45例,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4±2.1)岁,病程3~25d,平均病程(13.4±1.2)d;对照组产妇45例,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8.5±3.2)岁,病程5~26d,平均病程(14.6±2.3

    医药前沿 2018年2期2018-01-11

  • 茯苓竹茹汤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临床观察*
    ·临床报道·茯苓竹茹汤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临床观察*冯建伟1,张海生2,边双义1△1.河北省安国市医院神经内科(安国 071200),2.河北省玉田县医院中医科(玉田 064100)目的:探讨茯苓竹茹汤加针刺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对9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单独使用舍曲林治疗患者45例为对照组,在盐酸舍曲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加茯苓竹茹汤治疗的患者47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陕西中医 2017年8期2017-08-16

  • 清代宫廷代茶饮方
    肺止咳之功。菊花竹茹代茶饮组成 菊花炭一钱五分,苦桔梗八分,陈皮七分,青竹茹一钱,杏仁二钱。功效 清肺散邪,化痰止咳。主治 肺中余热,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者。按语 光绪皇帝咳嗽咯血数日已止,御医薛福辰、庄守和、李德昌诊其脉右寸关略带浮滑,余俱平和,予以菊花竹茹代茶饮调理。方中菊花炭清热凉血止血,桔梗、陈皮、竹茹、杏仁清肺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清肺散热、化痰止咳止血之功。胃痛方和胃代茶饮(一)组成 白术(土炒)三钱,陈皮二钱,川贝八分,块苓二钱,竹茹二钱

    保健与生活 2017年11期2017-04-14

  • 橘皮竹茹汤治疗胃轻瘫的理论探讨
    74009)橘皮竹茹汤治疗胃轻瘫的理论探讨马丽娟(菏泽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荷泽 274009)橘皮竹茹汤作为经方治疗胃轻瘫的疗效显著,本文对其中机理进行探讨,并对胃轻瘫的现代发病机制和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系统论述。中医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脾胃,病机以脾虚,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为主。气机升降理论是其本,调畅脾胃气机是其治疗总则。橘皮竹茹汤可以治疗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寒热不著者,恰恰契合胃轻瘫的病机。并附笔者亲验病例1则,以佐证之。橘皮竹茹汤;胃轻瘫;气机升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8期2017-01-28

  • 《本草纲目》选读:竹昨叶何草
    :苦、冷、无毒。竹茹(淡竹茹):甘、微寒、无毒;竹沥(淡竹沥):甘、大寒、无毒。主治竹叶:上气发热(急热之后饮冷水所引起)。用竹叶三斤、桔皮三两,加水一斗,煮成五升,细细饮服。三天服一剂。时行发黄。用竹叶五升(切细)、小麦七升、石膏三两,加水一斗半,煮取七升,细细饮服。服尽一剂可愈。牙齿出血。用淡竹叶煎浓汁含漱。脱肛不收。用淡竹叶煎浓汁热洗。小儿头疮、耳疮、疥癣。用苦竹叶烧为末,调猪胆涂搽。竹茹:伤寒劳复,卵肿股痛。用竹茹一升,加水三升,煮沸几次后,服汁。

    中老年健康 2016年10期2016-11-19

  • 竹茹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州310058)竹茹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分析齐睿婷,黄菊青,高汪磊,张英*(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浙江杭州310058)以蒸汽爆破预处理后的竹茹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竹茹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优化粗多糖的制备,粗多糖经过复溶、过滤、二次醇沉等处理纯化得到精制竹茹多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测试。竹茹多糖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g/

    食品工业科技 2015年16期2015-11-08

  • 清热化痰的竹茹
    源药业有限公司▲竹茹的原植物青秆竹▲散竹茹竹茹别名竹皮、淡竹茹、竹二青、青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张仲景《金匮要略》载有“橘皮竹茹汤”和“竹皮大丸”,为竹茹入药的最早记载。《本草图经》云:“(竹堇)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谨按《竹谱》……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医家只用此一品,与《竹谱》所说大同小异也。”《纲目》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9期2015-10-27

  • “大实有羸状”临床体会
    杏仁12g, 竹茹12g, 白通草10g, 金银花12g,丝瓜络12g。方中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石膏、芒硝、金银花清热解毒止渴,丝瓜络通经络、解湿毒,杏仁降肺气,竹茹清热化痰,助杏仁引热下行,白通草助方中诸药直达上、中、下三焦,并引导湿热毒邪随尿液排出。上方水煎服,1日1剂,日服3次,连服10剂后,恶寒减,病愈。体会:虚假的症状有时难免会使辨证论治出现偏颇,导致失治误治,根据经验,此时应抓住舌象、脉象、伴随症状,明察虚实真假,辨清证候,提高诊治疗效。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8期2015-04-05

  • 青竹入药也疯狂
    好的赞美。其次是竹茹,也就是竹子去掉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它性味甘凉,入肺胃二经。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与蚕砂、陈皮相配,治疗发烧有奇效。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竹茹用于“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效果显著。如今的竹茹橘皮汤、竹茹石膏汤,依然是治疗肺热咳嗽、胆火挟痰、胃热呕吐、呃逆、吐衄血的良药。竹茹与姜汁翻炒后,更是妊娠呕吐的常用药。竹茹与粳米生姜加水煮的粥,亦有清胃和中、除烦止呕的功效,如今大街上卖的竹筒米饭很受孩子们的青睐,除了味道鲜美外,其中的营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4年7期2015-03-23

  • 陈辉清主任活用温胆汤儿科临证撮要
    二两,橘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两(炙),甘草一两(炙),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全方药性以温为主。至《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在原方基础上加茯苓一两半,大枣一枚,生姜减为五片,全方药性即由偏温而归于平和,功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要治疗痰热内扰,脾胃不和之证[1-3]。陈辉清主任医师在此方基础上加减治疗小儿疾病,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 咳嗽案1郑某,女,1岁1个月。主诉:咳嗽5天。咳嗽,痰黄黏稠,发热,纳欠,咽部充血,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证属痰热咳嗽。治

    西部中医药 2015年2期2015-02-21

  • 桑杏竹茹二陈汤治疗儿童咳嗽25例疗效观察
    315300桑杏竹茹二陈汤治疗儿童咳嗽25例疗效观察王咪娜慈溪市中医医院,浙江 慈溪 315300目的:观察桑杏竹茹二陈汤治疗儿童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咳嗽患儿随机分成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桑杏竹茹二陈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均治疗2月,对2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2.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咳嗽;儿童;中西医结合疗法;桑杏竹茹二陈汤临床上,

    新中医 2015年5期2015-02-13

  • 竹茹水煎工艺正交实验研究
    庆400016)竹茹水煎工艺正交实验研究周 滢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0016)目的:筛选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四因素对水煎工艺提取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水煎工艺有显著影响(F<0.05)。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是药材不浸泡,第1次煎煮用9倍量水,第2次煎煮用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竹茹;正交设计;水煎;工艺条件竹茹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1期2014-03-10

  • 小半夏汤合橘皮竹茹汤治疗中风后呃逆52例
    观察用小半夏橘皮竹茹汤治疗中风后呃逆[1]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中风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病程1d~2周;年龄36~89岁。本组病例均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并均经头部CT或MRI扫描证实。其中脑梗死36例,脑出血16例。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发病急骤,呃逆连声,气不得续,不能自制,口干舌燥,烦躁不安。治疗方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3期2014-01-25

  • 王敏淑治呃逆验案
    ,白茅根15g,竹茹10g,茯苓20g,白豆蔻5g,川厚朴10g,三七粉、白及粉(冲)各2g。共7剂,日服1剂,水煎服。复诊家人述服药1剂呃逆即止,诸症减轻,食欲好转,但下肢仍乏力,遂改原方去丁香、柿蒂、白茅根、竹茹,加香橼6g,佛手6g,党参10g,桑寄生15g,川续断15g,仙茅10g。共7剂,日服1剂,水煎服。方义:原方本由丁香柿蒂散和旋覆代赭汤加减而成,旋覆花、清半夏、代赭石、丁香、柿蒂温中降逆止呃;苏子、苏梗、莱菔子、川厚朴降气化痰止逆;白茅根止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2期2014-01-24

  • 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8例疗效观察
    12000)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8例疗效观察杨晋芳(陕西中医学院北校区2009级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00)目的:观察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胃虚有热、痰气交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胃虚有热,痰气交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予橘皮竹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泮托拉唑胶囊加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治疗组胃镜下总有效率为72.92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7期2011-05-27

  • 《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方证探微
    《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始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原文为:“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因原文叙证不详,历代医家见仁见智,对本方的理法方治多有争议。后世医家多以“胃虚有热,胃气上逆”概括本方治证病机。最早以“胃虚有热”概括其治证病机的首推明·张景岳,他在《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和阵》中指出[1]:“橘皮竹茹汤,治吐利后胃虚膈热呃逆者。”清代医家汪昂、李文,近代名医王绵之、周凤梧亦赞同张氏之说。清·汪昂《医方集解》载[2]:“《金匮》橘

    天津中医药 2010年1期2010-03-21

  • 温胆汤临床应用体会
    来。该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胆胃不和、痰湿内扰之证。笔者在临证时采用该方治疗失眠、眩晕等病,疗效良佳,总结经验如下。1 不寐案1。患者,女,65岁,2009-11-05初诊。主诉:间断失眠3年,加重1个月。患者形体肥胖,入睡困难,睡眠中易醒,头重,胸闷,心中烦热,口苦,大便干,舌体胖大,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失眠。中医诊断:不寐,证属痰热内扰心神。治宜化痰清热。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处方:半夏12 g,竹茹15 g,

    中医研究 2010年11期2010-02-10

  • 不做“红鼻子”小丑
    ,每日1剂。芦根竹茹粥做法:取鲜芦根150克,竹茹20克,粳米60克。将芦根、竹茹用布包好同粳米煮粥,每日服2次,半个月为1疗程。适用于酒糟鼻红斑期。马齿苋薏苡仁粥做法:取马齿苋、薏苡仁各30克,金银花15克。用水3碗先煎金银花至2碗,去渣,加马齿苋、薏苡仁煮粥,每日1剂,应连续食用。适用于酒糟鼻丘疹脓疱期。金银花知母粥做法:取金银花9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粳米60克。将金银花、知母、生石膏加适量水煮20〜30分钟,弃渣取汁,再与粳米一起煮成粥,每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09年12期2009-12-21

  • 红豆总相思
    诉孙晓峰自己叫谢竹茹,来自中国台湾。孙晓峰也告诉女孩姓名,说自己来自大陆南方山区。原来他们都在这个海滨城市的同一所大学攻读。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孙晓峰送谢竹茹回她住的公寓。一阵海风吹来,谢竹茹下意识地向孙晓峰靠去,她觉得孙晓峰的身子又结实又温暖!这时她心头突然一亮:身边的人不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白马王子吗?以前围在身边的一个个帅男,仅仅是垂涎她的美貌,在她即将被死神攫走时,却争先恐后逃之夭夭,只有孙晓峰危难中见真情。她真想对孙晓峰说一声:“晓峰,我爱你!”

    故事林 2009年14期200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