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导学—探究”教学模式

2015-02-13 00:22居智勇
天津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导学建构探究

■居智勇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导学—探究”教学模式,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基础,教师通过营造师生共同探究、平等交流的民主学习氛围,构建出一种以重视学生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导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概念

“导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思维,从而主动参与教学的引导行为。

“探究”一词的本义是指探索研究。在教育教学中,探究亦称为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探究性学习。

“导学—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分析探究,并在探究中互相合作交流,最终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直观教学为基础,以思维探究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具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效果。

二、“导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导学—探究”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开发的,该模式坚持“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主要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观点。“导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即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积极创设学习情景,积极引导,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要求;它体现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

建构主义教学观还认为,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完成的活动,其中,非智力因素如情感体验、自主意识以及自信心等在学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投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导学—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关系,让位于师生互动、彼此交流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师而言,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师由教学中的绝对主角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促进者;对学生而言,在交流中提高了参与度,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交往并不局限在认知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精神交流和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双方间的学术交流,呈现出了学生式的教师和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切磋的场面。

三、“导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1.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改变以往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固定在狭窄的认知框架之中,只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机械的记忆和理解,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深陷在学科本位的局面。“导学—探究”教学模式要求通过教师多层面的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成为受关注的人、有尊严的人、生动活泼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伴随着对学科知识的探究,对学科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对学好物理的信心越来越强。

“导学—探究”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自己去观察、感知、分析、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因果,领悟道理,归纳规律,从而明白“学习是别人替代不了”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树立学习的信念,即只要追求进步,就能获得成功。

2.适度性与扩展性相结合原则。

“知识的教授形式和教授数量应该适应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各自去建构,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程度的发展,不要强求一致,一味地探究和延伸。”“导学—探究”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问题设置和启发诱导,凭借感性认识来激发兴趣,展开思维。通过观察或操作,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促使他们深入钻研,不仅对宏观、形象的事物认识更为深刻,而且对微观、抽象的现象也能进行逻辑推断,促进智力发展。在对学生进行扩展性教学时,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教学目标用设问形式提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深入探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独立建构性与合作解决性相结合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独立个体,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但学校学习有一定的社会性,在“导学—探究”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独立建构学习。在合作内容上,可以是事先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也可以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建构知识,再彼此交流观点;在合作形式上,无论是小范围的讨论还是全班性的辩论,都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过程。

无论是教学中的独立建构还是合作学习,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动手操作的机会还是回答问题的机会都应尽可能加大覆盖面。对于学生的发言,一要肯定思路正确的学生聪慧敏捷,二要表扬思考虽欠全面但敢于表达思想的学生,三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发表意见。面向全体学生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科学地结合起来,实现激发自觉性与调动积极性相促进,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相统一。

四、“导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观察与设问。

通过演示实验、实物投影、软件动画等方式,把物理教学过程向学生直观展示,以激发其兴趣。在展示的过程中,把教学目标归纳成几个问题提出来,引导、启发学生思维。

2.探讨与研究。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范围内的相互讨论,使每个学生对问题都形成自己的见解。

3.辩论与鉴别。

让每个学生的观点及其依据得到充分表达,组织学生就这些不同见解展开辩论,引导否定片面认识,保留正确认识,最后以集体裁决的方式进行研讨决定。

4.总结与归纳。

对得到的正确结论,引导学生突出主线,抓住实质,用最简练、最准确的语言予以表述,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同时,也对这节课的知识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实践与提高。

通过提问和习题练习等形式,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加以检验,也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实践提升。另外,针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布置一定量的与旧知识相结合的题目,进一步提升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评介:

居智勇老师是天津市实验中学物理学科组组长,“导学—探究”教学模式是他完成的一项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该教学模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该教学模式突出了物理学科是实验学科的特点,“导学”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展开思考,“探究”是让学生在合作中挖掘信息,寻找因果,领悟道理,验证规律,从而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经历了自然规律的发现过程。该教学模式提倡结合学生的个性,适度地扩展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得到发展,在因材施教的同时落实高效课堂教学。对于教师,实施该教学模式的过程既是深入学习的过程,又是课堂教学革新的过程,更是推动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

猜你喜欢
导学建构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建构游戏玩不够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