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5分钟小演讲”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实践
——以长江大学农学院为例

2015-02-13 02:40谭亮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口才班级能力

谭亮魁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就业与创业]

“课前5分钟小演讲”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实践
——以长江大学农学院为例

谭亮魁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大学生不愿意在公共场合讲话,导致就业能力不足,在求职中因不善言谈而坐失良机。为扭转“口才危机”,长江大学农学院利用课外时间,推出“课前5分钟小演讲”公众平台,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成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有力措施。

课前5分钟小演讲;提升;就业能力;实践

农科类大学生以农村生源为主,性格内向、自卑、沟通能力不够、综合素质欠佳,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在公共场合讲话,导致就业能力不足,在求职中因不善言谈而错失良机,该现状已引起众多农业院校的重视。这里所讲的就业能力,是指“能够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就业之后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排除了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差异,是对就业者所具备的一般就业能力的考查。

为扭转“口才危机”,长江大学农学院利用课外时间,推出“课前5分钟小演讲”公众平台,精心打造提升就业能力的系统工程。该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整体规划,演讲主题自定,需提前准备,内容要积极向上,正式上课前,由1名学生上台演讲5分钟,全班同学轮流参加。演讲后,任课教师或学生可自愿参与点评,分管辅导员不定时深入班级聆听,班干记录演讲内容概要,学生会考评小组结合记录内容和演讲效果给予评价,定时检查评比,将结果纳入班级考核,让学生在讲与听中逐步培养口才,提升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

一、实施方法与过程

大学生在公众场合说话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内心充满恐惧、紧张无措、心跳加速、表达不清、词不达意、逻辑混乱、没有章法、站姿错误等。为改变现状,学院将“课前5分钟小演讲”打造成学生练习口才的公众平台,实施方法如下:

1.动员全体学生参加

专门召开动员会,介绍古今中外关于口才的经典案例,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关于口才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口才危机”,领悟口才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对口才的兴趣,正确认识推行“课前5分钟小演讲”的可行性、实用性、必要性,确保口才训练的参与率达到100%。

2.安排顺序轮流演讲

“课前5分钟小演讲”如同第二课堂的必修课,需统筹规划。以班级为单位,由班委会成员广泛征求意见,排出顺序,每大节课前由1名学生上讲台,全班同学轮流参加。让有演讲经验的学生带头示范,对有抵触情绪的学生,由团支书上报给班主任或分管辅导员,对其进行一对一沟通,针对实际情况开展教育,确保人人都有演讲机会。对拒绝上台演讲、上台后过度紧张的学生进行特别关爱,在团支书上报后,由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引导、鼓励和帮扶。

3.要求学生提前准备

为确保口才训练质量,避免学生在演讲中出现冷场难堪,“课前5分钟小演讲”的主题由学生自定,需提前准备,收集材料或自行撰写,内容要积极向上。为防止学生忘记演讲,在学生会指定社管部负责,在班级指定团支书负责。

4.师生随机点评演讲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学生演讲的话题,当观点不同时,任课教师或学生可以在下一节课自愿参与点评,还可发表辩论演讲。对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材料选得好,有意义、有内涵、有启示的演讲者进行表扬,在年终个人评优、评奖的过程中加分,这种激励政策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5.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分管辅导员不定时深入班级聆听,班干记录演讲内容概要,每月月底,学生会社管部组织评议小组,结合记录内容和演讲效果,对班级的演讲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公布。对参与人次少、演讲质量差、记载情况不好的班级,要采取与班干部和党员谈话的方式,改变现状;对拒绝或抵触参与口才训练的个人,辅导员进行面对面谈话,作为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状况的新渠道。

二、主要成效及经验

1.演讲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力

通过参加“课前5分钟小演讲”,学生逐步认识到:口才是一项能力,而能力一定是通过训练才能修炼成的;“演讲”是听、说、读、写、思的综合反映,要成功“演讲”,首先要读、要看、要听、要想;“演讲”对学生的前期准备要求很高,这样全面抓、抓全面的过程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表达力。

2.演讲增添了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课前5分钟小演讲”,学院鼓励学生承认差异,全员参与,不刻意追求完美,不奢望学生上台就能侃侃而谈,不让“演讲”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该平台以快捷、简单、参与面广著称,不到2年的时间,就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给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上台的机会,让学生发现了自身潜力,提升了自信心,成为满足农科类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载体,使大部分学生的胆量得以提升、兴趣得以发展、特长得以展示,发挥了育人导向作用。

3.演讲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课前5分钟小演讲”记录本显示,学生演讲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背诵古诗词、名家名篇的;有介绍古今中外人物、文学常识的;有评说生活小事、街头见闻的;有倾诉体验感受、畅想未来的;还有关注社会热点、国家大事的。准备的过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全面发展。

4.演讲激发了学生的活跃度

如何让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必须尽力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普遍认为,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课前5分钟小演讲”能带来很多欢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在上课前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效率,找到了成就感,让学生充满生机,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求知过程、探索过程,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发挥智慧活动的积极性。

5.演讲强化了学生的执行力

学院将各班“课前5分钟小演讲”的参与人次、演讲质量和记载情况,纳入到了班级和个人考核中,从制度上引导了该活动的顺利实施。考核体系明确指出: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就业能力的特色工作,学生必须严格执行,执行情况将成为班级考核和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考核制度的出现,强化了学生参与演讲的执行力。

6.演讲铺就了学生的成才路

“课前5分钟小演讲”实施后,在学院很难找到不愿上台、不敢上台、害怕开口的学生,训练口才的大气候和大环境,将学生逐步引到了愿说、敢说、会说、善说的提升之路,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近2年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反馈,发现近两届毕业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前几届有明显改善。

三、完善与推广计划

“课前5分钟小演讲”已经成为学院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沟通能力、思辨能力的主要抓手,但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到,部分学生参与“课前5分钟小演讲”是为了完成任务,尽管学生积极参加、热情付出,但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没有取得最理想的效果。为了让“课前5分钟小演讲”有实效,下一步的完善与推广计划如下:

1.将演讲纳入成才计划

为了让学生成才,学院一直重视两个社团,即昆虫兴趣协会、农技推广协会;狠抓三类活动,即主题教育活动、谈心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活动;强化四大平台,即兴农文化节、寝室周记本、周末秀场、课前5分钟小演讲。将“课前5分钟小演讲”纳入成才计划,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法宝。

2.与其他活动形成互动

为了让“课前5分钟小演讲”形成气候,成为品牌,将与其他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互动,如鼓励学生参加演讲会、辩论会、班会、讨论会、文艺晚会、街头宣传、信息咨询、营销大赛等活动,要求学生要多讲多练,逐步提升演讲质量。

3.引导学生完善演讲形式

为了增强“课前5分钟小演讲”的后劲,需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不能让单一的普通演讲使学生产生疲惫感,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式演讲找到成功和自信,以后将推广竞争式、辩论式、扮演式、随感式、欣赏式演讲,引导学生全面参与。

4.鼓励学生丰富演讲内容

要使讲者有进步,听者有收获,学院要求学生的演讲内容以励精图治、理家治国、揭示人生哲理等催人奋进者为主,确保有内涵,有意义。体裁可包括童话、小说、散文、传记、诗歌等;主题可包括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博爱仁义道德等。力求“短小深刻”,在短短几分钟里,积累语言、提高思辨能力,了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感悟人生,积淀思想。

5.因人因时开展演讲训练

“课前5分钟小演讲”应像作文训练一样,要有一个整体计划,从学生进校到离校,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演讲中知道从何说起,有话可说,并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不同人群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收集资料以及演讲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尤其要帮助性格非常内向的弱势群体。

6.用演讲培养精英人才

在农科类大学生群体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需求、就业去向进行针对性培养,形成学生的差异化素质。下一步,学院将督促党员、学生干部、立志销售的人群在“课前5分钟小演讲”上进行示范引领,发挥榜样的力量,为培育更多的优秀学生锦上添花。

[1]刘煦.从就业能力需求看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12):26-29.

[2]李旭红,金新,陈宝佳.演讲与口才训练在提升大学生自信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3): 299-300.

[3]舒丹.实用口才培训手册[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4]郑尔君.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4):30-31.

G64

A

1673-0046(2015)11-0030-02

猜你喜欢
口才班级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哲理漫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语言就是力量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