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2015-02-13 02:40孟跃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院校融合高职

孟跃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孟跃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开展创业和创新活动,作为知识和人才聚集地的高校,也在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然而当前国内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往往与专业教育脱节严重,这不仅给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带来困惑,也会让创业教育变成了贩卖教育。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科学存在应当是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实践模拟等环节纳入到专业教育过程中,既推动专业建设,又能够实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策略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国家也在不断通过推进创业教育,希望更多的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后实现自主创业。因此国家和教育部门着重强调高等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创业教育在近几年成为高等教育中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家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要让整个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的聚集场所,必然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集聚地。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的提出

目前创业教育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重视度不够、目标定位不清、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引导不足等问题。面对高职院校日益激烈的生存和发展竞争态势,必须对创业教育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结合的操作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创业意识宣传教育层面

当前,由于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的时间较短,各种创业理论和实践多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具体的适合我国国情、高校校情的创业教育研究成果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成果不丰,国内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创业和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很弱,导致专门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队伍严重不足,且专业不对口。目前有较多高职类院校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途径较窄,仅通过开设1-2门创业基础课程只能起到普及创业意识的作用。据统计,2010年全美高校开设了多达2400门的创业课程,几乎涵盖了包括创业学、新企业创建、小型企业管理、风险投资、新产品研发、创业营销、创造学等创业性基础类课程,相较之下,我们的创业基础课程就窄得多了。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各专业教育的共融互动薄弱

目前较多的高职院校在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问题上,更多的是以公共课和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主要课程有创业基础、KAB、SYB、市场营销等课程。另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更多的缺乏实际意义上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在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上,正是需要这类双师型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对创业实践有理性认识,现在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一是时间不对等,二是师资不平衡,辅导员、班主任等多不具备实际经验。只有兼顾到普及性和实践性教育的互动问题,才能有效增强高职类院校对创业教育实践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亟待研究

目前,国内有一些高校在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黑龙江大学确立了以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专业创业人才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温州大学明确了专业教育渗透创业理念和创业实践结合专业教育的改革思路。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发展虽然规模很大,速度很快,但是时间较短,历史积淀和内涵建设仍需加强,相反,较多的高职院校把创业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人为地疏离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

(四)高职院校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创业教育融合嵌入问题

高职院校在这方面鲜有典型做法和特色亮点,往往出现动手有余而科研能力不强,创业敢闯敢试但管理水平跟不上等问题。应当说创业教育作为高职类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善师资力量、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补充,能够推进创业教育普及工作,是学生实现其创业梦想、并将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有机融合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能够强化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时也是强化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突出专业教育的延展性的重要举措。

(一)创业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高职院校可以依据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将创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和渗透。除了将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学分和考核外,还要开发多渠道和多途径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同时在专业教育中,把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融进专业课堂教育中,时刻灌输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比如SYB、中小企业管理等课程。当然在专业教学中也应当不断渗透创新与创业意识,在某门专业理论课程中,授课教师可以对其中可以进行创新以及应用的内容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思维。而且作为课程考核,也应当涉及理论创新和创造类内容。除了上述专业课堂教学外,还要组织一些企业优秀校友、创业人士到学校开设与创业相关的专题讲座、报告等,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敏感度。在当前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体系下,也可以通过这些形式提高创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度,既要做到课程有的放矢,又要做到集群效应,确保专业教育中,创业理论教育的充分渗透,培养既懂技术和管理又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大学生,这将会让他们在创业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创业实践训练与专业教育融合

高职类院校着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往往在校内实训的投入和训练上占比很大。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其专业技能培养优势,首先可以突出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训教育相结合,在实训动手中,通过自己创作实物产品、生产相关实训产品,来培养自身的技能特长,从而激发创业意识。比如某高职院校就利用校内化工类实训基地生产衣架、口杯供学生使用,汽车美容服务站为校内外人员提供洗车等服务,这些实训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对专业实习有了认知,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其创业意愿。其次可以推动创业培训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地利用自身校企合作的优势,以及在校内设立的“校中厂”和“厂中校”等校企合作项目,开展创业实践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在作为一个职业人之前,就可以提前感受到工作中带来的各种体验,通过创业实践与校内外实训基地联动,实现了专业实践育人。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平台和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自身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成果,将专业和创业教育融合于创业实践。

(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离不开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拓展等基本素质教育,这将有助于推进创业教育的普及。目前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偏差,比如依旧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创办企业,或者创业教育是学生活动的事儿不是专业教学。这就妨碍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要通过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拓展的基本素质教育,让学生明了创业教育的本质,明白创新和创业的内涵,在专业中融入创业文化和专业领域的文化,培养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也让广大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明确创业教育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了解创业教育并为之努力践行。

(四)创业师资培养与专业教育融合

良好的创业环境与优质的师资队伍密不可分,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不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将会极大地提升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教学能力,因此发掘和培养创业理论较高、意识较强的各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专业教师,将会对高职院校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大有裨益。引导教师参与创业教育改革,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效果与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教学业绩考核等相挂钩,为创业教育师资成长提供政策激励。同时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强与企业合作,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改革活动当中。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共融效应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融共生,对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及提高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对人才培养、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有助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单纯地偏重于急功近利式的具体的创业活动,对创业通识理论的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规划等方面缺乏深入的探讨。而推进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拓展创业教育内涵,深化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同时也对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的内涵

创业教育能够极大地丰富专业教育内涵,优化职业教育内容和层次,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将成为大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会给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带来重要的促动力和观念的更新。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类高校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生存和竞争压力,通过培养学生创业理念、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并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最终会实现高职院校“技、学、创”相互促进的职业教育新局面。

(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开展创业教育目的之一即是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因此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更好地灌输创业教育的理念、理论知识和技能,多渠道的创业观念将会极大改善“毕业去创业”的面貌。

[1]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曾尔雷,黄新敏.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3]钱俊,秦建华.专业文化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10).

G718.5

A

1673-0046(2015)11-0043-02

本文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校级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YB012

猜你喜欢
院校融合高职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融合》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