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2015-02-13 02:40张晓峰刘银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大学生教育

张晓峰,刘银华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张晓峰,刘银华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当今社会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开展创业教育,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创业的分析,建设性地提出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途径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大学生;网络;创业能力

“互联网+”是创新2.0时代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和新业态的总称,具体包括了在知识社会创新2.0的推动下互联网形态的演进过程以及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它是互联网思维发展的实践成果,是当前一种重要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展的功能。实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在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思想以及模式都受到网络发展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育模式,诸如远程教育和网上教学等,网络已经成为不少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因此可以说,网络已经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完全渗透,并正改变着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与体制。因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对网络技术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

1.传统互联网

虽然传统媒体也较早就与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进行了融合,但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其产生的冲击还是非常巨大的。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媒体的受众正在被转移,传统媒体出现了收视率低,发行量下降等问题,因此有不少传统的传媒和报纸被破产。在新传播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也开始陷入困境,因此也有不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希望能够借助于这一转型来化解传统媒体业的困境。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中的探索可谓是五花八门: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公众微博账号以及媒体APP等相继出现。虽然传统媒体正试图借助于不同的新媒体平台来对自身的传播影响力进行拓展,但是却没有很大的效果。就目前来说,国内还没有一家媒体可以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创造出客观的收益。现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正面临着一个瓶颈期,也就是说尽管传统媒体尝试了许多新媒体平台,但是两者的融合还欠深度,还仅仅是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需解决。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方式、盈利模式以及利益分配等。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不仅要借助于开通账号等方式,还应找到真正帮助两者实现融合的方式和协同发展的模式。

2.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表示的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也就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来实现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联合,并通过生产要素实现优化,对业务体系进行更新,并对商业模式进行重构等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升级和转型。“互联网+”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并通过产业的升级来实现经济生产力的提升,最终增加社会财富目的。其概念中心词是互联网,是“互联网+”计划的出发点。互联网+可以具体划分成两个层次:一方面,可以将“互联网+”中的“互联网”和“+”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其中“+”表示的是添加和联合,也就是说明“互联网+”计划是以互联网和其他传统产业为应用范围,以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为着眼点的新计划,并通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和融合来实现。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其深层的意思是借助于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来实现产业的升级。互联网通过开放、平等以及互动等网络特性实现在传统产业中的运用,借助于大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对供求关系理清楚,并借助于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改造来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增强,并实现效益的提升,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创业途径的选择

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高科技信息服务

在网络的应用人群中,大学生是最为重要也最为活跃的部分,他们多数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一定的软件及程序操作知识,并且熟悉网络营销工具等,对网上人群的需求及特点也是了如指掌,其中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又表现得尤为突出。就目前来说,很多中小企业和商家认识到在科技时代,电子商务可以促进商业的发展,但是他们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却非常有限,特别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个体经营者,在电子商务方面,他们都需要求助于其他力量。针对这一情况,大学生可以抓住时机,成为这些人群的后备力量,帮助他们在网上进行商业活动,包括建立网站或网上店铺,发布商品信息等等。近几年来,博客和社区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08年年底,使用BBS和交友社区的人数达1,49亿人次,而拥有博客的人数也达到了1.62亿人次。其中,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人占了很大的一个比重。网络营销手段就包括了BBS营销以及博客营销等,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在网络操作上的优势,帮助企业和商家进行网上的商品销售操作,提高企业和商家的销售量。另外,有些大学生还具有很多计算机方面的基础技术,例如图片处理、网站设计、视频制作等等,这些学生也可以发挥起自己的优势,帮助有需要的商家。

2.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自己开网店

借助于电子商务来创业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为直接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开网店。也就是所谓的网上开店,就是经营者在网上注册一个商店,这个商店是虚拟的,通过这个虚拟的商店将商品的信息发布在上面,这样一来,消费者只要通过浏览相关网页上的信息就可以进行商品筛选,在选定商品之后也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支付方式来完成支付,完成付款后,经营者就会通过快递等方式将商品发给买家。借助于一个较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注册虚拟的网店,就相当于在现实中,在一个大商店租用一个店面或者柜台,借助于商店的影响力进行商品的销售。这一类电子商务网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淘宝网,此外还有慧聪网等等。这一方式的创业尤其适合刚处于创业初期并且缺少资金和店铺管理能力的大学生。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1.利用社会资源,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活动顺利开展

有不少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因此一些出现在创业活动中的问题,很难从理论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也难以从理论的层面来探讨创业发生发展的规律,更别说能提炼出具有普遍价值和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上仍存在问题,关注点多放在少数人的“创业活动”上,而没有去关注更高层面的“创业教育”,并且教育的形式也十分单一,这都会影响到创业教育的实际效益。高校需要认识到,对大学生创业的引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要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创新,就要落实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是一种具有高水平的就业方式,因此需要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贯彻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有多方面的解读。首先是教育层次上,一来是要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素质,二来要认识到创业实际上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对缓解学生就业难具有很大的意义。其次是时间层次上,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并学会将各种优势资源进行集中,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创业活动。

2.认真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进行有效的创业辅导

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师资是创业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因子。再加上创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因而就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具有创业经历或企业管理经历的老师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就目前来说,很多具有创业经验的人都不是教师,而在教学岗位的一线老师又缺乏相应的创业经历和经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外聘有经验的人来担任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辅助老师。目前,高校中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都受到家庭过多的关爱,并且被社会中的浮躁情绪所感染,因此很难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不少大学生在网络创业初期存在好高骛远的心理,希望一夜暴富,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就会变得万念俱灰、一蹶不振。其实,网络创业是一个非常艰难又曲折的过程,尤其是互联网竞争不断激励的当下,大学生自身的抗挫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创业是否成功。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也应注重这一方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进行强化,并缩减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感,帮助学生获得真正有意义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消除消极盲目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减少他们创业道路上的一些困难。

3.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网络创业平台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创业作为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十分需要政府的重视。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鼓励学生的创业,另外还应着力解决电子商务法律中出现的问题。除了要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政策规范之外,还应正确认识它和传统商务之间的区别,为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提供一个宽松有序的环境。高校方面,也应着力于创业教育老师队伍建设,并建立相关的课程系统,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二来也可以帮助本来就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1]官建文,李黎丹.“互联网+”:重新构造的力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6).

[2]陈石清,伊文斌.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力促大学生就业[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5).

[3]潘峰,宋峰.互联网+社区养老:智能养老新思维[J].学习与实践,2015(9).

[4]游圆圆,潘亮.中印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8).

G64

A

1673-0046(2015)11-0047-02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