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015-02-13 02:40范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范洁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18)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高校网络信息数据浩大、内容繁杂、传播迅速,这些数据信息既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同时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各方面的影响,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学习了解大数据时代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接受挑战,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这个新环境下与时俱进。

大数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数据呈指数级爆炸式增长,正如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所说“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标志着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正影响着当今社会各种行业、各个领域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带来深刻的变革。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利用以及数据技术的运用在各行各业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高校,数据和数据分析的价值更是随处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具备了大数据的特征。面对这样的新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学习和应对这一巨大的社会变革力量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

先进的数据采集存储技术将所有信息数据化,互联网尤其是日益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技术能让所有数据串联,云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让所有的数据发挥作用。“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研究所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给出了“大数据”的含义:你的一个习惯动作,你的一次消费行为,你的一份就诊记录……文字、方位、沟通等一切事物皆可以量化为数据。但“大数据”并不意味着“数据大”,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大量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是基于存储、分析、挖掘数据的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数据的应用不断深入,从数据中得到更多的价值信息并应用于预测,改变未来的发展模式。

高校网络信息传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复杂性、多变性、热点转换迅速、传播速度超快等特点。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学习了解大数据时代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接受挑战,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这个新环境下与时俱进。

二、大数据时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是大数据的制造者、传播者、共享者和分析对象,产生数量浩大、内容繁杂的各种数据,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和挑战。目前通常认为大数据时代有下列四大特征,称为“四V”特征,“四V”特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量大(Volume Big)。数据量级已从TB(1012字节)发展至PB乃至ZB。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各项决策将越来越多地根据数据和分析而得出,而不像以往根据经验和直觉。数据量将越来越庞大,这就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掌握及时存储、处理数据的能力和技术。

(二)多样化(Variable Type)。数据类型繁多,除了数字等结构化信息,更多的是包含了网页、图片、视频、图像与位置信息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意味着,要了解一个大学生的状态,不仅可以从他的成绩表、食堂超市消费数据等入手,还能从他的主页、微信、QQ、上传的视频照片和网站的跟帖、网页浏览情况,甚至鼠标在某些行段停留的时间长短进行判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群体的认识和把握将超越平面化,进入立体化和全面化的阶段。

(三)快速化(Velocity Fast)。数据流高速和实时化的特征更为明显,需要得到快速、持续的实时处理;处理工具也在不断进步,相应的软件工程及人工智能都在推陈出新。有越来越多的软件、工具、网站可以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处理海量数据,并导出结论。但人和人的行为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数据应得到重视和长期的跟进、处理。但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程度还有待提高,虽然使用的是QQ、微博、微信、易班等网络平台,但真正发挥作用的更多的是依赖教育者的经验和判断力,在面对快速变化的学生思想动态时,常显得苍白无力。

(四)价值高和密度低(ValueHigh and Low Density)。以校园视频安全监控为例,校园门禁、摄像头连续24小时的监控流中,有意义的可能仅为一两秒的数据流;全天360°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就极有可能挖掘出有价值的图像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各项行为,来预测他们的思想,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但如何科学合理地分析、整理、汇总数据,使最终的分析结果以直观、便于决策的形式呈现,是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

三、应对挑战,大数据时代催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

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但时代洪流滚滚而来,逃避和视而不见是没用的,我们应该直面困难、应对挑战,占领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一)确立数据意识,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

确立数据意识,首先,就是要把“大数据”当回事。网络思政工作者要意识到这一巨大的社会变革将可能产生的改变,主动分析大数据的本质特征,了解大数据是什么、其未来走势如何等。其次,系统分析大数据时代对我们的教育主体——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最后,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主动确立数据意识。充分认识到数据是大数据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数据化思维意味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高度重视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大批量、多维度、数据化的信息,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例如,通过对校园网数据的长期、实时跟踪分析,可以即时了解大学生群体讨论、关心的时事热点和突发事件,搞清大学生的实时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打破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说教、单向输入为主的教育模式,及时化解矛盾,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合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消化。

(二)弘扬数据文化,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数据文化应得到弘扬。数据文化指的是尊重事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的文化。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越来越多地依靠系统的数据和数据分析,深入大学生群体、实地考察的工作方法当然继续有效,但更先进更有效的系统数据收集、科学分析的结果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将更大,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大数据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从大数据时代方兴未艾的时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应把数据的知识纳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常规培训体系,让教育者关注、学习这一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形成一种“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文化氛围,提升工作的实效性。例如,通过对学生校园一卡通消费记录数据、学生历年历次所获补助数据、学生学业成绩、学生校内外勤工助学数据、学生个体表现数据等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学生校园生活状况的变化,进而提升对学生群体提供勤工助学、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队伍建设,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走在时代发展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谈到: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去学习大数据、使用大数据,就会落后于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还只是通过QQ聊天、微博谈心来开展工作,工作效率和时效性均会大打折扣。因此,可从两个维度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现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收集、整理、使用数据的敏锐性。二是成立大数据处理部门,培养一批从技术上既具有大数据技术知识背景,又熟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的教师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在高校,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动态管理的优势,通过建立事态预警系统、综合评估系统和问题处理系统,完善学生管理部门的动态管理模式。例如,每年开展某某节等活动时考虑将近几年高校学生活动的主题、学生参与人数、参与情况等数据的整理汇总,可以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的变化,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学生活动的主题和形式,提高在校大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提升高校主题活动的影响力。

(四)加强数据公开,建设好校园官网、官微、官博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例如,高校就业部门完全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发布历年来各专业学生就业的地点、薪酬、岗位等核心数据来减少应届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盲目性。减少高校每年约70%左右的大四学生选择考取公务员作为就业方向和事实上毕业生每年20%左右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去向率之间的不对称现象的发生。数据公开能有效提高学生自我选择的针对性。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高校早已建立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官方的微信公众号。通过这些来发布信息省去了信息发布的中间流程,操作上既简单又快捷,同时又能拉近大学生与学校教学、学生管理部门的联系,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如广受大学生欢迎的微信订阅号“学习大军”,讲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不枯燥,用接地气的文章、独到的观点、精彩的图片吸引大学生参与微信阅读和转发,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对传统的旧事物产生各种影响,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新事物存在的消极影响就去否定它,我们应该直面挑战,利用其有利的方面发展自我。大数据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大数据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合,确立数据意识、弘扬数据文化,引导广大学生在环境复杂、思想多元、文化多样的网络中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必将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1]梁家峰,亓振华.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4.

[2](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M].McKinsey& Company,2011.

[4]涂子沛.大数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7.

[5]涂子沛.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87.

G641

A

1673-0046(2015)11-0078-02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