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培训教育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

2015-02-13 02:40肖永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公安培训

肖永伟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2)

公安院校培训教育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

肖永伟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2)

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培训方法,可以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增强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特殊的功效。本文从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出发,结合拓展训练在我国公安机关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公安院校培训教育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公安院校;培训教育;拓展训练;可行性

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又称外展训练,是受训者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借助一定的场地、器材,通过对模拟的各种惊、险、奇、特的情景体验,来拓展素质、提升自我的一种训练方式。它通常在设定的陌生情景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全面提高受训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完善人格。对公安院校培训教育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有其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拓展训练是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付生存问题而产生的,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未知的挑战,面对风险与困难的同时,也可能发现新的机遇。在起源之初,拓展训练主要用于对士兵求生意志与顽强信念的训练。二战结束后,其独特的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得到推广,经德国人库尔特·汉恩(KurtHahn)等人的继承和创新,慢慢形成以培训管理者和企业人为对象、以培训管理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管理技能作为培训目标的学校。他创立的拓展训练概念就是体验式培训的前身。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从事此类培训的机构,总部设在英国的Outward Bound School已在全球五大洲设立了几十所分校。在亚洲地区,新加坡最早建立了Outward Bound School,引进了这种培训形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素质拓展传入香港,被译为“外展训练”。1995年,拓展训练引入中国内地。

时至今日,拓展训练进入我国内地已经十余年,得到许多人士的认可和采纳,每年参加拓展训练的人数不断增加,训练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训练目的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许多列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事业单位,都把拓展训练作为员工必须参加的培训课程,定期、分批进行培训,参加此类课程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新时尚,并有不断升温的趋势。

二、拓展训练在我国公安机关的开展情况

目前,我国少数公安院校已开始开展拓展训练的尝试,部分学者和一线教师进行了训练内容和训练模式的相关研究,但拓展训练还没有全面进入我国公安院校的培训课程体系,只在较小范围内开展了尝试性应用。例如,北京人民警察学院自2003年起针对首都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民警素质能力培训需求,以国际通行的拓展训练理念、原理、形式、内容及方法为基础,在我国首次构建了警察拓展训练课程。

相比较而言,国内基层警队对引入拓展训练表现得更为热衷,各地的拓展训练实践活动十分频繁活跃,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广西、山东、山西、湖南、贵州等地公安机关都相继组织民警参加了拓展训练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公安机关开展拓展训练的实践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拓展训练时间短暂分散。拓展训练没有作为常规培训教育内容渗入公安队伍建设中,导致拓展训练时间短暂分散,不具有确定性,从各地公安机关开展拓展训练实际来看,以1~2天的培训时间居多,偶尔有3~4天的,培训时间短暂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培训效果衰减厉害,使得训练效果被削弱。

拓展训练设计各自为阵。由于拓展训练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已有国内研究人员制定过拓展训练行业的培训标准,但还没能在行业内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推广,成熟完善的客观行业标准的缺乏使得各个培训机构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的培训项目体系设计,训练内容、训练环节和训练方式五花八门。许多拓展训练公司追求眼前利益,生搬硬套现有项目课程,行业抄袭之风盛行,各家操作同样的项目看上去都形似,但其实质却相差甚远。在这种行业状况下,针对公安机关工作特点所设计的独特训练项目就更难觅踪影。

拓展训练师资良莠不齐。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开展的拓展训练多由社会拓展培训公司来组织,拓展训练公司培训师的水平高低成为影响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在我国,拓展培训师的资格认证工作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拓展训练行业入职门槛较低是普遍现象。现在国内也不乏培训师的各种培训和认证,但相关认证实际上更多只是行业内部的一种资质认证,相当多的培训公司在招聘培训师时,也并不真正看重这样的证书。况且,虽然这些认证培训都提供了与拓展培训相关的项目与技能培训,但短短的几天时间无法让参训者完整而系统地掌握所需的培训技能。

场地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有些国家对拓展训练的安全方面把关十分严格,制定了拓展训练场地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安全认证,否则不允许开展培训业务的强制性规定。但我国拓展培训发展时间较短,又缺乏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从业机构的安全品质差异很大,加之由于体验式培训的活动性、挑战性特点,安全成为突出的问题。依照拓展训练的操作惯例,经常要借助一些高空训练设施或是在野外进行培训,这就要求训练设施符合安全标准,训练器材的购买、保养、报废符合使用要求,培训人员具有熟练的操作规范和相关专业技能。为此,应开展系统的安全培训,执行严格的考核体系,这需要拓展培训公司付出相当的人力、物力才能切实实施。

三、公安院校培训教育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

(一)现代警务发展的需要是开展拓展训练的前提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犯罪形式的多样化、智能化和警务活动的日益繁重复杂,急难险重任务、勤务活动和群众工作多,相比较而言,很多警务科、队、所的警力不足问题更为突出,并成为影响制约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加上破案任务压力和执法投诉压力等因素,对民警的身心适应能力和战斗精神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警察,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和专业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团队意识、极佳的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也显得尤为重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3号)中指出“加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建立适应实战需要的训练体系”是公安院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针。面对现代警务发展呈现出的新动向和新变化,向素质要警力、向教育要素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公安培训教育中开展拓展训练,可以从公安工作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紧贴实战任务,精选训练项目,细化训练内容,在近似实战的环境和条件中让民警们练指挥、练谋略、练协同、练心理,在具体情境中形成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从而更好地培养民警勇敢的战斗精神、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战斗作风,使拓展训练真正服务于实战,从而适应现代警务发展的新需要。

(二)持续发展的教育改革趋势是开展拓展训练的环境条件

加强教育改革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是公安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公安实际要求的需要。当前,以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为目标的公安院校教育改革与探索,在各级公安机关、公安院校的努力下得到了不断的推进与深化,特别是“大教育、大培养”观念的提出和确立,进一步促进了公安教育水平的提高。但当前公安院校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通过更新观念、充实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加以改革。在公安院校培训教育中开展拓展训练,将课堂教学与户外活动有机结合的形式,不仅突破了公安院校培训教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以知识讲授和体能训练为主的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公安院校培训教育的课程体系,拓宽了课程范围,充实了课程内容,优化了课程设置。拓展训练的引入还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知识技能传授模式,而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始于体验,通过内省、分析、讨论和评估,而终于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方式,成为训练课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的良好载体。在公安院校培训教育中开展拓展训练,使之成为现代公安院校和现代警察队伍新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与变革,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公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开展拓展训练的内在动因

作为公安教育训练主渠道和生力军的公安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公安工作的需要,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人才。就公安院校的培训教育部分而言,由于它承担的是在职公安民警的教育和训练工作,所以实质上是一种应用型职业教育。参加培训的公安民警大多来自公安工作一线,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协作能力将直接影响警察队伍的执法水平和战斗力,这对培训教育结构体系中素质教育的部分提出了更高要求。拓展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能使受训者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增进团队协作和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事实上,拓展训练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早已被应用到其他行业领域。例如,拓展训练被引入公共管理领域的MPA(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其原因同样在于,MPA专业学位教育是应用型而非学术型的教育。其他领域的经验能为公安院校培训教育开展拓展训练提供借鉴。在公安院校培训教育中开展拓展训练,将成为培养符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格警察的一种积极尝试。

(四)公安院校培训教育的改进需求是开展拓展训练的促进动力

公安院校的培训教育已经开展了许多年,自1999年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各级各地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都加强了民警培训工作,尤其是2001年颁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和2004年大练兵活动将民警培训工作进一步推上高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培训教育与实际工作需要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办学特色还不够突出,还存在理论脱离实际、训练脱离实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简单等现象,有的老师对培训教育存在理解误区,参加培训的民警感觉收获甚微。面对公安工作对人才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民警察更高素质的要求,公安院校也应与时俱进,探讨能更好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的训练内容与方式。拓展训练在我国开展得较晚,是一项新兴的项目,作为新形式的训练引入进来,有利于丰富培训教育的内容,增强培训教育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培训教育的功能。

(五)公安培训教育制度为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时间保障

我国公安院校教育通常包括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从目前国内公安院校培训教育制度来看,公安部依托部属公安高等院校,定期对全国县级公安局长、政委进行系统培训和专题轮训,省级公安机关依托所属公安院校建立基层所队长培训基地,对县级公安机关基层所队长开展集中系统培训。多数情况下,基层民警晋级也需要到公安院校参与培训。各地培训时间不等,但往往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周。在这种情况下,将拓展训练引入公安院校培训教育中,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当前公安基层单位自行开展拓展训练中时间短暂分散的缺点,建立具有时间周期性、空间一致性的训练长效机制。从相关资料来看,国外拓展培训的时间少有低于7天的,有些机构的基本培训时间为15天,这样的时间长度有助于将培训引发的良好意识和积极行为进行固化,能够极大地巩固培训效果。而培训时间短暂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培训效果衰减厉害,最常见的就是受训者在培训期间感触颇深,培训结束回到原来的公安工作环境中,一切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因此,在警力不足,基层公安机构难以保证充裕训练时间的情况下,利用在公安院校接受培训教育的较长时间段开展拓展训练,能保证较充裕的集中训练时段,在训练时间上有可行性,并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六)基层警队参训需求和公安院校师资力量是开展拓展训练的人力资源保障

2009年,公安部党委就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出台意见,强调要强化民警心理健康训练,提升民警的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当前,犯罪形式的多样化、智能化和警务活动的日益繁重复杂,公安民警常常处于节奏紧凑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复杂的社会氛围,容易出现情绪焦躁、精神压抑,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这给民警个人和公安队伍都造成了一定影响。拓展训练的开展能对民警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间接促进其身体健康的维持,并通过对身体灵活性、协调性的锻炼,直接提高民警的身体素质。因此,近年来拓展训练越来越受到各地基层警队的重视,许多国内基层警队都相继组织民警参加了拓展训练活动,拓展训练成为民警们青睐的培训手段之一。各级公安队伍对开展拓展训练的强烈意愿,为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参与人群的条件。

从国外拓展行业情况来看,作为拓展训练项目的引导实施者,拓展培训师的行业入门条件要求往往较高,一般应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不仅要具备专业技术和身体条件,熟悉器械、场地,有良好的表达力、亲和力,还要具备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学科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且,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拓展培训师渐渐要求有经济管理类学科背景,有着逐渐增高的学历要求。国外的一些知名大学还设有专门的课程和相关学位。而在我国,入职门槛低使得拓展培训师水平良莠不齐,影响培训效果和整体行业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培养公安专业性、技术性、实用性人才的基地,公安院校拥有公安、体育、心理、管理等各个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并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拥有公安基层工作经验。若能以开展拓展训练为切入点,进行合理的师资力量整合,必将取得更好的培训教育效果,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机会和搭建平台,并能促进拓展训练领域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方法,拓展训练在包括公安在内的各个领域内被广泛利用,其作用已得到发挥和认可。在公安院校培训教育开展拓展训练,是公安教育的一种新尝试。从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在公安院校培训教育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条件已经具备。

[1]朱海明.警察拓展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2]汤强.对警察开展心理行为拓展训练方法的研究[J].才智,2014(8).

[3]甘霖.警体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4]朱海明.警察高空拓展安全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6]刘俊峰.浅谈警察体育课程[J].科技信息,2009(8):220.

[7]南秋红.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刍议[J].教学与管理,2010(1).

[8]钟志贤.航空体育训练与飞行学员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体卫艺教学研究,2009(11).

G642

A

1673-0046(2015)11-0158-03

广东警官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5QNGG15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公安培训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院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研究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