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教育探析

2015-02-13 02:40赖小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化实务公益

赖小乐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深圳 518001)

基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教育探析

赖小乐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深圳 518001)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特别强的专业,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要从改革社会工作课程教育入手,提升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度,在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背景之下进行课程设计,更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加强课程教育系统与职业系统间的互动,通过完善各系统的职能,达成通过社会工作教育培养适宜本土化需要的社会工作者人才的目标。

社会工作;课程教育;职业化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在体制改革中发生的,它涉及到如社会福利、行政管理、教育以及就业、人事等多种体制。借助于政策的推动,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呈现出“井喷”状态。但现实却呈现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工作的大学教育快速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遭遇到非营利组织的不发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等情况,导致在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职业化之间产生了矛盾,即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有效需求与合格的社会工作者的供给之间存在不小的缺口。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到社会工作教育方面,具体可以表现为: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在师资方面缺乏兼有特定专业技能和专业实务能力的教师,概括起来就是培养目标出现偏差,如高校出来的学院派更加重视理论研究,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程度不足,以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难以应对实际工作,导致的结果就是培养的人才数量看似一年年增加,而社会工作机构却总是缺乏人才。

回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结合香港及国外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要培养既懂理论又动手能力强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从改革社会工作课程教育入手,提升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度。笔者结合课程教育实践,尝试从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职业体系间的互动入手,依据社会工作职业需求进行社会工作的课程设计,更新课程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各系统的职能,达成通过社会工作课堂教育培养适宜本土化需要的社会工作者人才的目标。

二、社会工作职业化与社会工作教育

(一)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完善为社会工作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其中职业资格认定制度、职务(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制度及在职(业余)培训制度已经建立与完善。与此同时,在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中,政府部门逐渐明确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岗位入职要求,将是否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训练并获得相应的文凭作为考量标准之一;社会公益机构和社会团体将是否有接受专业的理论培训及达到一定指标数量的实务操作作为入职评选条件之一,同时在试用阶段将着重评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是否具有理论储备能力、理论转化为实务的能力以及解决服务对象切实困难的实操能力。基于此,可看到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已经逐步在完善,并且对社会工作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和具体的要求。

(二)推行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育课程标准研发,促进职业化人才的输出

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已经成为为社会工作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对于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高效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还存在许多空白,尤其是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标准十分缺乏。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导致教学无法贴近实务需求,一些对于社会工作职业来说非常重要的职业素质在教学中被忽视,因此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标准的课程设计应该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反向思维能力的视角出发,紧密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定位进一步优化,建构起一个由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法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4个模块组成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并改变以往轻视实践课程的现象,将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思维贯穿进课堂教育过程,提升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的前瞻性,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匹配度的专业人才。

三、多元化社会工作教育主体的角色分析

社会工作的教育主体不仅仅限于学校和教师,而是呈现多元化,除了传统意义上承担社会工作教育的学校、负责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工作的教师之外,推行社会工作实务的社工机构、公益组织及社会团体等都参与其中,在传递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树立学生专业价值观以及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学校应为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环境

2)由于日常注水水质监测只在注水增压泵出口一个取样点进行,导致注水系统每个设备的处理效果不能及时有效监测,给问题的排查带来了极大困难。注水系统恢复正常后,在固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对注水系统各个关键节点进行V30及粒子中值加密取样监测,建立注水水质更换填料后的原始数据,方便日后注水系统水质问题的对比分析排查[7]。

在促进社会工作教育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过程中,学校首先需要树立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必备的教学条件,配备充分的师资,创造有相应设备的实验室等,促使学生有热情、有信心、有机会参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育、实践及反思过程中来。

随着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日益多元的专业因素进入到社会工作的职业体系之中,这时如果还是单纯地让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充当项目管理、人力资源或教授专业核心以外的课程显然不合适,因此需要不断地扩展多样性的师资力量,引进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供多学科多专业的师资。而学校和教育机构就承担着挖掘多方面人才、建立稳定的、适宜的专业师资队伍的重要职责。

社会工作教师人才的培育十分重要,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必须是理论与实务能力兼具。学校可以充当中介人的角色,注重与职业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一是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到民政等部门或相关社会工作机构承担专兼职的社会工作者,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不断丰富教师自身的社会工作经验和实际技能。二是选聘有较高学历、良好表达能力、经验丰富的社会实际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向师生传授实际社会工作经验和方法。三是引导教师与社会工作机构展开合作研究,使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与专业研究成果更具针对性和应用性,发挥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参与并回应社会的积极功能,导引专业教师结合社会需求、配合实际工作部门开展相关专业教育培训,实现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和共同提高。

(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更新知识结构和创新教育形式

与此同时,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的直接行动者,教师也需要不断充实自身理论能力,切实参与社会工作实务的实践提升理论与实务的结合能力,及时总结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便于分享,创新社会工作理论教育的方式。在社会工作教育实施前,教师需要从规范教育进程、合理设置教育课程、做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知晓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结合的重要性,珍惜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的机会,从而为接受教育、参与实践、提升能力奠定基础。

(三)社会公益机构等其他教育主体可以提供实务平台

在社会工作教育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工作服务本土化的深入进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参与主体也不断增加,逐渐涌现出其他能承担主体作用的角色。比如在推动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相结合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机构、公益机构及社会团体为社会工作学生提供了参与实务的机会和平台,它们的实务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教育功能,因此社会公益机构及其他社会团体需要重视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机会的提供,接纳学生实习,并提供有效的实习督导和其他工作,协助专业人才的成长。

四、构建适合的社会工作教育载体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是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客体,作为专业课程教育的使用者,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期待,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课程教育,在学校以及教师等教育主体的引导下清晰合理地制定自身的成长方案是社会工作教育发挥作用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实务学习的兴趣,必须不断更新社会工作课程教育与实务的载体,丰富教育与实务结合的参考资料及平台,从而保证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发挥。

教材目前是国内社会工作课堂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我们发现,其中大都是借鉴或翻译国外教材,很少立足于本土化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更新,尤其缺乏极具实操性的培训教材,以满足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培训和学习需要。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支撑,教育主体必须要及时更新教材,选择富含本土化经验、适合本土化需要、涵盖本土化案例的教材。有条件的教学主体,也可组织本系统内的专家和教师,编撰富含学生实习实践经历的案例,整合毕业学生的工作典型,制作成为富含本系统特色的教辅用书,这样不仅符合本土化、经验化、实际化的教材需求,更能有效地激发教师和学生动力。

(二)丰富实务平台,拓展社会工作教育载体

除了社会工作教育所使用的教材,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习和实践基地也是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相结合的重要载体。目前社会工作实习存在实习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在推动社会工作课堂教育与实务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落实社会工作实践平台,在学生参与实践前制定适用个人的成长方案、学习计划、实践要求及评估方法,促进内部教育与外部实务的融合。

传统的社会工作实习,多采取的是在社会工作基地或实习岗位上进行观摩或实践的方式,其中多是以学校主动提供的方式为主。随着社会工作实务的不断拓展,社会公益机构及社会团体不断涌现并有望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提供者,通过与学校合作,根据实务开展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共同商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承担社会工作教育载体的作用,从而也为自身储备优秀的社工人才。

随着现代社会公益理念的传播和专业服务方式范围的拓展,社会上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包含公益项目创投、爱心项目、项目大赛等在内的多种平台。这也为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实践平台,社会工作的各个教育主体可以引导学生创造或改良项目,积极进行立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实务能力。

五、在职业体系与社会工作教育之间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在职业体系与社会工作教育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就是需要在社会工作的各教育主体与社会工作实务平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所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工作职业需求的匹配度进行评估。若社会工作教育是符合社会对于社会工作服务的期待和要求的,即可维持;若发现现有的教育已经相对滞后或理论化程度过高,则可适当地进行调整,如更新教材、革新教学方法等,使得二者之间具有较高的匹配度。

(一)有针对性地规划课堂教学,提升实用性

有针对性地规划课堂教学,需要在课程开设之初便规划好各门课程的有效性。如为扩充学生“经验性的知识”,就需要及时对已有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通过实地的教授、观摩学习及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习得经验;为有效提升社会工作实践的技巧,就需要在课程中添加一定数量的实验室、工作坊及实地实习的训练,保证一定时间内有专业督导的社会工作实务训练。

在社会工作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对实务经验及技巧的分享、传达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此时就需要考虑采取如综合镶嵌式、参与式、抛锚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讲述实务理论和技巧时可采取个人、小组的讨论或工作坊的形式,结合案例使得学生增强对实务的认知及思考;运用深入讨论个案、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实务的实践和操作;结合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和分解,使得学生深化对实务的理解;通过对服务的观摩、集中的实习及其他参与式的体验,使得学生有机会内化所学的实务技能,将所有的技巧融会贯通。

(二)将社会工作职业化因素引进课堂

社会工作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符合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及就业环境需要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教育主体必须主动了解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职业方向以及资格认定等各项方针政策。如我国目前大力推动社区服务中心的发展及建设,需要大量的社区服务专业人才,这种职业体系及就业环境就给社会工作教育带来冲击和影响,推动所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社区服务中心的需求,着重培养学生在社区工作中所需的实务能力,如探访、建立关系、分析社区需求等,于是在社会工作课堂教育中,就需要着重对学生的这些实务能力进行挖掘和培养。

(三)重视实习及实践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实务领域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对实务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在社会工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引进现行公益项目或服务的实习,如可鼓励学生自发组成团队,设计及开发社会所需要的项目,并撰写项目计划书进行创投工作,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公益服务的理解,更能促进学生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进行思考。而在设计公益项目的同时,必然要求学生在过程中增强对实务的实践能力,如主动寻求机会与服务对象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及回应需求,解决服务对象的实际困扰,这便能达致培养学生独立性及动手能力的目标。

另外,现行社会工作教育的媒介相对单一,基本采取的是课堂教学、模拟及实习的综合教育模式。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及传媒的发展,结合社会公益平台的发展现状,可适当地创新课堂教育媒介,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以微博、微信、网络等媒介作为依托,将所设计的公益项目进行创投和传播,从而扩充影响力,赢得其他社会公益机构或社会团体的关注和支援。

是否适应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需求是对于社会工作教育有效性的检验,必须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跟踪评估,这就要求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评估标准,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理论储备能力、理论转化为实务的能力以及在实务过程中的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团队写作能力、反思能力等都纳入其中,并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反馈至课程教学,从而推动教学与实务的即时更新,培养出与社会需求匹配度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1]李迎生,韩文瑞,黄建中.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社会科学,2011(5).

[2]王思斌.体制转变中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1).

[3]冯寿林.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研究综述及展望[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2(11).

[4]古学斌,阮曾媛琪.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行红芳.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的矛盾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6).

[6]杨风,王霞.提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实习效果的路径——以济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

G642

A

1673-0046(2015)11-0161-03

猜你喜欢
职业化实务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ODI实务
FDI实务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