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2015-02-13 15:32庄小满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成员院校目标

庄小满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 海口 571128)

在以为某一特定工作岗位群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的高职院校中,教师队伍的职业发展具有特殊涵义——由学科理论研究型向专业实践创新型的转型,而高职教师的这种转型单纯靠教师个人努力是难以完成的,教师必须参与专业建设过程,通过工作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含校内、企业行业)的共同研讨并获得团队资源共享,才能在逐步积累职业经验中使职业理论与实践知识达到相互融通并顺利转型。因此,以专业建设为依托,培养一支“双师型”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教学团队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衡量一个高职院校发展潜力的核心指标。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

专业教学团队是具有知识技能互补、团结协作、愿意为了特色专业建设这个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式方法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群体。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其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团队是高职教师职业专业化转型的重要基地

首先,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在参与专业建设过程中具体承担某一领域建设任务,有助于其获得职业认同感,快速进入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轨道;其次,专兼结合的团队在工作过程中开展研讨、经验交流活动,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成员可持续获得职业发展的动力;第三,团队建设关注的是团队整体的发展,关注成员在专业建设活动中的专业化发展。在参与协商、分享活动中得到团队其他成员的关注与指导,改变了以往教师独自修行的职业发展模式,教师的职业专业化过程更加顺利。

2.团队发展决定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发展已进入内涵建设期,当前竞争力的核心已由办学硬件转向办学软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目标中提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显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院校要在同类院校中占据优势地位,不仅要紧密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关系,更要建设一些龙头专业。专业教学团队作为专业建设的具体承担者,团队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专业建设效果,可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水平已成为评估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指标。

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团队管理目标缺失,专业建设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

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的具体承担者,管理目标的缺失必然导致专业建设工作盲目且效率低。团队管理目标缺失体现在:一是院校对专业教学团队发展的特点与意义理解不到位,未能把团队整体的建设列为学校发展目标。在对某省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院校制定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中,对教师队伍建设较多提到“教师挂职锻炼”“在职培训”“学历提升”等,但均未谈及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分析院校现有管理制度中,没有发现专门针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管理文件,且没有文件或制度说明各专业的团队结构,唯一明确的只是专业带头人;二是团队缺乏明确建设目标。团队组织结构松散,团队建设单独依靠专业带头人来设计,必然不能形成科学的团队建设目标。在对团队带头人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团队建设目标仅停留在模糊的大方向——未来向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发展。

2.团队分工不明,影响成员专业化经验的积累

专业教学团队缺乏院校政策性支持,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成员结构,也无法根据专业建设思路建立工作责任制,团队成员难以在持续工作过程中完成专业经验的积累。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专业教学团队结构松散,团队成员不固定,分工仅以完成既定的授课课程为主。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较大调整,新增专业较多。调查发现不少新增专业只是明确了专业带头人,团队成员还处在临时组合状态。经常变动性的临时应付工作状态,不利于成员专业发展的规划和循序渐进的职业经验积累;二是专业带头人的责权不明晰。院校在选取专业带头人时更多考虑其学术上的成就,较少甚至不考虑其人格和组织管理能力,因而不善于组织和领导团队成员、组建工作任务小组。导致一些专业带头人疲于应付各种专业建设任务,一个人包揽多人工作导致其抱怨多、工作效率低。此外,随着专业内涵建设的深入,衍生出一些新的工作任务,没有团队的协作精神、分工不明确就会出现责任相互推诿、专业建设活动停滞的现象。

3.团队管理不规范,团队建设盲目、动力不足

高职教师队伍是由专兼结合组成的团队,院校沿袭以往专任教师队伍管理的办法,必然导致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存在漏洞。调查发现,一些院校中兼职教师的入门资质、课堂的规范教学行为都存在诸多问题,而且专兼教师并不能协作开展专业建设活动,仅满足于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同时,因为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紧跟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的变化尤其是新增专业,要求一些教师进行跨度较大的专业转型,由此导致高职院校中存在“专业教师不专业”的现象。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院校需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此类教师的转型。在对院校人事管理文件的分析中并未发现相关管理措施,而且在比较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各项指标后发现,新增专业团队在凝聚力、成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满足感方面都较弱。

三、目标管理理论在专业教学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目标管理是管理者根据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需要,制订出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由组织内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的管理模式。目标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德鲁克也指出:“管理者的第一项要务是建立一支单一有机体的团队。管理就是界定团队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管理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1.制定兼顾团队与个人发展的目标

目标管理强调有效的管理必须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该目标必须能成功转变为成员为之努力的心理契约。为此,在制定专业教学团队目标时要分析成员与专业建设发展的不同需求、发展阶段特征、期望目标与现有条件差距等,权衡各要素的重要性与制约性,才能使之得到成员的认可并愿意付诸实施。团队目标设计采用横向和纵向交错的表述,横向目标以项目形式说明每阶段专业建设的活动,成员个人承担的工作任务,纵向目标以预期成果方式表述专业建设和成员阶段性收获,对下一阶段的奠基作用。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总目标建设阶段,院校应发挥引导和督促各团队制定目标,紧密联系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目标在管理过程中的导向性和约束力。

2.基于任务分解的分工,为达成共同愿景的协作

一个高效运作的团队,不仅要有科学合理且精确的分工,使责任落实到个人,又需要团队成员的相互协作,确保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共同达成。目标管理理论指出:管理者所从事的就是组织工作,他分析实现目标所需的各项活动、决策和关系,然后对活动进行分类,选择适合人员来管理并执行这些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还要不断协调。为了专业建设任务的落实,在明确团队建设目标基础上,专业带头人组织团队成员围绕专业建设过程必须开展的活动和项目进行研讨,指导团队成员根据个人的专业优势明确其应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而要求成员依据其任务制定年度工作执行计划,以备阶段性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与检查。

3.开展团队建设规律的研究,加强过程性的规范管理

为规范专业教学团队的管理,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基本内容与建设过程的规律性研究,避免团队建设工作的盲目性。例如团队建立初期,成员各自背景不同,对于目标的认同与工作过程还处于逐步适应期,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工作任务落实都会遭遇困难,如果缺乏明确而规范的引导,团队建设就会因此受阻。专业教学团队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建设工作过程的规范,如新增项目申请程序、工作过程资料记录和保存、经费使用规范等;二是团队人际关系建设指导,如教学梯队建设指导意见、专兼教师合作教科研指导意见、团队特色文化培育指导意见等。

4.完善团队建设激励机制,使团队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摇篮

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霍桑实验已证明工作过程中团队人际环境影响对成员积极性的重要影响。专业教学团队是成员工作的重要环境,其中除了具有鼓励和支持作用的人际资源,还有可共享的专业经验,这些对处于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很直接的影响。为优化教师的职业发展环境,院校要做好专业教学团队的规范管理,建立“专业教学团队规范管理办法”“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培养培训”,保障专业教学团队的结构稳定,使教师有稳定的职业发展支持平台。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团队激励机制,出台“专业教学团队阶段性建设绩效评价与奖励办法”“新增专业教学团队重点扶持办法”等,建设分工合理、人际融洽、充满活力的团队。

[1]汤光华等.高职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4(5):102-103.

[2]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0-42.

[3]邵建东.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8-11.

[4]蔡红梅等.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和要求[J].集宁师专学报,2007(3):73-74.

[5]翟斌等.示范高职院校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

猜你喜欢
成员院校目标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