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唐·璜》艺术特点刍议(二)

2015-02-14 19:10李明月
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喜歌剧刍议莫扎特

李明月

歌剧《唐·璜》艺术特点刍议(二)

李明月

歌剧《唐·璜》是莫扎特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莫扎特用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对音乐极致的发挥使歌剧大获成功。歌剧的创作思想、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一直是处于无人超越的领先地位,特别是歌剧的艺术特点至今仍然是人们乐此不疲的研究课题。剧中有六个方面的艺术特点,本文接续《歌剧唐·璜艺术特点刍议(一)》对歌剧的演唱风格、剧中人物性格以及对声音的追求等三个方面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刍议。

《唐·璜》 演唱风格 人物表现 人物性格 声音完美

歌剧《唐·璜》是莫扎特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莫扎特用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对音乐极致的发挥使歌剧大获成功。歌剧的艺术特点非常突出,至今仍然是人们乐此不疲的研究课题。歌剧《唐·璜》首演于1787年,首演时由莫扎特亲自指挥,大获成功。虽然歌剧唐·璜已经流传了230多年,但它的艺术魅力却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已经成为经典剧目。我们研读这部歌剧作品,越品其中意,越有新意出。下面接续《歌剧唐·璜艺术特点刍议(一)》对歌剧的演唱风格、剧中人物性格以及对声音的追求等三个方面的艺术特点进行刍议。

特点之四:采用意大利喜歌剧的演唱风格,增加了作品的幽默和诙谐

在剧中莫扎特在男低音部分采用了意大利喜歌剧那种轻快、俏皮和急口令式的演唱风格,来刻画人物性格,使剧情更加戏剧化,增加了可看性。喜歌剧的前身是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意大利非常流行一种笑歌剧。笑歌剧是以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或滑稽性的故事为题材,音乐简单而通俗,曲式自由,只需要少数人物在简单的布景里唱或做。特别在表演技巧上运用散文式的歌词,节奏随语言而动,其中绕口令式的宣叙调十分生动诙谐。多数时候是以重唱、小合唱形式出现并形成高潮以赢得观众的。后来意大利喜歌剧习惯被称为“诙谐歌剧”,意大利作曲家乔瓦尼·巴莱斯塔·佩尔戈莱西(1710-1736年)于1733年8月在那不勒斯上演他创作的歌剧《傲慢的囚徒》时加演了一个幕间剧《女佣作主妇》,将机智聪明的女仆赛尔皮娜刻画得十分诙谐生动。此剧标志着意大利喜歌剧的诞生,喜歌剧成为家喻户晓的笑谈,有广泛的受众。莫扎特完全掌握这一点。因此在唐.璜剧中他把喜歌剧运用到了极致,在增加了歌剧的幽默感和诙谐感的同时,更贴近了平民、贴近了观众的心理。

剧中唐·璜仆人莱波雷洛就是以喜剧角色出场的,唱段多表现出轻快活泼和诙谐。例如开篇演唱的《不分昼夜》歌曲,旋律跳跃感十足,节奏轻快,这首急口令式的喜剧因素对莱波雷洛来说再合适不过了。莱波雷洛是属于典型的滑稽男低音,即活泼又幽默、又有风趣。又如他演唱的《夫人,请听我说》是用滑稽诙谐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他心中愤世嫉俗的情绪。莫扎特在这些滑稽歌曲音乐的处理上是由一系列快速重复的音节和音符构成,给听者以欢快雀跃的感觉。

又如在采琳娜和马塞托的婚宴上,不怀好意的唐·璜想借此机会把新娘采琳娜争取到自己的怀里。唐·璜演唱的《让大家痛饮,让大家狂欢》,声音响亮清脆,音乐把剧情推向高潮。当舞曲奏起时,这一场景更是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众多乐手同时演奏出不同的舞曲渲染舞会,一群戴着假面具的人装扮安娜和奥塔维奥,有的跳贵族式的小步舞,有的跳华尔兹舞,在舞曲的烘托中,唐·璜和塞利娜在对列的背景中相会,这时不同的音调和节奏表现出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第一场和第二场的结尾部分,剧中的人物全部出现在舞台上,烘托舞台气氛,使剧情达到高潮和顶点,这完全符合意大利喜歌剧的演唱风格。

特点之五:剧中表现人物性格各异、特点突出、对比明显

歌剧《唐·璜》中共有八个主要角色,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展现出性格各异、特点突出、对比明显的特点。增加了剧情人物的矛盾心理,使之更加戏剧化。

男主角唐·磺(男中音),剧中的主人公唐·璜是16世纪西班牙贵族,专爱寻花问柳。他风流倜傥、热情洋溢、举止高雅、蔑视习俗、反对封建礼教,勇敢地追求自己所信奉的人生幸福,即使面对死亡的惩罚也镇定自若。他独自站在现实社会的对立面上,剧中所有的人都围绕他而存在,因此他的主角地位明显突出。他利用自己的形象和魅力欺骗了许多善良的女性,最终被鬼魂拉进了地狱;他本质上是反面人物,又有一些正面的特点。剧情是围绕唐·璜和为保护女儿而被唐·璜杀死的司令官这个中心而展开的。它本身只有两首咏叹调的演唱,剧中通过展露唐·璜这个矛盾的人物行为和下场,揭露了封建贵族的糜烂生活,也肯定了唐·璜蔑视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的一面。莫扎特用抒情男中音来演唐·璜,在勾引女性方面更具魅力。

莱波雷洛(男低音),是唐·磺的仆人,以喜剧人物出现,剧中他表现出对主人极其忠诚和顺从,滑稽又可爱,他演唱的咏叹调《夫人,请听我说》,是用滑稽诙谐的形式表达出他心中的愤世嫉俗情绪,这首咏叹调是由一系列快速重复的音符构成,带给人以欢快的感觉。他心地善良,坦诚自己的主人是恶棍,但金钱的力量又促使他成了主人的帮凶,最后唐·璜还要嫁祸于他,差点成了倒霉鬼。在这部剧里,莱波雷洛的戏份是很重的。莫扎特用诙谐的男低音来演绎,增加了歌剧的喜剧效果。

奥塔维奥(男高音)是安娜的未婚夫,这是一个性情文静、风度高贵而又心地善良的青年。他人品忠厚老实,有绅士风度,但处理问题能力有限,甚至唯唯诺诺的有点窝囊,他听安娜诉说自己险遭唐·璜强暴而最终逃脱后,才长出了一口气,意思是说:幸亏没事。显示出他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未婚妻,甚至还搭上了老丈人的性命,莫扎特选用抒情男高音来演绎这个角色以显示绅士风度。

马塞托(男低音)是采琳娜极其听话并顺从的未婚夫,憨厚朴实,有股子蛮劲,是头脑简单的农夫,又是一个心胸狭窄的醋坛子,知道自己没什么本事,又总怀疑和害怕未婚妻子和别人跑了,表现得比较愚蠢。莫扎特用浑厚的男低音来表现马塞托的憨厚朴实恰如其分。

裴德洛(男低音)是安娜的父亲,一位老军官,后被唐·磺杀害,是一个象征道德和复仇的悲剧形象。他保护女儿的愿望很好,但是有点自不量力,甚至忘记了自己身体衰老、年事已高的状态,还要逞能与年轻力壮的唐·璜进行决斗,最后死于非命。在死后,墓前的石像也遭到了唐·璜的取笑,最后还是神灵相助将唐·璜毁灭。

安娜(女高音)是裴德洛女儿,奥塔维奥是她的未婚夫。她性格刚烈、勇敢、不屈不挠,剧中第一幕她出场时,在被蒙着脸的唐·璜钻了空子混进了闺房,唐·璜企图挑逗她,遭到她的强烈反对,并抓住了唐·璜的胳膊,于是发生了撕扯。父亲为了寻求正义非要与唐·璜决斗,最终惨死于唐·璜之手,这燃起了安娜仇恨的火焰。剧中她一直是以一个复仇的形象出现,时刻准备替父亲报仇,剧中是个有着戏剧性遭遇的抒情形象。莫扎特把表现安娜的声音,设计为较粗犷、低沉和稍暗淡,声音中强烈的成份多一些,展示了与其他女性的不同。

埃尔维拉(女高音)是一个被唐·磺抛弃的痴情贵妇,对唐·磺既恨又爱。埃尔维拉由于唐·璜抛弃她,非常恨他,想找唐·璜算账,但心里又爱恋唐·璜而依依不舍,仍做着与唐·璜旧梦重温的幻想,所以她总是处在一种复杂矛盾的心情中。一会儿怒不可遏地想报仇,一会儿又无限柔情地想重温旧梦。几次找到唐·璜复仇,却又相信他的花言巧语而轻易地原谅了他,在爱情方面总是不能释然自己,所以她的情绪总是随着心情忽冷忽热的变化着。总体表现她是个又痴情、又善良的形象。莫扎特设计埃尔维拉的声音始终以抒情见长,以体现出她的善良和痴情。

采琳娜(女高音)是个年轻貌美的农村姑娘,似乎涉世不深。已经有了未婚夫,就要举行婚礼了,可见到了气质高贵、年轻帅气的唐·璜,心里就产生了见异思迁的想法。被唐·璜这样一个情场老手用甜言蜜语欺骗后,她信以为真,与唐·璜一起演唱了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唱道:“我的心飞快跳荡,亲爱的,让我们共享无辜的爱,让我们执手离去。”如果不是埃尔维拉及时揭露了唐·璜,她差点儿就要跟唐·磺私奔了。后来知道唐·璜在欺骗她,又怕因自己的行为而被农夫马塞托抛弃,唱出了咏叹调《鞭打我吧》,央求新郎暴打自己一顿以图破镜重圆,总体表现她是个温柔、多情的女子。莫扎特设计她的声音以柔美、纯净、明亮为主。

特点之六:追求声音的迷人和完美

莫扎特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各异,因而在对声音的要求上也各不相同,但他追求声音的完美是铁打不动的。因此,在演唱的设计上和处理上,绝不能违背莫扎特所追求的美的声音意志,正如他在1781年9月26日信中所说:“因为感情———不论是否激烈——永远不可用令人厌恶的方式表现,所以音乐即使在最惊心动魄的场面中,也永远不可引起耳朵的反感,而仍应当使它迷人,使它美,换句话说,要始终成为音乐。”演唱莫扎特歌剧,要注意体现他作品中形式上的完美,注意他对歌唱技巧的要求以及对声音美感的要求。要把握住作品的基本风格特点,针对剧中塑造对象的特性,用声音表现出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意图和他的审美观,这样才能演唱好莫扎特的歌剧。对莫扎特颇有研究的指挥家 G.舒瓦尔茨曾说过:“谁能唱好 莫扎特,不是 一个容易回 答的问题。……因为莫扎特要求更多的,是一种非常精细的音乐创造,从而我要找到的是尽善尽美的歌唱家。”

莫扎特为了声音而关心声音,追求属于声音的纯粹的美,所以,要演唱好莫扎特的声乐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注意莫扎特音乐形式的完美,因为他的音乐与内容结合是最恰当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在演唱时一定要准确地按谱走,严格遵照谱曲所标的速度、力度和音的时值演唱。其次演唱莫扎特的歌剧对声音技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比如气息的控制,声音的共鸣,吐字要清新柔和,要连贯、不留痕迹,声音要绝对准确。可以说,莫扎特对声音的要求是苛刻的,但他苛刻的目的是要求他的作品达到绝对的完美。他的这种对音乐的考量,纯粹出自音乐的本身,前苏联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曾写过:“我深信莫扎特是美在音乐范围里所达到的最高顶点,谁也不能象他一样,让我们由于赞赏,越发使我们自己感到接近我们所称为理想的东西而哭泣、颤抖,我爱莫扎特的一切。”柴可夫斯基和所有热爱莫扎特的人一样,偏爱莫扎特的音乐,因为莫扎特把一生都献给了致力于追求的、纯粹的、至高无上音乐。所以,研究和探索莫扎特的声音追求,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话题。

刍议(一)和刍议(二)把歌剧唐·璜中所表现的六个艺术特点全部提炼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莫扎特作品所展现的创作技术和艺术的功力。这部歌剧作品至今仍然占据着世界各地舞台,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艺术价值也是无限的。要想把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完全揣摩透、研究透并演好它,并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它的音乐内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们细细地品味和咀嚼,释出其中的些许真意,花一些心血、下一番功夫,或许我们就能充实很多。

[1]【奥】哈曼.音乐上帝:莫扎特 [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2]吕昕.世界音乐巨匠—莫扎特[M].西苑出版社,2003.

[3]保罗·亨利·朗,杨燕迪译.论莫扎特[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4]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喜歌剧刍议莫扎特
浅析法国喜歌剧
莫扎特
刍议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函数的应用
你不是莫扎特
喜歌剧《拉克美》音乐中的“异域主义”研究
当代诗词创新刍议
吟坛八病刍议
少年莫扎特
《武经七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