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声乐演唱艺术表现的层次

2015-02-14 19:10陈姝
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音准演唱者歌唱

陈姝

试论声乐演唱艺术表现的层次

陈姝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更专注于声音技巧的练习与表现,而忽略了对歌曲作品本身的内容与意义的诠释,使演唱者变成了发声机器,这是声乐演唱艺术表现中的较初级的阶段。更高一级的是能够把握作品风格,通过演唱,较完美地表现歌曲作品的内涵与特征。本文试图把声乐演唱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分为三个层次,逐一论述,较详细地对声乐演唱艺术表现的层次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声乐演唱 艺术表现 歌唱技巧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早就出现了歌唱。其最初的形式,只是人们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用来表情达意,之后逐渐融合了语言便形成了歌曲。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声乐作品,它们风格与形式多种多样。歌唱已经成为人们最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在声乐演唱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几个层次,几个阶段,最终才会完美地将作品通过演唱的方式呈献给观众。

声乐作品艺术表现大概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准确地完成乐谱和歌词,有一定的歌唱技巧,简单理解歌曲内容与内涵。准确地完成对乐谱和歌词的识读至关重要,这也是声乐演唱艺术表现的初级形式。音准、节奏、歌词的文学性,我们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常忽视歌曲的内容与意义。 作为声乐演唱者,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不但要求读谱子,而且还要会读谱。读谱首要解决的就是音准问题,如果歌唱者音乐感觉不是很好的话,当然音高就不那么准确了,可以多听原唱作品,仔细认真辨别音高,多听多跟着唱,慢慢就会好了。在歌唱技术达不到好的状态的情况下,气息会不稳定,扯着嗓子,这也导致音准不准确的问题,所以有了意识还不够,还要有一定的演唱技术。除了对音准的准确性把握,节奏尤为重要,因为节奏是一首歌曲作品的灵魂,也是乐感的核心。我们在把握歌曲的节奏时,既要做到准确稳定,更需要充满动感与活力。二拍子的节奏是强弱;三拍子节奏是强弱弱,四拍子节奏则是强弱次强弱,这些看似简单地节奏,在演唱者演唱时往往不被重视,导致歌曲缺乏律动。比如演唱者可能不能很好地掌握并协调好自身的节律与歌曲节奏的关系,演唱者要服从于作品的节奏,将这种节奏感带给观众,而不是通过简单地打拍子干扰音乐作品本身的律动,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演唱时的节奏感要与身体脉搏一致,不能只是机械地打拍子。在这个阶段的演唱,可能更重视歌曲的某个高音,或歌曲的高潮,会轻视整个作品的完整性。基本了解并掌握气息的支持、腔体的共鸣、咬字吐字的一些学问,但是在这一阶段还不够完善。

另外,对于歌词的仔细阅读,能够帮助理解表达一定的思想含义,也是重要的演唱基础。在我们日常的演唱中,经常忽视了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风格以及时代的风格等方面知识的讲解,往往是把一首歌唱熟了唱准了即可,至于更深刻地表现作品就马马虎虎了。中国的作品还比较好理解,许多外国的作品就糊里糊涂了,所以对于我们来讲,一定不要忽略掉这一环节。在学习歌唱的初期,我们应该选择一些无论是从歌唱技巧还是从情感上,都较为容易把握的声乐作品。比如《摇篮曲》,歌曲是在 G大调中呈示出来的,由2个四分音符引出,给人安静平和的意境,好像看到了在宁静的夜晚,透过月光,妈妈在轻抚摇篮安慰宝贝睡觉的画面。在演唱时,气息的控制是把握整首作品的关键。气息不需要起伏,应该很平稳的进行。接下来的“摇篮摇你快快安睡”出现的两个装饰音,使旋律出现不稳定感,更加突出了母亲对孩子内心强烈的爱。演唱这一句时,需要注意对倚音长短的控制,与主音的结合要轻巧自如。在这一阶段来演唱《摇篮曲》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个层次:具备较好的声乐发声技巧,具备一定表现作品的能力。在这一层次中,演唱者气息的运用松弛、均匀、柔和,可以有节制地控制呼吸。这是能够连贯流畅地演唱的基础,吸气要气运丹田,说白了就是鼓小肚子,小肚子一松一鼓时横膈膜下降,气吸得又快又深,并且要流动着,吸气中带着呼气,呼气中带着吸气;通过共鸣腔,发出比较明亮、饱满、优美的声音,在演唱的过程中感觉从胸腔经过咽腔与口腔鼻腔头腔互为通气,再结合又吸又呼的感觉,演唱的时候,共鸣焦点上明亮悦耳的泛音音色就自然会出现了;吐字咬字方面,能够领会做到咬紧字头、延长字腹、收准字尾,即在演唱时能够做到字正腔圆。对于歌曲作品的每一个字来说,在心里一定要说清楚,根据作品的情感需求,找准字头的喷口,这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在这一阶段中,歌唱者基本摆脱了肌肉紧张的阻碍,会有一个松弛的声音出现,这种状态是由长时间有意识的甩掉歌唱紧张肌肉的练习而得来的结果。练习的时候无论是紧张还是放松也都是相对的,适度的,不是绝对的。一旦要求积极紧张起来,就容易紧了;要求放松,就完全松懈垮掉了,因此要知道该紧张起来的地方紧张,该放松的地方放松,不能走极端。再有要注重歌曲的旋律会有一个线,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音乐线条。比如,上行的时候应该表现出激动积极的情绪,一般采用要用渐强的声音来表现;下行的演唱则应该让人感觉到比较舒缓、松弛,常常采用逐渐平静减弱的强弱力度来进行;平行旋律线一般由同音反复构成,有时候出现在起伏的旋律之前,唱的时候可以轻微渐强然后再逐渐大渐强。

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尝试演唱一些旋律平稳、情感稍有起伏的作品。比如《多情的土地》。这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声乐作品。旋律厚重而深情,充分表达了对祖国故土的眷恋之情。十分具体地描绘了土地田野,情感真实具体,情意深厚。第一句“我深深地爱着你”虽然是弱拍起,音量中弱,但要有足够的气息支持,声音才能饱满深厚,做到弱而不虚。“爱”字的节奏带有切分音的装饰,突出了这个字的重要性,表现出了离开故乡之前恋恋不舍的情感,强化了情感的细腻性。在演唱时声音位置要统一,运用口腔和咽腔的共鸣,音色要力求做到厚重一些,这样才能表达出对祖国、故土深厚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此作品最大的特点 是 三 连 音 的 节 奏 型 ,对 于“ 深 深 地 ”“ 多 情 的 ”“ 踏 过 的 ”等 这 几个带有三连音节奏的地方,在演唱时,要掌握其节奏的特点,均匀地演唱,这样才能形象地刻画出离开家乡时的那种不舍情感。这首歌曲的难点是对情感的处理。

第三个层次:基本上完整地掌握了歌唱技巧,能够完整地表现作品,通过演唱者的演唱,表现出作曲家的思想感情以及这个作品所处时代的风格,并且体现出自己的审美与创作,准确地表达作品及作者的特征以及自己突出的个性,并能体现声乐艺术的独创性,进入忘我的艺术境界。这一层次是演唱者艺术表现的最高层次。对于演唱者来说,呼吸、共鸣、发声、语言等能够很协调地运动,既自如又准确。能够正确呼吸,具有横膈膜控制呼吸的能力。歌唱时吸进一口气就要有保持的感觉,但不能僵硬。保持住吸的状态来发出声音,就是吸的肌肉与呼的肌肉相对对抗产生的力量,这种力量可大可小,大就是音量大,小就是音量小;喉头位置正确稳定,并能与呼吸配合,发出理想的声音。歌唱时喉头的位置要比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说话的位置要低一些,但也是相对低,不是压下去,要适当;能够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和运用,美化音色,扩大音量;声音通畅,上下声区统一、均匀。共鸣决定音色好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打开腔体以后,让声音通过整个腔体的振动,来引起共鸣,然后再发出声音,就能得到优美动听的音色了;发音正确、吐字清晰,歌唱的吐字既要清楚又要美化;具备声部应有的音域和声音特色。并且在歌唱时已经有了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准备。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歌唱欲望,这样才能把歌唱好。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对装饰音要进行合理巧妙的使用,它能够增强旋律的细腻性和表现性,并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声乐演唱中常见的装饰音大概有倚音、滑音、波音、颤音等等。

声乐作品《我像雪花天上来》演唱难度很大。它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把自己和雪花、秋叶融为一体,表达对爱情纯真炽热的渴望与追求,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在声乐演唱的第三个层次中可以把它尽量完成好。歌曲的第一句“我像一朵雪花天上来”的旋律线条虽然起伏不大,但是长而饱满,这就需要演唱者要用扎实稳健的气息做支撑,不能有断的感觉,情绪保持高涨,声音保持高位置。第二句中的“情怀”要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接下来的两句节奏较舒缓要突出旋律的流畅性。头四句的旋律线平缓舒展,不要处理得过于戏剧性,也不要加大张力。连贯自然,情绪平稳就可以了。歌曲的B段部分旋律有了不小的起伏,旋律的反复给人以徘徊流连的感觉,情绪也要跟着调整,要比之前更加饱满,感情真挚。要注意音色和音量的控制,声音不能太撑,不要追求过大的音量,要在能控制的范围之内来演唱,力求状态平衡。速度也不能随着情绪的高涨而加快,要与歌曲开始时的速度保持一致。其中“炽热的爱”这几个字的演唱,语气要坚定。“啦……我的情怀”直至结尾部分的演唱,音色要具有戏剧性和感染力,气息支持加深,要用稍强的力度来处理,演唱得雄壮有力。最后一句“永远”两个字要加大与软腭之间对抗的力量,情绪激昂,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永恒的不变信念。

总之,演唱者善于感受,体验作品的内涵,领悟作者赋予歌曲作品的情感,用完整的歌唱技巧把它表现出来,这些对于歌唱艺术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要有较全面的歌唱技巧,内心的丰富,还要了解每一首歌曲作品所处的时代、人文、文学及社会面貌。不应该只看到歌词表面的意思,应该深度挖掘围绕着各种主题思想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如歌曲所表达的内涵思想,对对爱情的忠贞,人生的感悟,对故乡的留恋,对大自然的热爱。要这正了解作者要讲述些什么。能够准确地把作品的内涵表现出来,把自己融入到艺术中来,并且终于艺术,通过演唱者的表演来反映出作品的内涵和时代性以及风格特征,这需要全面的歌唱技巧、极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全面的音乐表现手段。

[1]【英】梅丽贝丝·邦奇,韩丽艳,蒋世雄,译.歌唱动力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2]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音准演唱者歌唱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歌唱十月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