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初探

2015-02-14 19:10钱成
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整体要素

钱成

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初探

钱成

在音乐表演专业院校,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在基础学习阶段熟练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由于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方式比较单调,练习过程比较枯燥,因此本该应该熟练掌握的技术课却变成学生最不愿上的一门课程。本文主要对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概念、方法论述的同时,探讨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现状和改进策略。

视唱练耳 整体听觉 教学模式 概念 现状 方法 初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音乐教育逐渐普及,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小,较以前同期入学者在听力水平方面提高尤其明显。音乐教学中对音乐听觉技能的训练比之从前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很多学生即便面对无调性旋律亦成为轻松的事,但从教学整体效果来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不够透彻,整体发展并不平衡。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机械性得到一定改善,是目前音乐专业培养学生听觉能力的普遍教学方式。探讨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当前现状及改善策略前,我们首先应该对其概念及教学方法有一定了解。

一、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概念及方法

音乐听觉教育使对人听觉心理规律的一种研究,通过对最佳教学模式的探索来促进听觉的发展。听觉教学由于是直接面对音乐本身,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一定会对音乐现象的方方面面和音乐各个组成要素有所涉及。所以,对音乐听觉的训练,必须与音乐作品这一整体紧密联系,对各音乐要素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应该着重与实际音乐作品整体之间的关联性,即必须有机结合局部微观的音乐要素与整体宏观的音乐结构,对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全方位的看待,在教育中对学生把握宏观整体全方位的能力进行培养。

“整体听觉”从概念上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完整结构的实际音乐作品客观实际音响形态;另一方面指一种通过宏观的、系统的思维方式整体把握的主观听觉思维观念。在视唱练耳教学,听觉训练教材通常都是实际音乐作品,训练内容除了音乐要素的单纯技术外号包括音乐作品的整体听觉分析,整体感知是其内容相结合时必须坚持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同步的规划化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听觉教学模式”。传统视唱练耳课,在教学中往往是对音乐各要素单一的、纯技术性的教学,相对而言整体听觉教学模式则是各种音乐要素的技能听辨与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综合统一的结果。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立足实际音乐作品整体,对相应的音乐要素进行训练,并将其与作品整体之间有机联系起来,以实现听觉的技术性和音乐性两者之间的和谐,最终促使音乐听觉可以对音乐实践积极自如地实施指导。在真正的音乐情景中学习音乐,用“音乐说话”,是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一直所倡导的,将单一要素的训练融合到实际作品中,能够使学生对相关要素有更深刻的理解,免去了抽象的语言讲解所带来的晦涩和枯燥,帮助学生提高听觉技术的实践运用能力。

众所周知,音乐基本要素主要有四个,即音高、音强、音值、音色。除了这四大要素外,与听觉训练关系最为紧密的还包括和声、曲式和作品风格等,所以整体听觉模式在教学上采用先分解后综合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训练。“分解”即是立足上述几大要素,对典型的小型音乐作品加以选取和有针对性地训练各个要素。“综合”则是对完整音乐形象的整体感知,与此同时分析其内层听觉结构。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从方法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单一要素的分解训练和完整作品的综合训练。

单一要素的分解训练方法:分解训练时应在实际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应以具有某要素明显特征为标准,专门将这一要素抽出训练其技术听辨;然后将背景锁定在实际音乐的整体上,立足音乐将这一训练要素置于前景位置,对单个要素深入感知;最后对这一要素与整体的联系重新认识。在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对整体音乐中抽取出来的单一要素先训练之后再回归作品外,还可以在教师要求下,对实际音乐整体中的某一要素有目的地听辨,然后再将其抽取出来专门训练,最后为加深理解可再回到作品中进行整体感知。视唱练耳听觉训练中涉及的单个要素很多,其中音高听觉训练、和声听觉训练以及音值训练和音强训练是分解训练的重点。

完整作品的综合训练方法:对完整作品进行综合训练时训练的第二阶段,属于高级训练,其中第一阶段训练是这一阶段训练的充分基础。训练目的主要在于感知音乐作品宏观结构,内容除了包括整体旋律分析、和声分析外,还包括整体曲式分析、节奏分析等。这一阶段的训练,还需要将视唱练耳课与其它相关学科主动联系,需要与音乐分析学中对音乐作品各方面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其指导原则为从整体到单一再到整体。具体来说步骤如下:在有所指的基础上教师初步感知作品整体;然后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和特点对相关细节作听唱、听写要求,在训练方式上可结合第一阶段,逐步深入地探讨音乐作品中各个单一要素;最后,对音乐整体作品进行综合分析。

二、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现状及改进建议

从实际教学情况看,我国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概括来说如下。

1.对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课的认知程度不够

视唱练耳是各个音乐专业的专业科目之一,在教学中通过视唱、听辨、听写等形式,可以对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及识谱能力等进行检查和训练,以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中有重要作用,在实践活动和考试中也有重要作用。只是视唱练耳课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且出成绩的效果较慢,因此在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忽视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但从本质上说,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学生对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课的认知程度不够导致的。

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的全面认识,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中的视唱教学是根据内心听觉通过人声实现乐谱中的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多时候仅仅一味地模仿,课程的单调性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降低了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的效率。在教学的中,教师应强调课程学习和训练的重要性,并将课堂与其他音乐理论课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特殊性了解的同时,了解到其关联性。

2.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容易产生听觉惰性

在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在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即在音高、音程、和弦等训练方面往往纯粹地反复练习,学生仅仅能从基本感受上听辨各个环节。这一阶段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发挥自己学习主动性的空间较小,对音乐材料各个方面的训练和讲解通常仅仅在听的阶段,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听觉惰性。听觉惰性,是在音乐训练过程中的一种无意识听觉状态,对学生学习效果很不利。

教师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展音乐听觉,对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进行增强。首先,教师应该将学生放于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音乐各要素的积极理解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节拍的单拍子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应综合分析学生过去学习中的知识积累,可以让学生对各个拍子的特征自行概括和比较,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各种区别,加深学生对节拍的概念和判断能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并对其重点训练,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听觉能力。

3.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各个音乐要素,忽视音乐情感

目前的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为锻炼学生听辨能力,很多时候对各个音乐要素的训练过于重视,尤其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而对音乐整体的情感表现则比较忽视。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最终的目的还是促进学生从事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服务于音乐实践,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重复。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情感是其重要灵魂。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只有结合音乐情感培养,才能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来说比不可少,但这一艺术目的在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中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艺术化,对音乐情感在教学中的发展和特征全面分析和深刻认识,在教学全过程中贯穿音乐情感。直接来说,就是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应该加强重视度。这里的乐感主要指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对音乐情感的正确感受和体验,只有有了正确的乐感,学生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作品。以视唱这块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有表情和有感情地视唱,注意音乐中的各种表情符号的外显,将感情与要素训练统一起来。

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对音乐教学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外,还必须对经常出现的教学问题采取有针对性地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视唱练耳整体听觉教学模式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

[1]尹正文.视唱练耳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24.

[2]刘爱辉.浅谈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7-18.

[3] 张同庆. 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J]. 才智,2010,12(24):144-145.

[4] 丁相明. 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及改革探析 [J]. 音乐大观,2014,1(1):60-61.

[5] 郑晓丹. 浅谈视唱练耳教学原则及方法 [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5):31-32.

[6]张放.探讨目前高校视唱练耳教学模式的改革[J].大众文艺,2012,1(1):106-108.

[7]潘威.视唱练耳教学中技术与情感的双重培养[J].音乐生活,2011,8(8):128-129.

[8]徐石.数字化音乐环境中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22):55-56.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整体要素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