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与时代接轨的高校美术教育

2015-02-14 19:10全晓男
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人文精神人文

全晓男

浅析与时代接轨的高校美术教育

全晓男

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型美术人才。然而在教育模式与教育体系上一直以来还是比较保守与僵化,多年来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我国的美术高校或者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课程都设置的非常雷同,使得学生大多数都是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刻板学习,进行传统的艺术技能培训,造成了现代很多美术专业学生缺乏艺术标准,创新思维能力较差,缺乏人文素质内涵等情况。因此,我们不得不重视高等美术教学的体制改革。本文主要是对当代我国高等学校美术教学的改革怎样更好的与现今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探索性思考。

当代 高等美术 教育教学 启示

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是基于苏联契斯恰科夫体系的西方美术思潮影响而被引进到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基本教学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实现改革开放政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高等美术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在大致教学方向和教学理念上并没有过于明显的变化。而在注重课程改革的现代教改的背景下,旧有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明显的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了许多弊端。

一、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型美术人才。但在教育模式与教育体系上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变化,仍旧以培训学生的基础美学知识以及进行技能训练为主要教育内容,如传统的素描、国画、油画等课程仍旧为当代许多美术学院的专业课程。实际上,我国的美术高校或者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课程都设置的非常雷同,并且学生大多数是进行理论知识的刻板学习,进行传统的艺术技能培训,而亲临艺术博物馆、进行外出写生的机会也比较少。造成了现代很多美术专业学生缺乏艺术标准,创新思维能力较差,缺乏人文素质内涵等情况。

旧有的教育模式是与时代的发展相悖的,传统绘画给人类带来的生活服务功能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不断弱化,对于艺术形象的宣传作用,也被现代的摄影技术所替代,并且这种新型科技手段相对于传统美术写生来说,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形象也更加直观真切,同时制作成本也大大降低,存在着无可比拟的时代优势。因此,我们不得不重视高等美术教学的体制改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美术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人文精神的缺失:美术活动中需要一定的逻辑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以灵感的方式进行美术创造和表达正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美术作品所反映或表达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人文素养的体现。因此,美术教学必然要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提高形象逻辑思维,以得到更高的专业能力。但实际上,我国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美术教学中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发扬,并不明显,仅仅是一句口号。

(2)学科专业性过于抽象,培养目标模糊不清: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具有针对性,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针对社会需要哪一种类型的人才,并制定其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定制。教育培养目的反映了一定情况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多样化的社会特征以及性质。美术作为一个艺术学科,在明确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作为指导教学思想的前提下,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而实际上,我国专业美术学院或者综合性大学里所设置的美术专业课程大多一致,造成人才的特异性发展受到一定的教学资源约束,使得各专业的社会竞争力变大,在当今美术高等学校扩招的教育背景下,形成了人才的堆积和培养浪费。正是由于我国的高等美术教学培养目的的模糊,培养模式的雷同,教学质量不高,同时对于美术的专业分流度不高,造成了不同学校的美术教育难以形成特点和强项。

(3)教学课程设置片面化: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美术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社会对美术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因而许多国外高等美术学院针对这一改变对美术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了重新编排。但是在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领域中,直到今天仍然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采用全盘“西化”的旧式教法。这种过于守旧的意识使得美术教育难以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教学体制与管理模式的落后,致使美术教学缺乏科学性,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死板僵化,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缺失与想象力的空泛匮乏,已经是我们做为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的教师们最为忧患的严重问题之一。

二、对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发展的思考

1.构建真正的“以人为本”的高校美术教育培养模式

“以人为本”构建美术教育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内涵,旨在唤醒学生的潜在创造能力,进一步的培养和塑造自身的能力,这种美术教育培养模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于我国高等学校美术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得到创造性启发思维的锻炼,更好的汲取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能够深入的理解美术文化以及所代表的艺术形态,形成独特的自我人文素养。

实际上,在构建“以人为本”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艺术思维,摒弃旧有美术教学方法中的着重单一技术学习,加强对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还要开拓新的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在各层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首先,要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种融入不仅仅体现在对教材以及课程内容的重新编排上,同样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通过各种形式提高自身对美术学科的人文思考深度,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并通过对高校美术教育的深刻思考,融入在自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创新教学思维,逐步培养学生人文意识。

其次,要加重“审美教育”的分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做为教师也要善于启发,加强学生对生活中的艺术美的感悟。美术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提高了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审美能力,才能够进一步得到创作的灵感,从而形成创造性艺术思维。在高等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自然写生、参观艺术博物馆、鉴赏大量的美术作品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艺术家的不同艺术形态、不同艺术情感,汲取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以及人文精神,调动其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进行自主创造性能力,加深对艺术的深入思考,提高审美深度和广度,形成更开阔的审美思考方式。

再次,要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行为,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严重抑制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的发散,使得学生的思考模式过于呆板和一统,缺乏自我特色。因此,需要创造一个体制宽松、思想自由、积极进取的美术课堂氛围,注重学生自身的自我情感体验,鼓励学习进行自我情感表达。

最后,要深度挖掘美术资源,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去寻找更多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更多的由多种途径接触到美术学习,不要局限于课堂里和书本上,让美术教育更加生活化,加深学生的美术学习情感体验。

2.培养目标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美术专业的进一步扩招,美术教育需要进一步思考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美术学习的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对传统的美术专业进行专业分流,形成不同学术方向的美术专业,以社会需要为培养目标的主要导向,避免形成人才的堆积。

3.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课程设置

纵观现代艺术学科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社会背景下对美术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有所改变。社会的需求映射到专业知识层面上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社会要求美术专业的学生掌握不同材料的媒体技术,并将美术概念融入艺术创造中。这就需要我国的美术高校,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除了要设置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外,还应该拓宽艺术学习选修种类和范围,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增加美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度,开设其他自然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而提高美术实践的综合性。

根据现代社会的客观需要,以及现代艺术的理念的转变,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增多,但同时也提高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像美术专业这样设计类强调创意的学科,更加需要进行创新的课程设置。这就要求现代高等美术教育激活教育创新机制,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上进行全方面的创新思考,大刀阔斧,敢于探索和实践,营造出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高等美术教育肩负着我国民族文化内涵的传承,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专业艺术人才的责任。我们应该正视在现代高校美术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需要敢于进行教育理念的变革,并且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美术专业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审美领悟力的加强,明确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传承传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和未来,创建出于国家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

[1]孙那.探索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新思路[J].美与时代,2007,(9).

[2]孔紫君.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效美术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5).

[3]赵文生,马云飞.高校术教育的精神本质和文化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7,(7).

[4]常宁生. 穿越时空,艺术史与艺术教育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崔励.当代美术教育的责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6]王红英.美术教育比较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7]孔艳荣.浅谈高校美术教育对人文素质的培养[J].昌吉学院学报,2006, (2).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人文精神人文
人文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屈慧作品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