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中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的特点与运用
——以中国古典舞为例

2015-02-14 19:10杨成
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舞姿古典舞技巧

杨成

舞蹈中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的特点与运用
——以中国古典舞为例

杨成

舞蹈艺术是人们所熟知并深受喜爱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由于舞蹈有不同种类、不同形式或不同风格,但是古典舞却代表着世界上各个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艺术性强,民族性更强,其舞蹈技术技巧也更值得舞蹈工作者探究。本文以中国古典舞为例,分析了技术技巧训练的作用与意义,特别阐述了舞蹈中“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的特点与方法以及运用分析。

中国古典舞 跳、转、翻 技术技巧训练 特点 运用

中国古典舞是专业舞蹈工作者在古往今来的舞蹈历程中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而形成的艺术结晶。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跳、转、翻”训练是最具典型性的技术技巧形式,一方面能够提高舞蹈专业学生自身肌肉各部位运动能力,还能提升和改善学生自身在舞蹈中的协调性、灵活性、爆发力以及综合稳定性等能力。另一方面还可对舞蹈艺术表现能力的水准高低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合理的运用“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为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艺术修养等方面锦上添花般的增强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更清晰的认知、分析、辨别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特有的教学意义。

一、“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的特点和方法

舞蹈中的技术技巧训练就是用肢体语言表达,以科学规范的方式运用人体本身的骨骼、肌肉或韧带等部位来完成一些相对正常人体而言比较繁难复杂的运动,从而形成更优美的形体姿态来展现并表达舞蹈作品的内涵意境和感情。由于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训练严格,其对学生自身的能力、条件要求也相对于高标准,下面就通过“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的特点和方法举例说明。

1.旋转技巧

“旋转”技巧,其要素是以重心轴、动力和舞姿三者相互之间的技术性关系来完成难度较高的旋转动作。训练中应该注意根据不同旋转技巧的独特性进行以全面科学的方法掌握人体自身的内力与外力的作用,在其旋转动作特点上具有快速、流畅、舒展的特 点,如“ 小舞姿 直立 旋转”、“ 俯仰 、拧倾旋 转 ”、“幅 度 旋 转 ”等。通过旋转技巧的结构训练还需要“转”动力、合力、平衡协调等能力来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技术动作的表现与创造。

(1)小舞姿直立旋转

舞蹈学生在旋转技巧训练的时候必须循序渐进,首先进行小舞姿直立旋转的训练。具体训练方法是直立状态以双脚为轴转开,在转的时候要维持重心不让身体脱离直立状态,收紧腹部,挺直腰部,沉下肩部,同时注意学生的肩膀和胯部应该处于垂直线上,在这样的基础上再紧随着原地的碎步接着展开留头或者甩头的训练。整个训练过程中,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掌握自己身体的重心平衡,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上半身和下半身之间的协调感,为接下来的单脚旋转奠定基础。

(2)俯仰、拧倾旋转

这种类型的旋转技术技巧其实是针对小舞姿直立旋转的增强版或者可以说是提高版技术技巧,所以针对学生的直立旋转在身体以及旋转本身的技巧训练要求也就会更高。与此同时,俯仰、拧倾的旋转更需要双手和肢体动作的紧密配合,所以训练的过程中必须把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并展现身体韵律的美感。

2.翻身技巧

“翻身”技巧作为中国古典舞独有的技术技巧,它展现出的民族风格、艺术表现力等,无论是翻卷自如的身体动作,还是棱角分明的动作特点,都生动的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审美特征。翻 身技 巧可划 分出“ 基 础翻 身”、“舞 姿 翻 身 ”、“ 复 合 翻 身 ”等训练,其形式多样举例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翻身

基础翻身从字面意思就不难理解,这也是舞蹈中“翻”技巧的基础形式。基础翻身主要分类为“踏步翻身”和“点步翻身”等。例如在踏步翻身训练时,首先注意上半身的腰部与躯干的运动过程,强调要保持在同一平衡点的高度位置上不许有上下起伏;其次当翻身动作翻到后腰时要求胯部向前顶,手臂动作过程要成立圆;最后踏步翻身完成单一练习时,动作就应连成一气没有间歇的进行连续的基础翻身训练。①

(2)复合翻身

复合翻身是一种高难度、综合性的翻身训练,同时也是翻身训练的高超技巧展现。训练过程中,在重心支撑保持不变的状态下,翻身以同一轴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舞姿形态构成,在完成前一翻身技巧动作后的发力是后一翻身技巧动作的开始形态,如“连续跳踏步翻身”、“大蟒翻身接跨腿翻身”等。

3.跳跃技巧

“跳跃技巧”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是指一种空中的舞姿技巧,是展现抒发激动情绪的技巧,是中国古典舞技巧教学的重点。跳跃技巧内容丰富,动作众多,从中可以划分为基础功能型跳跃、舞姿型跳跃和技巧型跳跃,而每一类又可以根据在跳跃训练的空间占有形式上分为“小跳、中跳和大跳”等三种,又或者每一类跳跃技巧根据以不同的运动形式与技法特点可分为“双起双落、双起单落、单起单落、单起双落”等四种不同形式最终归类和阐述。

(1)舞姿跳

在中国古典舞舞姿跳训练中,身体动态变化要以“拧、倾、俯、仰、开、合”等动态因素综合融入和运用。舞姿跳强调身体躯干上身与下身的协调配合,在跳跃时从不平衡的舞姿动作中寻找到平衡点,并在瞬间起跳时将身体的重心与动力保持完美的协调统一。在飘逸、轻盈有质感的审美视觉感受下,注重舞姿跳顿挫、有力的爆发性培养与运用。如“白鹤展翅跳”、“元宝跳”、“旁提燕式跳”等。

(2)复合技巧跳

复合技巧跳是一种跳跃技巧的训练,这种跳跃往往在空中要变换不同的舞姿,即形成也叫“跳跃复合技巧”,如云门大卷、剪式变身横叉跳等等,其用力方法,强调空中需两次发力同时并变换舞姿,于是将空中瞬间的内在爆发力作为依托加以训练。

二、“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的运用分析

1.“跳跃技巧”在舞蹈中体现意境变化的运用

以中国古典舞为例,舞蹈中的意境总能呈现出独特的变化姿态,因此时而凌空而起;时而仿若腾云驾雾,这样的变化使跳跃技巧的适时运用才能够充分得以实现。不同幅度和难度的跳跃技巧在舞蹈中的运用能够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视觉效果。例如“舞姿小跳”的运用让人感觉轻盈自然;“流动小跳”的运用会使人感觉欢欣雀跃;“斜探海跳”的运用则能够完美展现回旋;而“飞天”的运用却能够成功体现出飘逸感…于是整个舞蹈作品就会因为跳跃技巧的运用让观众因为瞬间的跳跃技巧收获出其不意的舞蹈意境。

2.“旋转技巧”在舞蹈中表达情感的运用

“旋转技巧”的运用是以激发情感、烘托气氛的方式在舞蹈表演训练中呈现。而旋转技巧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用来表现舞蹈作品内容的动作,同时也是一种舞蹈艺术情感宣泄的途径。换言之,在舞蹈作品表演的过程中,正当舞蹈情绪非常宁静平和时要以慢速旋转的方式来表达思念、痛苦、焦虑等情绪;而当舞蹈情绪喜悦、盛怒时,就要以快速旋转来表达。所以,旋转技巧的运用首先应该理解中国古典舞的舞蹈作品的情感,这样才能选择运用合理的旋转技巧去展现和表达作品,而舞蹈技术技巧也才能够在整个舞蹈作品的演绎中发挥其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闪闪的红星》舞剧中,小演员潘冬子用很多综合复合型的旋转技巧来表达对革命胜利的欢畅情绪,其旋转动作连续不停地一个接一个,从斜探海转———跨腿转——展翅仰胸吸腿转等等,充分体现了舞蹈人物在庆祝革命胜利时欢欣鼓舞的心情。②

3.“翻身技巧”在舞蹈中塑造人物性格的运用

通过中国古典舞的“翻身”技术技巧训练,不难发现,合理的运用技术技巧动作能展现中国古典舞独特的艺术之“美”,使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人物角色以及作品意境就更能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价值。舞蹈中翻身技巧的“灵巧性翻身”、“刚武性翻身”、“柔美性翻身”等综合训练,仿佛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般,必须恰到好处才能发挥作用甚至赏心悦目,否则就只会是画蛇添足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舞蹈作品中翻身技巧的运用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必须要展开实际性训练。

其一、“灵巧性翻身”在舞蹈艺术作品中体现出人物塑造是要以活泼伶俐的性格抒发。例如舞蹈《哪吒闹海》,该舞蹈表现的是小哪吒出世——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名除害的情节演绎,其舞蹈中运用了吸腿翻身、串翻身等技巧同时突出了哪吒这一人物见义勇为、好奇、活泼的性格。舞蹈中再以一连串快速、敏捷的“连续点翻技巧”,接连续“原地串翻身技巧”的运用演绎了哪吒为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与海龙王猛烈搏斗的情景。

其二、“刚武性翻身”展示的是舞蹈人物形象阳刚稳健的性格特点。例如舞蹈《木兰归》,开场时就以快速点步翻身接吸腿翻身,生动展现出舞蹈塑造人物英姿飒爽的英形象。随着舞蹈情感色彩 的丰 富 多变 ,加剧舞 蹈中 以“刺翻 身”、“ 串 翻 身 ”、“ 踹 后 腿 翻身”等的刚武性翻身让舞蹈充分体现出人物阳刚威武的一面性格特征。③最后,花木兰以连续快速的点步翻身接踹燕等技巧动作,丰富了刚武性翻身技巧的特质,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三、“柔美性翻身”技巧通常呈现以大幅度的动态因素以舒缓情感表达,采取整体动作以修长线条的特征来完成翻身技巧的技术要求。例如舞蹈《爱莲说》,所表达“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形态与气质,以古韵音律、柔美羞涩、温存绵绵的特点将舞蹈演绎的美轮美奂。舞蹈中表演者以柔美的身段与翻身技巧的连接相吻合,使舞蹈高超的技艺与完美艺术表演在整个舞蹈情感中以动静结合展现出荷花高贵的动态美,使舞蹈剧目极具鲜活性和感染力。

三、结语

“跳、转、翻”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三大典型的技术、技巧,是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形式。因此在舞蹈训练中应涉及面更广、程度更深,根据不同的训练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实际教学,才能充分发挥“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的特点与运用,为课堂训练与舞台表演进一步拉近,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避免墨守成规,为人们呈现出更具艺术魅力的舞蹈作品。

注释:

①寇文.谈当代中国古典舞的技巧训练[J].艺术科技,2013(3).

②朱晓峰.论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训练及应用[J].艺海,2013(6).

③图娅.论中国古典舞技巧中的“翻身”[D].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

猜你喜欢
舞姿古典舞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梦幻舞姿
指正要有技巧
舞姿翩跹
舞姿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