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改革探析

2015-02-14 19:10梁凤银
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美术艺术

梁凤银

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改革探析

梁凤银

美术鉴赏公选课是我国各大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体系里面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在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艺术品位、综合素养等方面是其他科目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对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从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的特点出发,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革措施,以促进课程建设及教学的发展。

美术鉴赏 公选课 改革

一、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美术鉴赏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备受重视,加强审美教育成为各大高校的一大环节。正是认识到美术鉴赏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办公厅2006年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把“美术鉴赏”列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要求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并且师资和机构设置都要给予有力保障。指导方案的下发确立了美术鉴赏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里面的地位,各大高校必须贯彻落实指导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虽然教育部给予了课程实施指导方案,但是真正重视并按照方针实施教学的高校很少,因此对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改革有利于学校推进全面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完整人格、创新思维。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下,成为一名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二、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要求与现实存在差距

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这一规定明确了培养的标准及途径。美术鉴赏是一门内容广泛,既有一定综合性,又有一定独立性的课程,除了要求老师必须要有较广泛的理论及创作经验,要求学生要有一定艺术欣赏水平,还要求学校给予足够的教学场地和设施。但是现实情况是硬件资源配备不足,教学中很多知识只能理论讲授,一些工艺制作方法、实物展示等也同样只能在课堂教学中简单描述,一带而过,从而导致教师讲不清楚,学生也听不明白。

2.师资水平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1) 美术鉴赏课程要求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要真正熟悉这门课,并且具有深厚文化修养。可事实上,大多数从事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的教师知识底蕴和素质都良莠不齐,有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有的虽然修读过美术专业,但是对鉴赏缺乏深厚修养,有的是课时量不够,开设公选课冲抵工作量。因此,美术鉴赏公选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教师理论说教,或者播放视频达到混时间的目的。

(2)美术鉴赏课程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授课模式,效果较差。讲课时没有实例,或者图例不清晰,讲授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导致学生不愿意听课。美术鉴赏课并不排斥讲授法,但是课堂教学中不能总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这样是无法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现在很多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课程设置随意,稳定性、连续性不够好,没有严格的审核和考核制度,导致教师备课不认真,使得公选课开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学生选课目的不明确,到课率低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是面对非美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选课,学生选课的目的大部分是不明确的,而且基础参差不齐。因为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系统的接受过美术教育,没有很长时间的接触艺术、感受艺术。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艺术不敏感,甚至缺乏兴趣。对艺术的兴趣和敏感度是在长期接触艺术的氛围中慢慢形成的,很多学生选修美术鉴赏类课程不是因为兴趣和爱好,而是因为老师管得不严、考试易过、学分容易取得,所以学生的到课率往往都很低。

三、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改革

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可以让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认识艺术的价值,培养了审美能力,提高了艺术品鉴能力,并且增强了自身的综合素质。鉴于美术鉴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结合美术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大学生为主体,具体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制度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对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教学观念

(1)树立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教学观念

在美术鉴赏课程课堂教学上,我们不能只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体现在授课教师是否有扎实的美术基础、丰富的美术创作实践经验,以及文学、鉴赏、美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的教学,在力求把学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外,还要求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正如英国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说的:“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

(2)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并不排斥讲授法的使用,但是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教师不能再以自己为主体,要转变教学观念,以自身为课堂的主导,以大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对学生的看法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点评,指导他们正确的鉴赏方法、方式。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能改变学生不感兴趣、不听课的不良局面。

2.教学内容

受到教学场地、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很多高校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我们应该提高美术鉴赏公选课的课堂实践性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动手操作,不仅能加深对最品的理解,也能对作品的鉴赏有促进作用。

60例患者均接受128排螺旋CT检查,应用联影公司生产的Somatom Plus4 VA 型螺旋CT 机,应用300 mg/ml欧乃派克或优维显或65% Angiografin作为对比剂,具体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3 ml/s的速率给予患者前臂静脉穿刺团注2 ml/kg对比剂。对患者进行门脉期扫描,扫描时相在60~80 s之间。动脉期扫描26例,扫描时相在20~40 s之间,扫描准直、床动速度、重建层厚分别为10 mm、10 mm/s、8 mm。

另一方面,我们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应该避免出现一些怪异的、哗众取宠的作品。教师应该对鉴赏内容进行筛选,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审美水平和年龄特征,这样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还应该以本土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为主,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坚守自己的传统才能被认同、被尊重,才能走的更远。如:在中国画鉴赏中,作为岭南本土的高校我们不能不提岭南画派、“二高一陈”等。以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结合作为教学内容之外,还应该传统与时尚结合,因为较之于传统文化,学生往往更关注时尚、热点。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性,把学生关注的东西搬进课堂。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让他们在当今这个开放的社会用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与时尚相结合,引发出创新的灵感。

3.教学方法

目前各大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是讲授教学,这种方法不受场地的限制,也比较好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有利于老师的发挥。但是此类方法的运用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趣味性、生动性,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所以要突破传统美术鉴赏教学依赖讲授教学的方式,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美术鉴赏公选课的教学也应该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例如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不仅能直观、有效、生动的把美术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可以利用视频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在美术鉴赏教学运用互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校外资源进行教学,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去到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地方进行现场教学的,可以布置学生课外作业,让他们直观的去接触美术作品,在课堂上讲述最直接的感受,教师再进行合理引导。这样就能和好的解决学生觉得美术鉴赏公选课课堂教学乏味的情况。

4.考核制度

5.课程体系建设

美术鉴赏课程作为教育部规定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而被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但是目前来说很多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还是不完善,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必须得加强美术鉴赏公选课的课程建设。首先,要对美术鉴赏类课程进行调研和论证,通过调研查看学生的需求度,教师能开设课程的情况。并结合学校的硬件设备鼓励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开设美术鉴赏类公选课程。其次,应该规范学校行政教辅开设美术鉴赏公选课,对要开设课程的教师要进行试讲,并且要相关专业的才能开设美术鉴赏公选课。否则容易造成教师上课随意,且经常放映与教学无关的视频等情况,继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旷课、早退现象严重。再次,学校要实行统一规划美术鉴赏公选课课程体系,这样开设的课程种类就会多元化、多层次。不仅丰富了选修课的资源,而且优化了课程体系。

四、结语

美术鉴赏公选课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鉴赏课程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素养、精神面貌和审美情操,使大学生人格得意完善并全面协调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给课程开设提供充足的条件。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为丰富学生学习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能达到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的真正效果,实现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

[1]王晓丹.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2]欧阳秋子.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J].艺海,2011.

[3]李亚萍.对功效公选课教学改革的探析与时间[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

[4]韩莹莹.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0.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美术艺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