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共享经济模范生的中国大考

2015-02-15 01:21法人王映
法人 2015年6期
关键词:卡拉尼克百度

◎ 文 《法人》见习记者 王映

Uber在华本土化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但能否熬过水土不服的阵痛,是Uber的一大考验

“一切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这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而Uber创始人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就是吴晓波口中突破法律的革新者。

在这个商业世界公认的“坏小子”的带领下,Uber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占领着全球市场,目前已经覆盖到了58个国家,超过300个城市。

在中国,Uber于2014年2月正式宣布登陆。15个月后的今天,Uber已经将其在中国大陆的服务覆盖到了包括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等9个城市。

然而,在享受着“粉丝”赞誉的同时,Uber正面对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强烈的抵抗。

5月前后,Uber广州总部和成都分公司相继遭遇工商、交委、公安联合执法检查。同时,滴滴快的等中国本土互联网约车平台新推出的低价“拼车”业务,也被业内认为意在抢夺Uber的市场份额。

面对法律监管与竞争对手双重夹击的中国市场,Uber将如何应对?截至发稿,Uber亚太区负责人没有回应《法人》记者的发问。不过,卡拉尼克在5月26日现身贵阳时似乎给出了官方的答案,他正在“学习与地方政府合作”,而Uber“将对司机补贴到市场竞争尘埃落定的时候”。

先于立法“抢跑”

“下一个Uber”几乎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创业企业努力的统一目标。

2008年,卡拉尼克在巴黎冬夜中一次凄惨萧瑟的打车经历,催生了这款当时还叫作“UberCab”的软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手机打车软件。

整合碎片化的闲置汽车资源,以满足碎片化的过剩市场需求,Uber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的同时,为更多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巨大青睐。

2011年初,Uber获得一千一百万美元A轮融资。2013年8月,谷歌投资两亿五千万美元入股,此时Uber的估值已经接近三十亿美元。据纽约时报报道,经过五年多的发展,Uber的估值将在新一轮的融资之后达到5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企业。

也正是因为“第一个”,让Uber从一开始就走在了法律之外。而作为共享经济的新典范,Uber面临的是问题其实并非新课题。业界曾有分析认为,最可能被共享经济撼动的行业主要是交通、旅游及设备租用等。Uber以及提供住宿共享的Airbnb的成功都证明了这一观点。

自共享经济搭上互联网快车之后,各种创新模式对现有法律法规和行业机制的挑战也日益凸显,而其安全性及可靠性也曾饱受质疑。

Uber如今所面临的问题,《经济学人》杂志曾在2013年“崛起中的共享经济”一文中就有所预言:监管的不确定性和现有企业破坏竞争。

确实,不仅在中国,Uber在全球范围内都遭遇着监管者各异的态度和来自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抵抗。除了在美国部分地区被封杀之外,Uber还遭遇了巴黎办公室被搜查、德国法院宣布针对UberPOP廉价拼车服务的全国禁令、韩国的Uber员工和雇主多次受到侵犯交通法的指控,以及印度在强奸乘客事件发生后对Uber颁布禁令等。

而在华沙、伦敦和芝加哥等地,还出现了出租车团体针对Uber的抗议。就在《法人》记者发稿前,又传来墨西哥数百出租车司机罢工抗议Uber不正当竞争的消息。

不过不久前,菲律宾政府承认Uber的合法地位,让Uber终于松了一口气。

有反对者也有拥趸

“我看不出来优步和黑车有哪儿不一样。”大多数受访的北京“的哥”都对记者表示了质疑。Uber平台上大量私家车的直接接入,让国内的传统出租行业和监管者也对其合法性产生了巨大质疑。

在Uber中国的网站上,可以看到“Uber为你提供有信誉的城市拼车乘客”的宣传语,和“Uber 是一个叫车工具,并非交通运输承运人”的声明。“拼车”成为Uber所强调的业务形式。

Uber上海总经理王晓峰(Davis)曾对媒体表示时表明了态度:“创新解决的是市场和用户的痛点,监管者需要一定时间来观察和了解,但作为创新企业,通过新技术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是第一位。”

受到反对者质疑的同时,在其重视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的努力下,Uber在中国市场也收获了大量拥趸。在易观国际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专车服务市场季度监测报告》中,Uber已经超越了在中国市场起步最早的易到用车,成为专车服务订单量的季军。

虽然Uber尚未对滴滴快的的绝对市场优势产生明确的挑战,但是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外来和尚”,似乎已经慢慢学会了如何在中国市场“念经”。

“很便宜也很有趣,出差美国的时候也用了Uber,很快就从司机那儿知道了很多当地人才知道的事。对我来说Uber不仅仅是一个打车软件,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赵鹏(化名)是一个Uber的深度用户,在他的朋友圈中,Uber正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风靡起来,“你会更信任朋友告诉你好的产品,而不是广告里说好的东西。”

Uber没有选择广告轰炸,但其在中国的娱乐营销却也做得风生水起。佟大为、超人、钢铁侠;直升机、特斯拉、宝马MINI;送花、送餐、送快递。甚至在广州Uber被查8天后的“敏感时期”,高调推出了司机扮演各种漫画角色的 “英雄专车”。

“如果Uber被禁了,那就不跑了吧,也不会考虑加入其他平台。”陆其(化名)在成都Uber总部被查之后没有选择停运,照旧在每天上下班途中搭载乘客。“我也不想用抢单的方式,离得最近最顺路的接单这才比较合理。”

以“接地气”为目标

和留给用户的人性化印象不同,Uber在海外面对监管的态度则是“任性”。

据媒体报道,在韩国被禁并寻求合法路径失败之后,Uber公开嘲笑“首尔市政府还生活在过去”,并宣布了在首尔免费提供UberX拼车服务;在美国堪萨斯遭遇新立法严格监管后,Uber公开表示新法案是一种“反竞争”的监管规则,摧毁了数百个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Uber试图通过完善服务、市场活动、接受当地投资等途径解决监管障碍。另外,前不久Uber还就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禁止Uber在当地服务一事向欧盟发起投诉。

不过在中国,Uber似乎“温顺”了许多。

Uber在中国的起步,是与汽车租赁公司合作的“Uber Black”高端服务。而价格低廉的“人民优步”项目,则定位于法律风险相对较低的拼车服务。

在经历了5月初国内连续的“监管风暴”之后,Uber多日未就此事对外做出官方回应。直到5月12日,Uber成都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强调已经与成都市多部门有关领导进行积极有效沟通,达成“更规范,更完善”的共识。有分析认为,这一声明的措辞或将意味着成都政府方面采取了与某些地方政府相比之下更开明的态度。

卡拉尼克26日在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Uber也非常愿意与政府合作,探索什么是更规范、合规的方式,解决本质存在的安全问题,让发展中带来的一些隐患和顾虑也随之消失。”

这番话不禁让人猜想,也许这次,Uber选择了心平气和地将其形象从边缘叛逆向主流守法转变。

而就在卡拉尼克现身贵阳的次日,有媒体爆出,百度内部消息确认百度负责地图和LBS业务的副总裁刘骏已兼任Uber中国董事。

Uber与百度的合作始于去年12月,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及投资协议,按当时估值计算。而目前,Uber的打车服务已接入百度地图、百度移动,同时百度钱包作为支付体系也已接入Uber。

Uber在努力迎合监管并找到合作伙伴之外,仍要面临的另一考题就是来自中国本土同业竞争者的狙击。滴滴快的在5月下旬强势推出的每周一免费拼车,让不少Uber司机选择了休息,以避免正面厮杀。

不过,卡拉尼克亲自表态将会对司机的补贴进行到底,让所有人看到了Uber在中国市场的决心。

猜你喜欢
卡拉尼克百度
你是哪种职业呢?
百度年度热搜榜
鲨鱼尼克
不懂就百度
卡拉妈妈如坐针毡
百度年度人气萌娃
万有的百度
小尼克的第一笔生意
致命失误
寻找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