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快乐识字

2015-02-17 03:57采访整理清风编辑不二
科学生活 2015年6期
关键词:鼻音字旁顺口溜

采访整理/清风 编辑/不二

让孩子快乐识字

采访整理/清风 编辑/不二

《科学生活》:一、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稳定、难持久,容易受兴趣、情绪所支配,被新鲜的事物刺激和吸引。如何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静下心来学习生字,喜欢语文呢?

吴老师:这几乎是摆在每个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也一直困扰着老师。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识字。结合以往的识字方法,我还尝试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使孩子们快乐有效地识字。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

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书写时对于学生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因此老师自己特别是语文老师必须写有一手好字,一边写,一边引导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认真看老师的书写,这样不仅能学到还没学的字,巩固已经学会的字,而且学生的课堂纪律很好,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养成趁老师转头写字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坏习惯,还让学生学会尊重老师,学到规范的笔顺与写字的方法,真可谓一举多得。

《科学生活》:孩子刚刚识字、写字时,总是容易写错。但反复练习又很枯燥,效果也不好。如何让孩子喜欢识字呢?

吴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识字教学也是这样,只有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了,把识字教学与故事相结合,学生一定兴趣盎然。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编一些学生爱听的故事。

例如,学生经常会把“染”字中的“九”写成“丸”。因此在“染”字教学中,我就这样给学生讲:古代人染布需要“水”,“九”代表颜色多,染好布要放在木架子上晒干。当学生写错时,老师可以再编一个顺口溜,“染坊里面是没有药丸子的”。

再如,学生经常会把“虎”字中的“钩”漏写,写虎字头时经常漏写中间的“七”,因此在“虎”字教学中,我会这样讲:老虎居“上”位,稳稳的王者靠背是“撇”,尖尖的虎牙即“横钩”的“钩”,猫是老虎的先生,猫有九条命,那么老虎有七条命即下面的“七”,下面的“几”就是老虎的王位。当学生写错时,如果老师严肃地指出学生的错,横钩的“钩”没了,虎字头中的“七”漏了,学生也许会在老师的提醒下纠正过来,但不久就又忘了。这时如果老师这样反问:“呀!尖尖的虎牙被谁拔了,谁敢虎口拔牙呢?”或“咦!老虎的‘七’条命没了,成了死老虎啦!”学生听了挠挠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在这一笑中把这个“虎”字记住了,也许一辈子都不会遗忘这有趣的识字过程—自己曾经“虎口拔牙”,自己曾经让“老虎丢了命”!

我们知道,小朋友在学习生字时,同音字、形近字容易搞错。比如,小朋友们很容易把“示字旁”和“衣字旁”搞混淆。我教小朋友的时候,就会一边编故事一边解释给孩子听。我告诉他们,“示字旁”就是和神仙有关的字。像神仙的“神”字,左边是“示字旁”,右边是一个申请的申字,就是说人们在拜神仙时,大多是请求神仙保佑或帮忙办事情,向神仙提出申请,左边的“示字旁”的意思就是给神仙一个提示,让神仙知道你心里的想法,这样神仙才知道帮你做什么。接下来,我们要向神仙祈福,这个“福”字,肯定也是“示字旁”,右边的“一口田”就表示人们期待得到的东西,古代的人们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有田有地,这样才能有饭吃,这就是人们心中的“福”代表的意思。所以,凡是和神仙有关的字,都是示字旁,再比如“祈祷”等。

而“衣字旁”就很容易理解了,和衣服有关的字就用“衣字旁”。为了让孩子容易记忆,我会告诉他们,神仙是不穿人间的衣服的,神仙穿的是云彩做的衣服,所以神这个字肯定不是“衣字旁”。这样讲解,大部分小孩都会分清楚,但如果没有给孩子们讲这些故事,而生硬地让他们记忆哪些字是“示字旁”哪些字是“衣字旁”,大部分孩子都会搞错,效果就差得多了。

《科学生活》:对于一些难写的字,老师会编一些顺口溜,这样小朋友读起来就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请您和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些日常教学中的典型事例。

吴老师:“顺口溜”是一种通俗易懂的韵文,特别便于儿童诵读和记忆。巧用“顺口溜”进行识字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思维发展。例如:人进门就是“闪”,市进门就是“闹”,马进门就是“闯”,日进门就是“间”。手拿小丸子放在火上烤就是“热”。这样,学生在进行写字练习时,边念顺口溜,边写,朗朗上口,记忆深刻。

一些很复杂、难记的字,我就编了顺口溜方便孩子们记忆。像“戴”字顺口溜是“土田共戈戴”。还有“赢”和“羸”这两个字,字形很像,容易搞混,那就分别编成顺口溜“亡口月贝凡赢”和“亡口月羊凡羸”。这样孩子们就很容易记住了。

在识字教学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老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之愿意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把“小”字头的两种形式混淆,我把这两种形式归纳成两种动作“开花状”和“小字状”。例如:“尚”、“当”为“开花状”,“尖”、“尘”为“小字状”,学习时做一做“开花”与“小字”的造型,再记忆,既避免了枯燥乏味,又让学生动一动,符合了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其实这两种造型还可以延伸出很多别的字,例如:“恶”、“严”、“亦”、“变”等,虽然在我们大人看来这些点区别较为明显,但在学生看来这些点与撇的方向貌似没有区别,让学生做一做动作造型,这样学生学起来兴致勃勃,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学生在遗忘时会主动再做做动作回忆回忆,整个过程笑容洋溢在脸上。

《科学生活》:汉字是表意的文字,古人造字时对每个偏旁部首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如果知道了其中的含义,学习汉字就会事半功倍,是这样的吗?

吴老师:是的,如果老师在给孩子讲解字形时能结合词意来讲解,孩子们就不容易记错字形。比如,在孩子们学插花的“插”这个字时,由于这个字的字形比较难写、难记,很多孩子一开始都记不住。我就会和孩子们讲,插花是用手插的,所以左边是提手旁,右边上半部分的“千”字,就像一朵花一样,下面的“臼”字就是一个容器,这个花要插到容器中的。有些小孩子写“插”这个字时,会把右边的“千”字的竖只写到“臼”字的一半,那我就和孩子们讲,容器中是有水的,所以,我们插花时一定要把花插到底部,这样,花才能吸收到水分,才不会枯萎。孩子们的心都是很柔软的,你这样和他们一解释,为了花儿不枯萎,他们再写这个字的时候就一定不会写错。

在学习舅舅的“舅”字时,我会跟孩子们讲,上面的这个“臼”是古时人们把稻谷放在这个容器中舂米用的。而舂米是个体力活,女人干不动的,所以要找男人做这个活,所以,舅舅的“舅”才这样写的。孩子们听了这样形象的讲解以后,就会很

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也不容易忘记。

还有一些容易搞混的同音字,像戴帽子的“戴”和腰带的“带”。我就会告诉孩子们,像手表、红领巾这些戴在身上的东西,都用“戴”这个字。而另一个一横三竖“带”,是个名词,前面“戴”是动词,两者的词性不同。而且,腰带一定是很长的,这个特点和“带”字一横三竖的字形也是很符合的。

《科学生活》:学习汉字还有哪些窍门,请您给家长朋友们介绍一些识字的技巧,以便在日常辅导孩子时有的放矢。

吴老师: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很多字有相同的字根,只是部首不同,字义也就不同,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家长在辅导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换部首、加部首、去部首等。另外这样的字在字音上很特别,就是如果字根是前鼻音的,那么所组成的字大多也是前鼻音,如果字根是后鼻音的,那么所组成的字大多也是后鼻音。例如:“根”、“跟”、“很”、“银”、“垠”等都是前鼻音,“青”、“清”、“晴”、“睛”“情”等都是后鼻音。“字根”这个词学生很难理解,告诉学生这个知识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棵树,把字根写在树的根部,把很多字写在树枝上,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它们是同根生的。学生觉得很有趣,有时在下课的间隙会很激动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找到了一个字根,它是读前鼻音(后鼻音)的。”当然还有特殊情况的,在基本掌握了字根的基础上,遇到具体的特殊情况的字,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与警觉,例如:“劲”、“称”等字是多音字,一个是前鼻音,一个是后鼻音,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发现原来的规律不适用了就会问为什么?这时老师再告诉他这是特殊情况,要按照多音字的方法进行识记。还有“令”、“铃”、“岭”等与“邻”、“拎”一比较很快也会发现字根式记忆并不完全适用,这时就需要我们的孩子特别引起注意,进行特殊记忆。我们既要教给学生方法,但也要避免被方法所困住。这个字根式记忆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遇事多思考、多提问,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学有方法,而又无定法。

当然,在生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适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不仅做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就有了更高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识字充满着快乐。家长朋友们也可以举一反三,在辅导孩子时加以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鼻音字旁顺口溜
衤衣字旁
上了一年级的蚊子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到底谁是老师啊?
巧用顺口溜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声母顺口溜
顺口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释名》中用为“液”的“汋”字旁议
普通话与前后鼻音的发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