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杂忆鲜甜爽脆是熏鱼

2015-02-17 03:58杨忠明编辑易可
科学生活 2015年6期
关键词:火候烟火小鱼

文/杨忠明 编辑/易可

老上海杂忆鲜甜爽脆是熏鱼

文/杨忠明 编辑/易可

老上海熏鱼是沪人最爱吃的冷菜之一,中医大家陈存仁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民国年间,上海老大房熏鱼,小洋二角,可以买六七块。”直到现在,申城还是满街飘着熏鱼香,与红烧肉一样,经久不衰,风光依旧。其实老吃客最懂,地道的熏鱼要做到不咸、不淡、稍甜、鲜香、入味,并不容易;其次是熏鱼的色泽要好看,要微红微熏,有点烟火气,方有吃熏鱼的感觉。火候太猛,就会熏焦,入口发苦;鱼味太甜,有点腻口,不甜,缺少鲜头—糖是吊鲜的百搭,烧肉烹鱼一定要放点糖,才好吃入味。所以做熏鱼一定注意火候,要熏得恰到好处,要把握好色、香、味的分寸,有点难度!非老上海、苏州、昆山人中的高手或者善做熏鱼的外婆,莫能为之也!

从前我父亲做熏鱼,鱼是从苏州太湖边买来大的乌青鱼,活杀后带回上海的,不能用水冲洗,要用干净的抹布吸干血水,擦干净。处理时刀工讲究,要有一定厚度,切得太薄容易氽焦发黑,太厚不能入味,要切得均匀,若有大有小有厚有薄,则有碍瞻观—上海人说,卖相推板(意为样子难看)。熏制好后的鱼,外表深褐色红润油亮,外硬内软,里面露出白色鱼肉,鲜汁内蕴,才是最成功的熏鱼!

记得20世纪70年代我在江西新余一个生产队插队务农,吃到山里农民自制的“熏鱼”,味道实在是鲜,至今难忘。原来那里是丘岭地区,多水田、小溪,水里的野生小鱼很多,一场春雨夜里光临,一如古诗所云:“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晨起一看—哎呀!水沟里,小溪边到处是鲫鱼、黄鲶,还有蹿条鱼在游嬉跳动,手拿竹篮一捞几条。农民把鱼洗净,放在大铁锅里用少量油加些辣椒将鱼“熏”干。土灶烟火弥漫,小鱼被柴火熏得干如木棍。用来下饭—嘿!真是香、辣、鲜,那土法“熏”的鱼,真有咬劲,几条鱼可以骗过一顿饭。如果现在拿到大酒家里,肯定会受到美食家们的大大追捧!

猜你喜欢
火候烟火小鱼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二 “吕祖破气法”“抽添火候”导引法
Fun in Spring Festival
烟火镇的盛典
烟火镇的盛典
小鱼
小鱼
没有什么火候不火候
小鱼
长明未安,烟火阑珊
自动控制火候的LED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