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胜任力分析
——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2015-02-18 08:23钱丰收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胜任力教师发展

钱丰收, 王 颖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合肥 230022; 2.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财经学院,合肥 231201)



地方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胜任力分析
——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钱丰收1,王颖2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合肥230022;2.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财经学院,合肥231201)

摘要:运用远程教育院校教师胜任力结构,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性、教学技能、职业性格角度,对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胜任力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对地方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胜任力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建议。

关键词:胜任力; 教师发展;广播电视大学

一、研究背景

广播电视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是指利用功能强大的学习平台、丰富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数字化的网络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手段,融合现代远程教育和面授教育的优势,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远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实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授教学与远程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有机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决定了电大教师队伍要求不同于普通高校。电大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专业应用能力、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充分的沟通互动能力。本文借鉴胜任力理论,分析电大教师胜任力现状,提出了提升教师胜任力的建议。

二、理论依据与数据获取

(一) 胜任力概念

胜任力(competency)一词来源于古罗马时代,主要指“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时间-动作研究”“管理胜任特征运动”,这一研究成为胜任力研究的开端。[1]1973年,大卫·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2]在《美国心理学家》发表文章,题为《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第一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其意义是指个人内在的、潜层次的特征,而这一特征能够区分某一工作中的表现优秀者和表现平平者。

(二) 电大教师胜任力模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罗洪兰,杨亭亭通过对专家、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多层面结构化访谈以及开放式问卷调查,将从事远程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确定为5个一级因素,16个二级因素,分别涉及职业知识(专业知识背景、教育学理论、远程教育理论)、教学技能(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后辅导、评价与支持)、职业性格(自信心、进取心与挑战、责任心、职业热情)、社会适应性(沟通、合作、组织管理) 以及职业技能(信息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等[3],结构见图1。

基于这一模型结构,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从不同的方面设置问题,检验电大教师的胜任力状况。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基本认识和远程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认识,分析教师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胜任力状况。

(三) 问卷调查

根据广播电视大学胜任力模型结构,编制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问卷从5个维度,16个因素、共48道题进行调查,对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本部和铜陵分校、亳州分校、安庆分校、宿州分校、蚌埠分校共112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发现,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的年龄段多数集中在31~40岁之间,占调查人数的56.25%。从学历结构看(调查中包括了省校教师和分校教师),安徽电大系统教师学历结构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和大学本科两个层次,分别是41.96%和57.14%。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专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文科专业,占52.68%;理课和工科专业教师各占16.07%;经济类专业教师占7.14%;医学类专业教师占1.79%。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职称主要集中在中级职称,比例是54.46%,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比例是17.85%。

三、问卷分析

问卷分析中采取了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进行分析。极小值和极大值是取答题教师对答题5个等级(非常不胜任、比较不胜任、一般、比较胜任、非常胜任)的选择,得分越高表示胜任力水平越高,中等临界值为3分。均值是总分值的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的是对抽样调查数据的离散程度,表示样本某个数据观察值相距平均值有多远,标准差越小,表明数据越聚集;标准差越大,表明数据越离散。

(一) 职业知识

从问卷调查设计的维度来看,职业知识包括专业知识、远程教育理论、教育学理论三个二级因素。

对于专业知识的调查,对于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的胜任程度,有27人(占24.11%)认为他们“非常胜任”,有1人(0.89%)选择非常不胜任,比较不胜任有10人(8.93%)。作为高校教师和远程教育教师双重身份拥有者,电大教师面对的是两个课堂,即面授课课堂和网上虚拟课堂,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以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专业实际和学习者特点,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从调查数据中可以发现,在“能用教育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选项中,标准差为0.943,数据相对集中,但选择“非常胜任”比例并不高,为12.5%,选择“非常不胜任”和“比较不胜任”的比例为1.79%、14.69%;而在“经常了解最新的成人教育理论,更新观念”选项中,虽然选择“非常胜任”比例为16.07%,高于运用教育学理论的教师比例,但该选项数值标准差偏高,即数据分布不均衡,离散程度较高。作为电大的教师,学习和运用远程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从问卷调查来看,在“在教学中,积极运用远程教育理论”项中有36名教师选择“非常胜任”,占被调查教师的18.75%,比例较高,得分平均值也较高,为3.46,但该项标准差是1.122,标准差较高,数据不够聚集,离散程度较高,说明各层次的选择较为分散。

(二) 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包括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评价支持、课后辅导四个方面。

在课前准备阶段,有24.11%的教师能够“非常胜任”地向学生阐明学习目的和建议,但在对与学生潜在的需求分析方面,选择“非常胜任”的教师比例仅仅占调查人数的9.82%,且平均分为3.3分,也较低,因此在对收集分析学生学习需求数据这一深层次的课前准备上,还存在更多的工作要做。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和授课过程的表现,是教师立身之本,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充分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整个授课过程,既需要基础的教学技能,也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语言艺术的培养修炼。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授课过程”的教师胜任力表现,选择“非常胜任”“比较胜任”的比例分别是17.86%、44.64%,平均分为3.72,且标准差为0.988,说明数据相对比较聚集。在问卷调查中对“对学生的评价支持”选项中,选择“非常胜任”的占接受调查教师的23.21%,平均分是3.96分,选择“比较胜任”的占54.46%。针对在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电大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课后辅导,尤其是网上辅导,如课程的网上实时答疑或非实时答疑。在针对“利用电大在线平台对学生提供课程辅导”的选项中,选择“非常胜任”的比例仅占16.96%, 平均分3.55分,略低于本次调查的平均分3.6分,且标准差为1.012,表现出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对“胜任力”选择等级较为分散。

(三) 职业性格

从问卷调查设计的维度来看,职业性格包括自信心、进取心与挑战、职业热情和责任心四个二级因素。

从数据上看,关于自信心的调查,选择“非常胜任”的占22.32%, 其均值为3.91,选择“非常不胜任”的为0,标准差为0.895,说明参与调查的教师倾向性比较聚集,数据比较集中。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电大教师,主要面对的对象是在职学习者,除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外,自信也是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心理素质等的综合体现,自信地教学,自信地面对学生,自信地面对困难,将有助于建立起教学的自信,有助于抓住学生的兴趣。从调查结果看,对电大教师的职业性格中的进取心与挑战的调查来看,电大教师的进取心是较强的。电大教师的职业性格中表现的责任心,从标准差值看,其选择的胜任力水平是比较趋向一致的,集中表现在对工作、对学生、对学校的责任心都很强。尤其是“对所从事的工作倾注心力,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选项的中,选择“非常胜任”的有35人,占参加问卷教师的31.25%,平均分为4分,分值较高。

(四) 社会适应性

在电大教师胜任力调查中,社会适应性包括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三个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电大教师需要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调查数据可见,在课堂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方面,均值较高,且标准差表现出数据较为聚集。而对于事务性的管理方面,均值相对较低,且标准差为1.098,表现出数据较为分散。也就是说更多教师认可自己教学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能力,而对事务性的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作为教学对象是在职学习者的教师,作为具有管理任务的教师,作为电大系统内的教师,需具备沟通的意识,即有主动、热情地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的愿望和想法,要具备根据工作需要给予明确意见的沟通能力。在“把自己的联络方式留给学生,保持联系”这一项调查中,选择“非常胜任”人数是此次问卷调查中选择最多的一项,有42人选择,占被调查教师的37.5%,其平均分为4.09,标准差为0.973,表现出数据较为集中。

(五) 职业技能

对电大教师的职业技能的问卷调查,主要基于信息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两个因素展开的。职业技能与教学技能存在差异,教学技能主要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教学胜任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包括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评价支持、课后辅导。

电大教师的职业技能中的信息能力是指理解、整理、重组有关远程教学和专业的信息能力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研究的能力。从有关信息能力的问卷调查来看,电大教师系统收集信息的胜任力水平高于整理、重组、利用信息的胜任力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是指电大教师在开展日常面授课教学和网上教学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技术操作和实践能力,需要具备开展相关研究发表论文的能力。在专业技术能力的问卷调查中,“能够很好地掌握并熟练运用与职业、专业有关的实务操作技能”选项平均分较高,为3.67分,标准差为0.853,数据相对比较聚集,选择“非常胜任”“比较胜任”的比例分别是16.07%、41.96%。但“在搞好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相关研究,发表论文”选项中,平均分为3.06分,标准差为1.13分,数据相对比较分散,且选择“非常胜任”和“非常不胜任”的比例相同,都为9.82%,可见在研究与发表论文方面,表现优异的教师较少。

四、教师胜任力提升建议

通过对不同维度下的选项进行整理与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电大教师胜任力提升的方向和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针对电大教师胜任力的短板与薄弱环节,需要通过教师自身努力和学校组织来促进教师现代远程教学胜任力的提升,学校要鼓励教师参与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工作热情与进取心,促进教师主动提升网上教学管理能力,主动提升创新与研究能力,从而推动安徽电大教师职业发展,使之适应基于移动互联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 提升进取心与工作热情

只有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和进取心,才能与时俱进。电大教师面对的是在职学习者,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当向学生宣传终身学习理念时,电大教师自身更需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确立“学高为师”的信念。同时学校需要也应注重学习型学校建设,在管理上注重体现教师的民主参与热情和人本化的氛围,共建学校、教师之间平等对话情境,对教师的进修、深造做好科学规划和经费预算,积极支持教师提升学历和职称。在政策上向教师倾斜,提高教师在学校管理、教学、科研方面发言权,让每位教师在学校里能够充分自由地、主动地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层次较高的教学科研会议,加强与同行的交流,获取最新的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前沿信息,拓宽教师视野,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进取心。

保持工作热情和进取心的前提是教师需要拥有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为自己设立挑战性的目标,并为实现自己的能力和事业上的努力付出积极努力。[4]成就动机是人格中非常稳定的特质,记忆中的与成功相联系的愉快经历,就可以激发成就动机欲望。教师在工作中,需要选择难度合适的工作。因为非常有把握的任务和毫无胜算的事情都不能引起人的成就动机,所以教师需要结合个人实际选择难度适中的工作目标。当面对成功与否时,需要将结果归因于个人勤奋、个人能力等内在可控性因素,成功了,可以引发情绪上积极反应,失败了,归因于个人的努力不够,可以进一步改善与坚持。

(二) 提高网上教学的管理与教学能力

优秀的电大教师应具备同时处理多项事务的能力,具备应变的能力,能够调节、控制好课堂气氛,能够做好电大系统内的专业课程的管理,积极参与教学团队的工作,或是组织好教学团队的工作,有能力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电大的优势是系统优势,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依靠各种团队教学组织的存在,如学校本部学院的系部教研室,纵向系统还有专业教研中心组,课程的辅导教师群等等教学团队,这些教学团队才是教学不竭源泉和改革发展的动力。因此优秀的电大教师应具备管理一个教学团队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为团队成员设置清晰的、令人振奋的目标,并推动目标的实现,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能使用各种策略鼓舞团队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如何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自我完善、以身作则。通过提高自省的能力,提高个人品质和思想境界,率先垂范。二是组织学习,建设学习型团队。通过学习,统一思想,协调步伐,打造具有创造力、执行力、创新性的团队,促使团队成员投入学习、思考、研究中,建设有共同价值取向和目标志向的教学团队。组建网上教学团队,通过一定规则和激励措施,通过团队建设网上课程资源,共同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展呼应学生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的网上教学活动,提升团队教师的组织管理的胜任力水平,促进网上教学活动水平的提升。

电大教师教学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三尺讲台,网上的虚拟课堂也是电大教师的重要舞台。网上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将有损于整个教学效果。网上教学需要用心设计、投入情感,因此电大教师在网上教学中首先需要投入智慧和情感,留住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步伐。其次是深入研究远程教育理论和成人在职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科学地组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服务远程学习者。再次,做好网上教学、网上辅导答疑的设计工作。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核心,调动学生的网上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做好学生课程学习的需求分析,针对性做好课程网上教学的一体化设计,提高网上教学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网上教学能力,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学观摩,建立“导师制”培养新进教师。聘请具有远程教育经验、专业知识渊博、教育态度端正、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年轻教师的导师,通过现场培训和远程指导,不断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新教师在感悟、反思、总结、改善中,将导师的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积极主动投入到学校教学改革活动中去。新教师要不断反思自身网上教学的效果,自觉地发现网上教学中的问题,主动提出改进方案,大胆探索教学改革。

(三) 提升研究与创新的能力

目前,教师受自身科研能力、电大自身的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申请到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事实上,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中,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电大教师只有边实践、边研究,立足于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总结,跟踪理论前沿,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积极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学习他人研究成果,才能增强创新意识。作为电大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主动获取有益的新信息、新观念。保持好奇心,对学习或工作中的疑问,应多提问多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已有理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科研活动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能使教师对社会需要、行业发展、学生需求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充分掌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科研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胜任力,有利于提升电大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五、结束语

电大的事业发展需要教师的支持与贡献,学校的管理同样需要教师的参与与帮助。所以,教师理应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学校的领导在管理方面应采取通畅的渠道问计于教师,引导并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决策。只有教师的充分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才会更加顺利、更加合理,其最终的决策才会更科学、更长远、更稳定。通过这种管理上的参与,加强了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是被尊重、被需要的满足感,加深了对电大教师职业独特理解,增加了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提升了教师的自信心,有助于电大教师深层次胜任力的提升。

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靠外部的评价机制去监督,也不能完全靠薪酬机制去激发,毕竟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也需要教师本身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学校在设计好科学的评价和薪酬机制的同时,更需要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重视教师的尊严和价值实现,热爱、关心、尊重、理解、信任每位教师,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上进的校园氛围,让教师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培养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感情,促使教师关注学校发展,凝心聚力,发奋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胜任力。

参考文献:

[1]李茂华.高校教师胜任力[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1.

[2]M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3]罗洪兰,杨亭亭.远程教育专职教师胜任力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9):32-35.

[4]孔瑜.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重点综合性 S 大学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2:59-60.

[5]李光,薛姗.高校教师关键胜任力及其建议[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6):35-37.

[6]王正东.远程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意义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69-73.

[7]周榕.胜任力模型: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能力研究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94-98.

[8]闫晓春,肖韵,张卓.远程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现状与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20-23.

[责任编辑李潜生]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15)01-0078-05

收稿日期:2014-09-10

作者简介:钱丰收(1979-),男,安徽青阳人,公共管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On Teacher Competency Evaluation of Provincial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Taking An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as a Case Study

QIAN Feng-shou1,WANG Ying2

(1. An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Hefei 230022, China; 2. Finance and Economics School,

Anhui Wonder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fei 231201, China )

Abstract:Based on the teacher's competency structure model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stitu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eacher's competency in An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social adaptability, teaching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personality, form which the provincial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teachers' competency performance can be analyzed and some improv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competency; teacher development;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胜任力教师发展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胜任力探究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分析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