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麻沙鸭养殖与常见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2015-02-18 10:42范斯敏福建省建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542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饲养量麻鸭细小

范斯敏 施 晞 福建省建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4200

林兆京 福建省南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3000

廖秀华 福建省建阳市麻沙镇三农服务中心 354204

建阳市麻沙镇地处三县市交界,近年来鸭病频发,严重制约着周边养鸭业的健康发展。为掌握麻沙镇鸭常见病毒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我们调查收集了2013年该镇鸭常见病毒病发生与养殖情况的相关问卷与病例数据。现介绍如下。

1 调查方法

从2013年12月1日起至12月30日,对麻沙镇24 个村进行问卷调查,摸清鸭病发生种类、区域、时间、日龄和品种,以及同期鸭饲养量,并查阅病例档案进行鸭病毒病的分析确诊。

2 鸭常见病毒病的诊断依据

根据调查和病例档案分析,麻沙镇常见的鸭病毒病主要为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病肝”)、鸭瘟和细小病毒病(以下简称“细小”)。诊断依据见表1。

表1 鸭常见病毒病诊断依据

3 数据与结果

(1)全年各月份鸭饲养量与常见病毒病发生情况。2013年全年该镇养鸭数377671 羽,1~7月鸭饲养量较小,8~12月的鸭饲养量较大,占全年饲养总量的68%。全年鸭病毒病发病8896 羽,发病死亡4345 羽,鸭病毒病总发病率为2.36%,总病死率为48.84%。其中,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病肝2.05%、细小1.73%、鸭瘟0.12%;病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鸭瘟100%、病肝45.21%、细小5.91%。此外,由于基层条件的限制,未确诊发病数194 羽。

病肝发病率高峰以8月(5.68%)和11月(5.26%)为最高。鸭瘟和细小在2~12月间偶有发生,发病率不超过1.1%。鸭瘟病死率达100%,病肝和细小病死率无明显规律。

(2)各品种鸭饲养量与常见病毒病发生情况。各品种鸭的饲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麻鸭、番鸭、白羽、半番鸭和北京鸭,饲养以麻鸭和番鸭为主,占总养殖量的88.89%。病肝在五个鸭品种中均有发生,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白羽、半番鸭、麻鸭、番鸭和北京鸭,病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麻鸭、白羽、北京鸭、番鸭和半番鸭。鸭瘟主要发生在(发病率从高到低)番鸭和半番鸭,病死率高达100%。细小仅发生在番鸭,发病率仅为0.63%,病死率为55.13%。

(3)各日龄鸭饲养量与常见病毒病的发生情况。各日龄鸭的饲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30日龄以内、31~60日龄、61~90日龄、3月龄~1年和1年以上,饲养以60日龄内为主,占养殖总量的79.51%。病肝和细小均发生在60日龄以内,且随日龄增大,发病率和病死率渐低,但前者30日龄内发病率明显较高,后者30日龄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低。鸭瘟多发生在61日龄之后,发病率较小,但病死率高达100%。

4 小结

(1)三种常见鸭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危害。病肝主要发生在白羽、半番和麻鸭,以60日龄内鸭只为主,随着日龄增大,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降低,全年发病率曲线具有常态流行和暴发流行的特点[1],以8月和11月为发病高峰,且同期养殖量大。因此,病肝是该镇三种常见鸭病毒病中流行最为广泛和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

鸭瘟主要发生于番鸭和半番鸭,以61日龄后成鸭为主,发病率低,全年发病率曲线具有散发流行特点。由于61日龄后鸭只多数已出栏,饲养量较小,但该病的病死率高达100%,因此其危害同样不可小觑。

细小的发生有明显的品种选择性,以60日龄内番鸭为主,发病率较低,而且随日龄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降低,全年发病率曲线具有散发流行特点。由于番鸭的易感性,该病对本地区番鸭品种的饲养造成一定危胁。

(2)麻沙镇鸭常见病毒病总体流行特点。麻沙镇常见鸭病毒病总发病率不高,仅为2.36%,但总病死率高达48.84%。总体流行特点主要集中在30日龄以内,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白羽、半番鸭、麻鸭、番鸭和北京鸭,病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麻鸭、番鸭、北京鸭、白羽和半番鸭。麻鸭和番鸭的养殖数量也最大,因而受侵害数最多,占总发病数的84.54%。在8月和11月形成明显的病毒病发病率高峰,分析原因可能是当地有利用冬闲田养鸭的习惯,因此秋冬季节大量调运鸭苗,其来源广泛,导致病原的传入。加上寒冷季节露天粗放饲养的养殖模式,使得鸭抗病力低,因此伴随着8~12月养殖高峰的出现,病毒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鸭瘟病死率达100%,而病肝和细小在全年各月份的(尤其是1~7月及12月)病死率忽高忽低,无明显规律性,这与同期饲养量较少、病例的散发性形成各月份发病数相差太大有一定的关联性。

(3)建议。综上所述,鸭常见病毒病对养鸭业的危害是巨大的,必须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即合理选择本地适应性品种,同时根据所选品种预防疾病,如针对番鸭的细小病进行防控。购买种禽免疫到位和管理完善的孵化场禽苗,尤其注意鸭病肝疫苗的免疫情况。科学制定免疫程序,提高育雏成活率,建立单独的育雏室,减少30日龄内的发病率。加强饲养管理,推广网上饲养,减少露天放养,降低冬季发病率与病死率。

[1]黄保续.兽医流行病学[A].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2:50.

猜你喜欢
饲养量麻鸭细小
全国家蚕发种饲养量超1千万张(盒)以上的9对杂交组合
浅析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单笼饲养量对山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殉情的野麻鸭(外一首)
可爱的小麻鸭
可爱的小麻鸭
全国各蚕桑产区饲养量、产茧量及推广品种10年间的变化
昆山麻鸭的“复活之路”
犬细小病毒病(CPV)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