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基于13个自治州的主因子分析

2015-02-19 09:10李忠斌
关键词:经济带少数民族因子

李忠斌,李 军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一、研究背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了T字型经济发展战略,即由沿海一个战略轴线,沿江为主轴线的整体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发展不仅要沿海,要沿江,更需要沿线延边发展。①陆大道:《建设经济带是经济发展布局的最佳选择——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地理科学》2014年7期。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发改委呈报件上批示:“沿海、沿江先行开发,再向内陆地区梯度推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请有关方面抓紧落实,深入调研形成指导意见,依托长江这条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带动中上游腹地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②长江上游经济开发之辨.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4/29/c_126446987.htm.最后访问时间:2014-12-26.长江经济带从提出上升到国家战略,前后历经30多年的风雨历程,终于在2014年成为国家两路一带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体系形成的大背景下,为沿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众多发展机遇,比如交通一体化机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机遇、市场一体化机遇、民族文化特色产品发展机遇等。

我国民族地区各种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缓慢,长期受到多种因素限制,比如政策性因素、交通因素、产业结构、地理位置等,从而出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缓慢的资源诅咒现象。③高吉喜,栗忠飞:《“资源诅咒”现象分析及其对策》,《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年第1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形成给沿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可实现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气候条件资源等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进而达到“物”和“文化”输出的目的,最终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二、研究范围、指标选取与原始数据

本研究选取了长江经济带中西部五省 (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的1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文中所指的民族地区仅指研究领域中的民族地区。

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仅仅是看某一项产业的产值,而是应该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去考察,看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效果。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同时通过综合评价帮助我们发现长江经济带各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总体发展水平的因素,为各个地区实现均衡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①江莹:《天津市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年第1期。根据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本文共选取了西部五省1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0个经济发展指标,主要指标如下:GDP总值(X1),第一产业增加值 (X2),第二产业增加值(X3),第三产业增加值 (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X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X6),地方财政收入 (X7),旅游综合收入 (X8),进出口总额 (X9),年末存款总额 (X10)。

表1 长江经济带1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2013年主要经济数据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各州经济发展公报②数据根据各州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公报整理而得,保留了一位小数,与源数据存在适度差距。

三、因子分析原理概述与模型建立

因子分析是一种数据简化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独立的不可观测的变量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假想变量能够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原始的变量是可观测的显示变量,而假想变量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成为因子。③陈胜可:《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年版,第362~365页。

R型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每个变量xi(i=1,2,…,n)表示为k个公共因子Fj(j=1,2,…,k)和特殊因子εi的线性组合,即数学模型为xi=ai1F1+ai2F2+…,+aikFk,其中aij表示第i个变量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因子分析就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分析,从中找出少数几个能控制原始变量的k个主因子,使其尽可能多地包含原始变量中的信息,求出aij,继而建立上述数学模型,以Fj(j=1,2,…,k;k<n)再现原始变量xi(i=1,2,…,n)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隐含在众多变量之间的主要经济发展信息,从而达到简化变量降低维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④陈洲,王兮之等:《粤北星子河岩溶流域水化学特征的因子分析研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7期。

四、结果与分析

(一)因子分析结果

依据表1的统计数据,根据主成份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对表1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技术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经计算得知,10个变量的相关系数见表2,各主因子,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回归法因子得分矩阵见表5,各因子得分矩阵以及综合得分矩阵见表6。

根据KMO和Bartlett的检验结果,其中KMO的值越接近1表示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技术处理结果得知本数据KMO的值为0.638,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原假设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Sig值为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相关系数矩阵表2可以进一步得知,X1,X2,X3,X4,X5,X6,X7,X10除X8,X9,其余相关系数都在0.65以上,且大部分相关系数0.8,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用R型因子分析来进行进一步研究。

表2 相关系数矩阵表

(二)主因子的确定

通过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F1的特征值为6.912,方差贡献率为69.122%;第二主因子F2的特征值为1.157,方差贡献率11.572%;第三主因子F3的特征值为1.034,方差贡献率为10.343%。三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037%,说明提取的三个主因子可以代替所有变量91.037%的信息,原始变量的信息可以由这三个主因子进行分析和探讨。根据表3可以看出只有前三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所以本文确定主因子数为3,通过因子组合系数可以初步分析出沿长江经济带13个州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表3 各主因子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

(三)主因子得分矩阵

表4中左边给未旋转因子载荷,可以看出依据主成份方法提出三个因子载荷,为解释因子含义,需要进行因子旋转,表4的右边给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其中旋转方法采用的是Kaiser标准化正交旋转法,通过因子旋转,各个因子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

第一主因子在GDP总值 (X1)、第一产业增加值 (X2)、第二产业增加值 (X3)、第三产业增加值 (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X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X6)、地方财政收入 (X7)、年末存款总额 (X10)这8项载荷较大,定义为经济发展总量因子,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过GDP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年末存款总额等几项来反应各州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是非常符合实际的;第二主因子在进出口总额载荷最大,定义为对外开放发展水平因子,发展对外经济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考察各少数民族对外经济情况是十分必要的;第三主因子在旅游综合收入载荷最大,定义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程度因子,民族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资源丰富,从考察旅游综合收入因素情况,可以看出旅游综合收入因子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根据目前旅游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利用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表4 因子载荷矩阵以及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四)各州因子得分及综合经济发展评价

通过spss18.0计算出因子得分系数表 (表5),并因此建立如下因子得分模型。

F1=0.15X1+0.183X2+0.146X3+0.113X4+0.023X5+0.169X6+0.149X7-0.091X8+0.091X9+0.144X10.

F2= -0.008X1-0.192X2-0.013X3+0.107X4+0.294X5-0.045X6-0.016X7-0.103X8-0.86X9-0.061X10.

F3= -0.008X1-0.118X2-0.017X3+0.067X4+0.274X5-0.191X6-0.025X7+0.872X8+0.109X9+0.063X10.

表5 用回归法得到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综合因子分析:第一主因子占综合因子的百分比69.122/91.037=75.93%,第二主因子占综合因子的百分比为11.572/91.037=12.71%,第三主因子占综合因子的百分比为10.343/91.037=11.36%。由此作为权数计算各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情况的综合测评得分,其公式如下:

Zi=0.7593F1i+0.1271F2i+0.1136F3i(i=1,2,…10),其中F1i、F2i、F3i为各州的公共因子得分值。通过比较综合得分的高低,可以排序出2013年长江经济带各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综合情况的高低 (表6)。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各少数民族自治州主要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比较,得到如下结论:

(1)红河州、大理州、黔南州、楚雄州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最强,排在前面四位,这与它们所处的独特区位优势分不开。红河州地处我国西南边缘,除了气候条件好,动植物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更是我国延边地区,可以享受国家兴边富民政策,同时最大的优势是面向东南亚,是我国西南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大理州处在西南经济发展腹地边缘,与旅游城市丽江市相邻,其本身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具备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黔南州除了自身优势外,同时可以利用面向省会城市的巨大市场优势,充分利用贵阳市,达到经济增加极的作用,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因而综合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楚雄州区位优势明显,与昆明市临近,同时与经济发展较好的大理州相连,周边经济发展较好,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局部经济的较快发展。排在第五到十位的是恩施州、黔西南州、文山州、湘西州、西双版纳州、德宏州,这些地区具备资源优势,但是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恩施州和湘西州,处在内陆山区,既不延边,也不沿海和沿江,位于地势的高峰,却是经济发展的洼地;其他几个州虽然地理位置、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各方面条件较好,但是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欠佳,主要源于资源的利用程度、交通区位因素差、对外开放水平低等原因所导致;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是迪庆州、甘孜州、阿坝州,分别排在十一、十二、十三位,这三个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其一是地理位置欠佳,处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经济区位差,整体经济发展落后;其二,源于民族文化因素,该地区是藏族聚居区,文化水平、教育水平、科技水平、经济发展基础以及民族融合等因素都严重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整体贫困程度较深。

表6 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自治州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表

(2)从第一主因子得分来看,GDP总值(X1)、第一产业增加值 (X2)、第二产业增加值(X3)、第三产业增加值 (X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X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X6)、地方财政收入 (X7)、年末存款总额 (X10)这些反应经济发展总量的因子来看,长江经济带各少数民族自治州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总体发展程度低,除红河州第一主因子得分较高之外,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州得分较低,大理州、楚雄州、文山州、恩施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第一主因子得分较低,但整体上大于0,总体发展比较好;湘西州、德宏州第一主因子得分较差,在 (-1~0)之间,说明经济发展总体相对较差;而靠近青藏高原的迪庆州、甘孜州、阿坝州这3个州经济发展在13个州中最差,第一主因子得分均在-1以上;通过以上第一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各州经济发展差距大,呈现区域不平衡,得分最好的红河州与得分最差的阿坝州相差3.27。

(3)第二主因子反应一个地区的进出口总额水平,定义为对外开放发展程度因子。从第二主因子得分来看,黔南州、黔西南州、迪庆州、阿坝州、甘孜州得分较高,由此看出这个靠近内地的民族自治州,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发展对外经济,充分利用外资,不断提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另外经济发展总体较好、对外贸易区位条件好的几个州在发展对外经济方面显得不足,可能是当地政府尚未能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也可能源于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征,不适合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第二主因子得分可以说明对外开放是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即使区位条件相对较差的内地恩施州、湘西州,只要积极展开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尽可能利用好国际市场,也能促进自身经济良好发展。

(4)第三主因子是民族地区旅游综合收入,反应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状况,为此定义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因子。通过第三主因子得分可以看出,在利用自身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带来综合收入方面,得分情况较好的是红河州、大理州、黔南州;得分情况相对较好的是楚雄州、恩施州、黔西南州、文山州、湘西州、西双版纳州;旅游综合得分较差的是德宏州、迪庆州、甘孜州、阿坝州。但是从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区位优势来看,目前在国内旅游业发展相对靠前的是西双版纳州、湘西州,但这两个地区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排在第八、第九位。由此看出,单方面的旅游区位条件好不一定是旅游综合收入最高的。得出的结论是湘西州、西双版纳州、黔西南州、文山州等少数民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综合开发空间大,需要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旅游质量,大力发展与特色文化旅游业关联度大的服务产业,以增加旅游综合收入,促使民族地区旅游转型升级。

五、对策建议

(一)谋划整体发展战略

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经济发展总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从三大产业结构增加值得分因子来看,他们对第一主因子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影响大,民族地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不断优化三大产业结构,逐步提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GDP总值的贡献;民族地区最大弱势就是经济发展基础差,经济总量低,人民生活水平低,要克服这一弱势,各民族自治州要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居民存款总额,积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尤其是迪庆州、阿坝州、甘孜州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利用长江源头的战略优势,抓住发展机遇,改变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进而提高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发挥特色优势战略

充分发挥好民族地区自身的比较优势。长江经济带整体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少数民族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少数民族各种优势的发挥。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条件来看,虽然整体发展程度较低,但是经济发展优势十分明显,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比较优势,主要是自然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在长江经济带这一战略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各少数民族要积极投入到这一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发挥好自然资源优势,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同时,要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升资源利用战略,不能单纯依靠粗放型资源发展之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注重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①刘富华,刘日利,等:《区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度评价—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年第4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好自身的气候条件优势,除迪庆州、阿坝州、甘孜州气候条件相对较差之外,云南、贵州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恩施、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气候条件好,药材、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云南西双版纳,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挥植物王国的特色,做好经济发展的跳板。

民族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资源丰富,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州,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民族文化特色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一张王牌,各少数民族地区要利用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质量,促进民族文化的转型升级。云南、贵州居住着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旅游优势强。但从因子分析结果来看,西双版纳州、湘西州、文山州、黔南州、黔西南州虽然是旅游名地,但是旅游综合发展因子不强,对当地经济总量贡献有待于提升,民族文化旅游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要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扩大影响,发挥好“红色土地”优势、特色生态优势,特色民族风情优势;各州旅游资源分散、孤立,要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合作,推动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战略;②姜霞:《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14年第4期。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采取分步开发、选择性开发;同时要传承经典文化,创新时代文化,增加旅游闪光点。

(三)用好特殊政策战略

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给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各少数民族地区要用好、用活民族政策,最大限度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改革开放至今,国家在民族地区实行了以下照顾性政策:一是民族地区高考加分政策,其目的在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二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少、经济发展落后,处在贫穷落后的边缘山区,不让任何一个兄弟民族在社会主义小康路上掉队;其三是兴边富民行动,少数民族处在边境地区,除了发展自身经济,还肩负着守卫边疆的重任,国家从大局出发,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红河州、文山州、怒江州、迪庆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处在边境线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其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在融入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着文化的消失,为了更好保存和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国家民委积极开展特色村寨保护,这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机遇。其五是扶贫政策和片区开发政策,民族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区位条件不好,大都在贫困山区。从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以及14个扶贫连片特困区来看,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这些贫困地区,恩施州、湘西州分布在武陵山区;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分别处在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贫困程度深;云南省西南部少数民族自治州处在滇西边境区;而云南省东南部少数民族处在乌蒙山区。国家这些政策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优势,为新时期经济建设服务,最大程度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四)提升对外发展战略

从进出口发展程度因子来看,除了红河州得分较高之外,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州对外开放水平较低。沿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对外经济具备一定条件。恩施州、湘西州要充分利用内地经济发展的市场优势,积极进行文化人力物力的输出。尤其是恩施州,处在武汉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的中间地段,具备广阔的市场优势,国家又批准在恩施州设立内地海关,这将有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①李维亚,国家口岸办支持在恩施设立航空口岸和海关 [Z].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http://www.hbmzw.gov.cn/structure/zwdt/dfbd/zw_25316_1.htm.最后访问时间:2014-12-26.这一区域的文化旅游业、医药产业、生态农业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充分发挥。而位于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既要借助于内地经济市场,进行资源、能源、文化产品输出,同时面向东南亚、南亚做好国际对外贸易,尤其是以云南红河州为代表的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发挥好面向东南亚地区对外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作用,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梁;甘孜州、阿坝州、迪庆州既要面向长江经济带,发挥好自身优势,同时利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展望大西北,全方位、多角度发展自身经济。

猜你喜欢
经济带少数民族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