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2015-02-20 15:50段义军刘仕会
云南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阴转率甘草酸乙肝

唐 颖,谢 兵,段义军,刘仕会

(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普洱 665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学资料分析,我国目前约有1.2亿人口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约10%发展发展为慢性肝炎,25%反复发作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控制慢性乙肝的反复发作,延缓病情的进展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而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公认为治疗慢性乙肝最有效治疗措施之一[1]。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我中心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肝128例,女性86例,男性42例,年龄20~45岁,平均35.4岁,所有病例HBV-DNA定量,HBsAg,HBeAg,HBcAg均阳性,抗-HAV,抗-HCV,自身抗体等均阴性,谷丙转氨酶(ALT)大于正常值2倍,小于10倍。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有应用a-干扰素的适应症:①HBV-DNA≥1×10copies/ml;②2×ULN≤ALT≤10×ULN,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ULN;③不伴有失代偿期肝硬化;④无明显心、脑、肾病史,无精神病、糖尿病和吸毒史,无其他干扰素禁忌症。

二、方法 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2组都给予基础保肝治疗,其中A组为干扰素治疗组64例,B组为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组64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ALT及HBVDNA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三、疗效评价标准 ⑴完全应答(CR):HBeAg阳性患者,治疗后ALT恢复正常,HBV-DNA检测低于检测下限(PCR 法)和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阴性患者治疗后ALT恢复正常,HBV-DNA检测不出(PCR法)。⑵部分应答(PR):介于完全应答和无应答之间,HBeAg阳性患者治疗后ALT恢复正常,HBV-DNA<105copies/ml,但无HBeAg血清学转换。⑶无应答(NR):未达到以上应答者[3]。

四、检测方法 应用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应用PCR法检测HBV-DNA,应用贝克曼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

五、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法统计,P<0.05为有意义。

附表 血清HBeAg和HBV-DNA阴转率

结 果 治疗结束时,血清HBeAg和HBVDNA阴转率情况见附表。

讨 论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情反复,延缓或阻断病情进展至肝硬化至肝癌。目前我国主要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而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分裂和免疫调节的功能,是目前公认的抗病毒首选药物。干扰素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慢性HBV感染有确切疗效,但本组提示,仅可使30%~40%的慢性乙肝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主要是因为其无法清除cccDNA及已整合入宿主DNA中的病毒基因[4],故远期疗效不佳。B组ALT复常率及HBeAg,HBV-DNA阴转率方面均优于A组。故单用干扰素治疗慢性HBV感染,远期效果不理想。

复方甘草酸苷是由甘草酸、甘氨酸、半胱氨酸等组成的复合物,其中甘草酸苷的苷元在结构上与皮质激素相似,故其具有以下作用:⑴调节活化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⑵抗炎、保护肝细胞膜、降低转氨酶作用。⑶直接作用与被HBV感染的肝细胞抑制HBsAg分泌;⑷对干扰素有诱导作用。B组在治疗结束后,HBeAg,HBV-DNA阴转率方面均优于A组。

总之,实践表明,复甘草酸苷有免疫调节作用,直接抗病毒作用,与干扰素协同达到多位点抑制HBV的复制,提高抗病毒疗效。因此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与干扰素联合治疗,能产生协同作用,在近远期临床疗效中均可达到既能增强抗病毒作用,又能改善肝功能效果,是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值得推广的措施之一,值得临床医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1]斯崇文.抗HBV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J].传染病信息,2002,15(1):1-2.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421-431.

[3]林万宝,陈海燕.a-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阴性慢乙肝疗效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11(6):401-402.

[4]王小众,陈道新.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7):745.

猜你喜欢
阴转率甘草酸乙肝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甘草酸联合大黄素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分化的抗肾脏纤维化作用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
利福喷丁每日疗法治疗肺结核:一项随机、剂量范围探索的临床试验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