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使命 肩负责任——读潘懋元先生《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第二卷)》有感

2015-02-20 05:36刘盾
关键词:社会责任高等教育

铭记使命 肩负责任
——读潘懋元先生《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第二卷)》有感

刘盾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评论》;潘懋元;高等教育;社会责任

收稿日期:2015-07-08

作者简介:刘盾(1988-),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及招生考试研究。E-mail:newtonalive@163.com。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章编号:文献标志码:A1009-4474(2015)05-0041-04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第二卷)——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潘懋元先生主编的系列集刊。高等教育研究者基于政策、实践、应用等需要,认为高等教育需要担负社会责任,而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又可分为服务、引领、促进等不同类型;当今时代学者们既要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运用,把握前沿、拓宽视野、提升认识、优化思维,还要立足当代、继承传统,立足本国、学习外国,从而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此书题材丰富、内容翔实、层次多元、视角广泛,能激励高等教育研究者奋发努力。

Sense of Mission and Fulfillment of Responsibility—Reflections on Prof. Pan’sCommentonHigherEducationinChinaVolumeII

LIU Dun

(InstituteofEducation,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Key words:CommentonHigherEducationinChina; Pan Mao-yuan;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bstract:Prof. Pan’s Comment o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ecause of the policy,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and contribute more to the society. Specifically, This function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ones of service, leading, and promotion, etc, and it is the same with the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They should capture the edge of a new frontier, broaden the eyesight, improve the thoughts and promote the capability. They should bear in mind the mission and try hard to achieve a better future. To conclude, this book is so rich in contents and encourages us to spare more efforts to achieve the dream.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是潘懋元先生主编的系列集刊,其中收集了诸多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文章。集刊坚持创新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探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研讨高等教育重大问题、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致力于办成水准一流的学术文献〔1〕。目前,集刊已出版三卷,分别探讨了两岸互动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高等教育发展及质量、管理等。笔者阅读丛书,并着重体味第二卷《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下文均称为《责任》),认为该书对高等教育、高教研究者以及社会责任之间的探讨、论述十分深刻、到位,于是撰写此文。

一、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

《责任》探讨了高等教育研究及其社会责任的价值意义。潘先生从金融危机和大学的问责制谈起,讲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亲身经历,谈及了自己和学生对于前沿问题的敏锐洞察与详尽探讨,并强调了研究者的危机意识、社会理性、道德责任。先生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应负起社会责任,高等教育研究者要关注时事、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及时地做出预测与预警”〔1〕。

先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研究者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了研究者应该发挥的作用:第一,从研究与政策的关系来说,“研究者可以较好地从群众中来,因而可以较好地到群众中去,担起社会责任,为政府制定、宣传政策提供服务”;第二,从研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研究者可以为教育政策服务,或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承担重大项目和改革热点、提供政策延续的理论指导,并转化为教育实践”;第三,从研究与应用的关系来说,“研究者不仅在于探索与创新理论,更在于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总结过去、预测未来,及时提出预测、报警”〔1〕。先生的判断与论述启示我们:高等教育研究者应心怀志向、肩起责任,秉承研究者的精神和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大局意识,脚踏实地地走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并积极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做出贡献,发挥价值。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回顾大学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我们发现中世纪的大学以传授知识、教书育人、职业训练为主要目的。19世纪,德国洪堡进行了教育思想的革命,他超越原有观念、推陈出新,对既定的大学模式进行挑战和改造,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融合,促进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极大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则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拉近了一步。他认为,“大学要对社会进行研究,同时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主张“巴斯德式服务”,“当法国面临着蚕病、鸡瘟、酒类酿造等困难时,化学家巴斯德放下手头的工作,专心解决这些问题。他实地调研、找到对策、产出成果,解决之后又重新回到自己实验室。当问题解决时,他的活动就停止了,这样的服务适可而止,是科学家式的服务”〔2〕。而当时间推进到20世纪时,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就更密切了。被誉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设计师”的克拉克·科尔认为,“大学已非昔日仅部分人在其中陶冶情操、学习知识的象牙塔,而是向整个社会开放,就像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3〕。与此类似,社会学家德里克·博克认为,“大学是超级复合的社会组织,高等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同时也要保持学术的自由、自治与中立”〔4〕。

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演进和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与社会密切相连,息息相关。高等教育既要为教书育人、科研创造付出努力,也要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担起义务,还要为政治改革、社会进步献计献策。《责任》一书提到,“高等教育具有教育责任,即培养人才的本职工作;具有学术责任,即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服务于社会而又引导社会前进”〔1〕。而且,“大学作为一种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机构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组织,应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精神力量对现实社会的不良倾向进行独立的批判”〔1〕。这种批判既包括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的发展上发挥作用,促进各类决策、判断、指挥、运行,也包括不断引导人们完善价值、区分善恶、有所追求、有所摒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大学要以新理念、新思维、新文化、新方式引导社会前行、促进社会前进,绝不可附庸化、奴役化、工具化;应该具备一种放眼未来的精神,坚守一份对非功利、非名利的“真”的追求。

《责任》一书指出,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主要可分五个方面:第一、服务责任,即关注社会发展,服务社会。“要树立为重要教育决策服务的意识,研究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对教育问题做长远的、全局的、深层次的科学研究。”〔1〕第二,引领责任,即预测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引领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要紧随社会发展脉搏、追踪社会热点、反映社会现实,进行有计划的、前沿的研究预测研究,不能老跟在社会后面亦步亦趋。”〔1〕第三,促进责任,即紧贴高等教育实践,促进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要深入实际,关注社会转型期的各项高等教育改革,揭示存在的问题,回答发展中的疑虑,为高教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体现高教研究的责任和价值。”〔1〕第四,历史责任,加快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为创新高教理论做贡献。“高等教育对于自身理论的探索,一直以来就没有停歇,也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责任和使命。”〔1〕我们应致力于发现新方法、新思路、新理论、新模式、新领域。第五,学术责任,即遵循研究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保持高教研究队伍的纯洁性〔1〕。这就要求学术工作者们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秉承学术良心、谨记那份高度的学术责任感,要实事求是、避免浮躁。

潘先生曾说:“服务实践和决策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注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这不仅符合高等教育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政策相互依存的趋势。作为应用性特征鲜明的高等教育研究,若不能与教育实践、决策建立相互依存的亲和关系,就很容易陷入‘知识乌托邦’而孤芳自赏。”〔5〕由此可见高教研究之责任重大。

书中还提到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问题。“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存在。没有多元化,就谈不上国际化;没有多元化的冲突与交融,世界文化的生命和活力也就停止了。”〔1〕目前,我国学者在国际高教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依然较少,许多发表在国际刊物上的研究还仅停留于表面情况的介绍,譬如对国外做法与先进经验的讲解与述评,缺乏真正实质性的跨国实证研究。另外,国家之间合作研究较为薄弱,一些跨国性的重大课题很少有我国学者参与。在《责任》一书中,潘先生建议“我们要树立信心、平等对话、进行双向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世界范围上的合作研究,关注国际间相关的重大项目合作。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互换学生和学者、建设研究网络平台、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搭建跨国的高教研究资料库、数据库;要逐步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发起、主动承担国际合作项目,提升我国高教研究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们的国际发言权,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研究”〔1〕。

三、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

苏联作家索忍尼辛认为,“第一流的文人是第二个政府,一个作家的心应该承载真理和正义;一个真正的研究者,不应该是官方意志的传话筒,他应该而且必须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拥有自身人格的独立。这是对良知、对真理、对人类内在尊严的最起码的捍卫”。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在著作中写道,“一个学者对人类承担的责任就是真正运用自己的文化来造福社会,没有权利单纯为自己的过得舒适而工作,没有权利与自己的同胞隔绝或使自己的文化于他们无益。他依靠社会才获得文化,因而理应给予社会相应的回报”〔6〕。可以说,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是学者的职业身份、公民身份和基本价值取向,二者殊途同归。学者的学术需要为大众理解、为大众服务,学者有责任用科学为人类造福。

《责任》一书在探讨高教研究者的责任时,指出了研究工作者遵循的一般规范。

第一,普遍性规范——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默顿的普遍性规范原理认为,“科学真理具有不分个人的特征。科学原理正确与否、科学知识成立与否不因其发现者的个人特征而转移,它需要的是一种理论逻辑上的自治、说明观察到的事实以及语言的实施验证,这样它就可以为科学家共同体接受”〔7〕。研究者们在很多方面具有共同的地方,这既包括无形的思想、意识,也包括有形的行为、方式。我们高教研究者拥有很多共同的理想与志向,需要彼此一起思索、一起追寻、一起坚持。

第二,公有性规范——知识共产主义。“真正的科学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一旦做出贡献,就应毫无保留地发表出来。在科学中保密是不道德的,因为它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延缓了人类探索真理的进程。”〔1〕可见,研究者们要为科学理想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并将成果没有保留地分享给大家,造福于人类。不过,受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一些思想成果、科技产品是以专利形式而保密的,这有其好处,即促进企业的竞争角逐、优胜劣汰,但缺点在于阻碍了更广泛的民众们的知识学习、资源共享和科技普及。

第三,无私立性规范——为学术而学术。“研究者们为了人类知识增长这个本身目的而进行研究,不应有其它私人利益或动机妨碍这个目的的实现。”〔1〕我们常说的奉献、客观、诚实、谦虚、无私是研究者的基本行为准则。而且,“大学教师只有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体现大学培养人才的本真价值,才能完成自身的使命。如果大学教师不顾自身形象,丧失知识分子的本真特性与精神,那么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掌握科学与艺术这一至为高贵的工具,却失去了高尚的追求”〔1〕。

第四,合理的怀疑性规范。换言之,“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研究者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并向已有结论发出挑战。研究者要成为学术领域、知识观点、思想理论的开拓者、创新者,必须思考疑惑、解决难题、追求未知、探索前沿,不断地反思、批判、继承、革新,逐步推动本学科、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可以说,研究者是否掌握专业而广泛、深刻而多元的知识,不仅是其立身之本、学术之基,也决定着他可否为学术群体所接受,也是评估其身份、地位、价值、影响的基本条件。

在实践层面,“高等教育研究者要对教育科学工作负责、对研究共同体负责、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社会影响等负责”〔1〕。这就要求我们研究者认真细致地调研情况、了解事实、捕捉事态、开展研究,把握清楚每一个真相、本质、面貌,明白每一处规律、原理、技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对历史有责任感,对未来有使命感;既基于个人的好奇心、想象力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也学会以关爱人类、善待生命的视角去衡量、评估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锻炼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方法,不断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坚持追求真理的研究取向,因为“真理囊括了人类存在的要义,我们称之为精神、存在、理性,大学的理想是崇高的,各种学术研究和教学都是真理的展现”〔8〕;要探索开放多元的研究方法,因为“高等教育学应与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范式相辅相成”;强化服务实践的研究内容,因为“高等教育接受了大量的公共资助,人们也希望高等教育为公众提供有助于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服务”〔4〕;弘扬批判现实的研究精神,因为“高等教育研究不应仅仅是适应,应具有洞察力、远见卓识、预测未来、超越现状”〔1〕;要着眼学科建设的研究特色,这才能有利于自身的系统化、科学化、知识体系化,为今后深研究提供保障。

四、总结与思考

《责任》一书的最后一章是“潘先生和高等教育研究”,当中主要阐述了潘先生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贡献。潘先生既是创始人,又是践行者,还是诸多重大规律的提出者以及先进理念的倡导人。先生在创建学科、发展学科、完善学科的道路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学术高度、人格魅力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优秀水准,彰显了深刻而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我们未来研究者需要不断学习的标杆与榜样。

整体而言,此书围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它将宏观与具体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既有理论的论述与分析,也有实证的调查与研究,还有对地方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等的个案探讨,还涉及高考改革、自主招生等与社会的关系。另外,文章的写作视角十分多元,不同学者从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多种学科出发,探究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可谓新颖独到。潘先生曾说,“高等教育研究者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打开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形成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中国学派,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的高等教育学科群,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做出我们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9〕体味先生一番话语,高等教育以及我们高教研究者们确实责任重大。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形势的多元与复杂,我们皆当共勉、努力,秉承高教研究者应有的精神与原则、谨记应有的使命与责任、履行应有的职责与义务,一同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史秋衡,等.中国高等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4,5,15,42,42,42,43,43,256,255,49,50,102,11,19.

〔2〕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7.

〔3〕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76.

〔4〕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4,33.

〔5〕潘懋元,李均.高等教育研究60年:后来居上异军突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19.

〔6〕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82.

〔7〕欧阳锋,徐梦秋.科学规范论——默顿的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4.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81.

〔9〕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未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

(责任编辑:杨珊)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高等教育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