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15-02-20 12:46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广告学艺术节架构

本期朱剑飞、胡玮的《转型与突围:网络电视台的市场化运营之道》认为未来媒体市场竞争必然进一步促使广电媒体在网络视频业务上的扩张! 网络电视台成为传统电视台破局转型的产物,厘清网络电视台自身优势及如何规避弱势风险,对广电行业在新媒体巨大夹击中突出重围具有现实意义。

高慧燃的《网络政治话语的形成与传播效果分析》认为网络政治话语是网民多主体政治参与和体验的过程,形成政治话语的主题、谈话对象等在网络中的扩散!“乌坎事件”等网络事件的顺利解决得意于正确的传播策略,政治话语符合时代精神以及网民期待的解决结果的实现。网络政治话语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值得肯定,同时还需进行有效的引导。

郭镇之、冯若谷的《“软权力”与“巧用力”: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认为作为“影响力”表现和结果的“软权力”是个重要问题,而战略性策略性的“巧用力”则是关键问题!在用文化资源等影响元素指代软实力时,继续采用“软实力”的提法,而以“控制关系”、“话语权”等思想影响力来定义概念时,可用“软权力”的概念!针对海外传播中侧重硬实力的长期惯性,现在需要特别重视“软权力”这个中国传播的软肋,聚焦“巧用力”这个传播的实践问题。

本期“个案研究”集纳了江苏卫视和栏目负责人、专家学者对智慧谈话脱口秀———江苏卫视《世界青年说》的认识,探索和探讨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问题。

陈圣来的《艺术节是城市人对诗意生活的集体追求》认为艺术节勾勒了城市族群的独特形象,艺术节的本质是现代都市人追求诗意生活的集体行为和城市典礼,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写照与文化折射,是都市生活高品质的推广。

曾琼、张金海的《中国广告学知识生产研究方法检视》认为中国广告学的知识生产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经验型研究居多,而理论思辨型与实证型研究偏少;定量研究不仅偏少,且多为简单的变量分析,并较少有研究假设与模型分析等问题。但总体演进有改善的趋向,理论思辨型与实证型研究占比逐期上升;定量研究逐期增多,并不断规范。

朱天、张诚《框架理论视域下互联网圈子的传播结构认知》认为通过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去继承社群规范与博弈社会资本,互联网圈子建构起了自身的认知架构,形成了稳定与变动两种架构:前者透过互联网圈子的结构形态发挥了“架构”与“界限”功能,并引发了议程设置与意见调和这两种传播效应!而后者则需要经由内部新旧势力,围绕认知架构间的竞争才能使得其回归稳定。

此外,薛可等的《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概念形成与维度分析》,郝雨、朱博研的《中国乡土宗族文化的回望与守护》等亦颇值推荐。

猜你喜欢
广告学艺术节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遇见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浅析我国广告学发展发现
WebGIS架构下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