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及其争鸣

2015-02-20 14:34纪宁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近代史范式研究

纪宁

(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及其争鸣

纪宁

(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范式指开展特定的学科研究时所应遵循的逻辑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范式决定着学术研究的质量。讨论中国近代史领域的范式问题,应当切实关注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之间争鸣现象的历史缘起,并通过对文献材料所揭示内容的查找与梳理,寻求充分的史料佐证。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之间的交互与争鸣,将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持续关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近代史;研究;范式;争鸣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稳定有序推进,使中国文化事业呈现出日渐开放的演化趋向。这一社会文化背景,引发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内日渐深化的范式之争,即围绕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而展开的相关争鸣。围绕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之间的分野,两大学术阵营立足史实,在揭示本方研究论点所依据的历史文献的同时,不断与对方阵营中的学者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学理证明。在这一过程中,两大学术阵营逐步厘清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基于范式视角所产生的相互对立的中心问题,初步形成了探究范式的基本学科逻辑体系框架。本文即拟围绕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及其相关争鸣展开简要论述,以期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缘起

现代学术研究视角之下的范式,最早由美国著名科学史学者托马斯·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引入。库恩通过细致考察世界科学研究史发展路径,明确阐释了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引入范式的学理逻辑基点:在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总会有一种明确的逻辑指导理念体系,影响着特定年代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推进,以及一系列全新研究成果的获得,必然会导致一定数量的,无法在原有的指导理念体系中,找寻到包容式存在基点的研究结论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形下,旧体系被破除,新体系应时而生,而体系的新生以及湮没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范式形态流转的直观映现。库恩通过对体系概念发展转换过程的揭示,阐释了范式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其存在意义,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相关学者,围绕对范式的理解及其应用,展开了广泛的争论。比如说,有的学者将范式理解为一种指导理论及方法,有的学者则将其理解为某种不需言说的通识性学理理念,也有的学者将其视为一种规范化的历史档案文献阐释及分析实务模式或学科体系。尽管有关学者在揭示和演化范式理念基本内涵的过程中,带有文字表述层面的明显差异性,但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比较深切地感知了范式理念在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中的宏观性指导意义,一致地肯定了范式在指导学术研究实践中的本质化属性,并且对范式在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有效性,给予了适当程度的肯定。[1]

现代化范式这一概念,最早由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提出。蒋廷黻先生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于实现中国社会综合形态的近代化,而要想达至这一目标,中国就需要与西方各国展开适当程度的交往,并在交往实践中,不断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逐步摆脱封闭落后的历史窠臼,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实现相对深刻的历史变革目标,以此切实敦促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尽早实现。基于中西关系的考察基点,蒋廷黻先生以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发展进程为主线,建构了其基本逻辑思路,并在文本内容的阐释过程中,实现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现代化范式的早期建构目标。[2]

而革命史范式的萌芽性表述,则最早出现于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著作《中国近代史》中。随着范文澜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历史学家胡绳先生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以及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第四册等书目的接连出版,涵盖系统科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学术对象范畴认知框架、著作文本编撰体例,以及学术语言表述规范等层面在内的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指导体系最终得以形成。在这一指导体系的制约下,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主要围绕“一条线索,两个过程,三次高潮,八大事件”等基点,展开具体的研究与话语表述,并在这样的学术研究实践过程中,实现了革命史范式的建构目标。由于革命史范式能够真切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风貌,以及国民群体的时代精神特质,并能为特定历史时期革命政党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思想理念支撑,故其得以成为我国革命战争时期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模式。不仅如此,在实际阐释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众多具象问题的过程中,由于这种范式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在社会意识形态错综复杂的革命战争年代,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深切影响下,其也得以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

一言以蔽之,革命史范式在我国近代史学术研究领域的长期风行,与我国现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而现代化范式在我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兴起,同样也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历史转型,以及时代精神的历史流转路径密切相关。[3]

二、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争鸣

在我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绝大多数研究范式问题的学者,都明确承认,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确实存在着基于范式视角的学理性争论格局;并且一致认为,这种格局的实际形成时间,要早于20世纪90年代。

在保留一定前在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张海鹏承认革命史范式以及现代化范式在中国近代史研究畛域中的现实存在性,并且对革命史范式表达了接纳态度。他撰文阐释道:革命史范式这一表述,尽管缺乏严格的学术规范性以及准确性,但却直观地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且为众多学者所接纳并沿用,因此,在未能找到更好的表述之前,此一提法仍然有着较为明确的存在意义。[4]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存在的革命史范式以及现代化范式之间的争鸣,张海鹏也做了基于史实角度的相关脉络分析。步平则撰文阐释道:自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对世界范围内所有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冷静观照以及细致分析,逐渐成为我国当代国民群体的主要思想理念,在中国当代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指引下,部分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者,提出了运用现代化理念以及研究视角,重新评价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实践主张;在这一学术视野的引领下,对历史评价问题的关注,使得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对于当代社会事业建设实践的指导意义,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得益于这样的学术环境,其相关理论水平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这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化范式在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5]

随着现代化范式在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领域的不断应用,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两大学术阵营之间的分歧也日渐清晰。其实,基于现代化视角对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实践予以重新评价的实践趋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就已经出现,并逐渐在理论建制的实践视角下,呈现出日渐深化的态势,最终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现代化范式的发展,继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催生了现代化范式与革命史范式之间的激烈争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推进,既给中国近代史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为其建构了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为参照体系的,针对近代历史问题展开相关学理分析的,全新形式的学术研究实践框架。针对这一新的发展趋向,历史学家胡绳有如下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学术界对“文化大革命”以及之前一个阶段“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历史实践指导理念,做了极其明确的否定,由此,史学界认为,在当下的近代史研究中继续引入有关阶级斗争的内容,是不合时宜的,而引入现代化主体以及相关理念,以指导中国近代史相关学理问题的研究,应该与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6]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之间的转化问题,李怀印在《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一书中指出: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正致力于探究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之所以落后于西方的深层原因,并努力寻找能有效解决近代中国生存发展危机的实施性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对当时的国民政府抱有一定程度同情态度的历史学家,主动开创了现代化叙事的基本雏形,旨在以此重点关注国家渐进式改革事业的推进过程,并针对现存的政权结构,找到有针对性的发展支持方案,而身处共产党阵营的历史学家,则有针对性地发明了革命史叙事研究模式,旨在以此重点关注中国民众,以及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这一历史进程所揭示出的反抗与革命趋向,从而切实地为当前阶段所开展的革命行为寻求合理性;1949年之后,革命史叙事在中国近代史研究和表述场域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地位的形成,与中国特定年代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7]由此可见,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之间的争鸣,不仅对中国近代史研究有着深切的影响,而且在推进中国近代史研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实践价值。这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第一,范式是一种学术研究的开展模式,其为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特定的指导思路;第二,围绕两大范式的相关争鸣,使中国近代史研究者能更加切实地关注其研究行为以及研究路径。

总而言之,讨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范式的历史缘起,要充分关注史料信息的挖掘与相关整理,切实通过对历史文献所承载的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清晰认知范式理念的相关特征;针对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之间的争鸣,则应基于严谨的考据视角,对争鸣现象的存在性特征予以学理确认,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对争鸣格局的历史演化趋向做出客观性描述。

参考文献:

[1]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2]左玉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与超越之路[J].史学月刊,2014(6).

[3]邱羽,张锋剑.史学研究范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与中学历史探究性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3(1).

[4]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5]郑师渠.近代史教材的编撰与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J].近代史研究,2010(2).

[6]胡绳.历史和现实[M].上海:三联书店,1988.

[7](美)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M].岁有生,王传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13.

责任编辑 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m

The Paradigm and Contend of the Study of Modern History

Ji Ning

(CollegeofHumanities,QinghaiNormalUniversity,Xining810000)

Abstract:The so-called “paradigm” problem,which is to carry out the specific subject research should follow the logical path.In a certain degree,the paradigm decides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research.To discuss the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history Chinese paradig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istory origin of contention phenomenon between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modern paradigm,and through the search and reveal the content of literature materials by combing,seeking evidence of sufficient historical materials.The interaction and contention between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modern paradigm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sustained attention in research field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

Key words:modern history;research;paradigm;contend

作者简介:毛克盾(1983-),男,湖北利川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知识产权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项目(SS14-B-14)

收稿日期:2015-10-20

文献标识码:分类号:K25A

文章编号:1673-1395 (2015)12-0065-03

猜你喜欢
近代史范式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品读《中国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