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果类蔬菜蛀果害虫发生与防治

2015-02-20 19:56南文彬范玉林胡作栋
西北园艺(综合) 2015年3期
关键词:嫩叶棉铃虫天敌

南文彬 范玉林 胡作栋

茄果类蔬菜蛀果害虫发生与防治

南文彬 范玉林 胡作栋

棉铃虫是棉铃实夜蛾幼虫的名称,烟青虫是烟草夜蛾幼虫的名称。这两种害虫在分类上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是两个近缘种,体形、颜色、花纹极其相似,较难区分。

棉铃虫和烟青虫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寄主植物非常广泛,在蔬菜田主要蛀食茄果类蔬菜的果实。这两种害虫常混合发生,其中棉铃虫偏嗜番茄,是番茄田的主要害虫;烟青虫偏嗜辣椒,是辣椒田的主要害虫。

1 为害特点

棉铃虫和烟青虫蛀食茄果类蔬菜的花蕾、花和果实,也为害嫩茎、嫩叶和幼芽。花蕾和花被害后,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天后脱落。幼果果肉常被蛀食成空壳,果内充满虫粪,引起腐烂而脱落;长成的果实虽被蛀食部分果肉,但果内充满虫粪,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导致果实脱落。幼芽、嫩叶和嫩茎被蚕食或蛀食后,常使嫩茎生长停滞或折断。由于这两种害虫的为害,直接影响茄果类蔬菜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或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

2 发生规律

2.1 生活史

1)棉铃虫。在陕西省关中地区1年发生4代,以蛹在表土中越冬。5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第1代幼虫为害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2代幼虫为害期为6月下旬至7月底,第3代幼虫为害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4代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全部入土化蛹越冬。

2)烟青虫。在陕西省关中地区1年发生4代,以蛹在表土中越冬,各代的发生时期均较棉铃虫稍晚。5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第1代幼虫为害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2代幼虫为害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3代幼虫为害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4代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全部入土化蛹越冬。

2.2 习性棉铃虫、烟青虫成虫羽化后需吸食花蜜作为补充营养,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与番茄、瓜类等多种作物花期相遇,蜜源充足,加之气候适宜,因而产卵量大增,最多可达1000余粒,使第1代幼虫成为为害最严重的世代。

这两种害虫的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杨树枝把有趋性,其中棉铃虫对黑光灯趋性较强,烟青虫对杨树枝把趋性较强。成虫白天常隐藏在植物叶片背面、花冠或杂草丛中,交尾和产卵多在夜间进行。成虫傍晚最为活跃,多集中在开花植物上吸食花蜜,交尾多在前半夜,产卵多在黄昏和阴雨天的早晨。棉铃虫成虫将卵散产于番茄的果萼、嫩梢、嫩叶、茎基上;烟青虫将卵多散产于辣椒的嫩梢叶正面,少数产于叶反面,也可产于花蕾、果柄、枝条、叶柄等处,常3~4粒聚在一起。

幼虫共6龄。棉铃虫幼虫孵化后先取食卵壳,再将嫩叶尖及小蕾啃食成凹点,2龄时吐丝下垂,蛀害蕾、花。3~4龄幼虫开始蛀食果实,从蒂部蛀入,5~6龄进入暴食期。烟青虫幼虫孵化后先取食卵壳,再啃食嫩叶尖及小蕾,2龄时吐丝下垂,蛀食花蕾或辣椒嫩叶,3龄幼虫开始蛀食辣椒果实,从蒂部蛀入,5~6龄进入暴食期。

这两种害虫的幼虫蛀食果实时均有转果为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傍晚。1头幼虫一生可蛀食3~5个果实,甚至更多。幼虫有假死性和自相残杀习性,尤以大龄幼虫更为显著。

老熟幼虫停止取食数小时后,多从菜株上滚落至地面,寻找较为疏松干燥的土壤钻入,吐丝连缀土粒作蛹室化蛹。入土深度一般为3~9cm,越冬代为6~13cm。

3 天敌

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多种赤眼蜂、齿唇姬蜂、侧沟绿茧蜂、甘兰夜蛾拟瘦姬蜂、棉铃虫跳小蜂和多种寄生蝇等,捕食性天敌有中华草蛉、叶色草蛉、丽草蛉、龟纹瓢虫、多异瓢虫、小花蝽、华姬猎蜡、胡蜂类、螳螂类,以及草间小黑蛛、棕管巢蛛、四点亮腹蛛、三突花蛛、细菌、真菌、病毒等。

烟青虫的寄生性天敌有多种赤眼蜂、棉铃虫齿唇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有大草蛉、叶色草蛉、华姬猎蝽、窄姬猎蝽、中华广肩步甲、瓢虫,以及T纹狼蛛、拟环纹狼蛛、病毒等。

以上天敌对棉铃虫和烟青虫的种群数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卵和初龄幼虫抑制作用更大。

4 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

1)冬前翻耕土地,浇水淹地,消灭越冬蛹,减少越冬虫源。

2)在棉铃虫、烟青虫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杨树枝把、性诱剂等诱杀成虫,减少第1代虫源;或利用成虫对磷酸二氢钾气味有忌避作用的特性,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在蔬菜田全面喷施,可减少产卵量。

3)利用棉铃虫、烟青虫将卵多产于番茄、辣椒上部叶片或植株顶尖上的特性,结合整枝打杈,把打下的枝梢集中沤肥或烧毁,可消灭一部分虫卵。

4)当这两种害虫开始蛀果时马上摘除虫果,并带出菜园进行深埋,以防幼虫转果为害。

5)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充分发挥天敌对这两种害虫的控制作用。

4.2 化学农药防治化学农药防治应在产卵高峰期后3~4天至2龄幼虫期,即幼虫尚未蛀入果内之前喷药,以下午至傍晚喷药效果最佳,3~6龄幼虫蛀入果内为害,喷药防治效果差。

1)应用生物源农药。Bt(100亿芽孢/mL)乳剂500~1000倍液,杀螟杆菌(100亿芽孢/g)粉剂1000倍液,3%茴蒿素乳油500倍液,连续喷雾2次,防治3龄前幼虫效果较好。

2)应用昆虫生长调节剂。5%定虫隆(又名抑太保、IK17899、克福隆、氟啶脲)乳油1000倍液,5%氟虫脲(又名卡死克)乳油或水剂2000倍液,5%伏虫隆乳油(又名农梦特、MK139、得福隆、四氟脲、氟苯脲)乳油4000倍液,5%氟铃脲(又名盖虫散、六伏隆、XPD-473)乳油2000倍液,或20%除虫脲(又名灭幼脲1号、二福隆、伏虫脲、敌灭灵)胶悬剂1500倍液喷雾。

3)应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2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3000~3500倍液,10%氯氰菊酯(安绿宝)乳油2000~2500倍液,5%顺式氯氰菊酯(高效安绿宝)乳油2500~3000倍液,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

南文彬,胡作栋,陕西省乾县农业科技中心,邮编713300;范玉林,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015-03-23

猜你喜欢
嫩叶棉铃虫天敌
董长贵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果园天敌(续)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枸杞嫩叶补虚益精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像一枚嫩叶(外一首)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