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5-02-20 11:05杨士来郑杰仁曾良珠肖惠敏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龄养老量表

杨士来 郑杰仁 曾良珠 肖惠敏

(1.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论 著·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杨士来1郑杰仁2曾良珠1肖惠敏1

(1.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目的 了解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并探讨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及SF-12生存质量量表对福州市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151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PCS)得分为(44.74±24.08)分,心理健康(MCS)得分为(50.83±18.65)分。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健康状况自评和文化程度。结论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偏低,可通过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高其生存质量。

机构养老; 高龄老年人; 生存质量; 健康管理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中国主导性的人口趋势。高龄老人自理能力低、患病率高,因此高龄老人养老问题愈发严峻[1]。随着人口流动的愈发频繁,小型化、空巢化的家庭,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家庭养老的现实性逐渐降低,因此,机构养老对缓解我国养老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2]。但养老机构的消极形象与自身的生存质量的要求相矛盾[3],因而,如何保证机构养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福州市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为建立完善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以2011年9月—2012年9月福州市8家养老机构的151位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80岁。(2)接受机构养老时间≥6个月。(3)意识清楚。(4)能够进行语言沟能交流。排除标准:(1)慢性病急性发作者。(2)重要器官脏器衰竭者。(3)精神疾患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 由调查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设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宗教信仰、医疗费支付方式、生活方式、身体疾患等。身体疾患即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17种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种类。

1.2.2 SF-12健康调查量表 SF-12量表是美国波士顿健康教育研究所研制的普适性简明生命质量量表SF-36的简化版。该量表共有12个条目,包括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分别为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将8个维度归为两个综合测量指标,包括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该量表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总Cronbach 系数为0.775,结构效度:问卷公因子累积贡献率59.0%[4]。

1.3 资料收集 与福建省民政厅所登记在案的福州市区的养老机构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征得其和研究对象的同意后,由经统一培训的资料收集员发放问卷,对自行完成问卷有困难者,由资料收集员代读解释,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151份,收回有效问卷15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对数据进行双人录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为双侧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人口学资料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所患有的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64例(42.38%)、肌肉骨骼疾病41例(27.15%),心脏病29例(19.21%)、脑血管疾病21例(13.91%)、糖尿病19例(12.58%)。见表1。

表1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人口学资料

2.2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以生存质量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分别为因变量,以所有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见表2和表3。

表2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理健康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表3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2.3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现况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生理健康(PCS)得分为(44.74±24.08)分,心理健康(MCS)得分为(50.83±18.65)分。

2.4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见表4。

表4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分

3 讨论

3.1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现况 本研究使用的SF-12健康调查量表虽然其仅有12个条目,但被证实是有效且可靠的可替代SF-36的工具。因其具有条目少、管理难度小、减轻调查对象的负担、对生存质量的评价信息完整等优点[5],SF-12健康调查量表已被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使用SF-12量表所测结果,与孙海燕等[6]的研究结果相比,本研究调查的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较之属于较低层次。可能由于本次调查的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平均年龄约81.3岁,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86.6%),尽管多数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能,从而致使他们对于自身的生存质量评价不高;同时由于养老机构管理方式的特殊性,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7]。

3.2 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2.1 健康状况自评 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健康状况自评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康状况自评越好的老人其生活质量也相应较高,提示保证老年人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身体状况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由于高龄慢性病患病率高、行动能力差致使自身能力受限制和行动不便,不能外出散步和参加娱乐活动,而长时间处在同一个环境中容易产生忧郁、失落等消极感受[4],从而导致对自身健康状况自评低[8]。在中国社会,老年人被送到养老机构,便会认为是子女不孝、被子女遗弃,而产生负面自我概念[9],因此造成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评价低,影响其对生存质量的评价。建议机构工作人员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纠正其不良心态,重建健康心理状态,并鼓励老年人参与自我护理,帮助其重建信心,减少负性情绪。

3.2.2 文化程度 本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老年人对自身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评价越高,与Akinyemi Al[10]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11]显示,文化程度高低与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的高低有关,并会影响老年人对自身生存质量的评价。本调查结果与刘婷等[12]报道情况一致,其指出高龄老人文化程度普遍低是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多方面的因素所致,提示需加强关注低文化程度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鼓励机构工作人员多与老人进行交流,提供社会支持。

3.2.3 其他 Nogueira SL等[13]研究报道有96%的高龄老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拥有较高的慢性病患病率,尤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居多。同时本研究结果证实,患有慢性疾病与生存质量评价降低有密切关系,慢性疾病的存在可能改变老人对自身生存质量的评价[14]。因此,建议优化养老机构环境,完善内体育设施,同时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建立慢性病管理系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提供医疗帮助。

总之,由于我国的国情、人情的特殊性以及社会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造成现今国内的机构养老模式仍停留在较落后的阶段。对机构养老高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如何保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仍有待研究。

[1] 刘霞,张大勇.高龄化背景下农村高龄老年群体养护困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9):2752-2753.

[2] 陶涛,丛聪.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4(3):15-22.

[3] 陈昫.城市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模式的拒斥问题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的老龄视角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7):55-60.

[4] 肖惠敏,邝惠容.SF-12量表评价中国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1018-1020.

[5] Younsi M,Chakroun M.Measur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Tunisian version of the SF-12 health survey[J].Qual Life Res,2014,23(7):2047-2054.

[6] 孙海燕,孙国珍.盐城市不同养老模式下高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护理需求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9):819-821.

[7] Van Malderen,Mets T,Gorus E.Intervention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older people in residential long-term care:a systematic review[J].Ageing Res Rev,2013,12(1):141-150.

[8] Motl RW,McAuley E.Symptom cluster and quality of life:preliminary evidence in multiple sclerosis[J].J Neurosci Nurs 2010,42(4):212-216.

[9] 陈清惠,宋惠娟,田枚,等.长期照护[M].台北:华格那企业有限公司,2008:36.

[10] Akinyemi AI.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aging males' symptoms in ljesaland.South-Western Nigeria[J].J Mens Health,2012,9(1):51-57.

[11] 李玉翠,王茹玲,吴垠,等.1340例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3):248-250.

[12] 刘婷,徐飞飞,孟芳,等.城市社区高龄老人生存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2):563-565.

[13] Nogueira SL,Riberio RC,Rosado LE,et al.Derterminant factors of functional status among the oldest old[J].Rev Bras Fisioter,2010,14(4):322-329.

[14] Agborsangaya CB,Lau D,Lahtinen M,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care utilization in multimorbidity:results of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Qual Life Res,2013,22(4):791-799.

·循证护理实践推荐·

证据 如何评估和处理老年人的发热反应?

证据来源 Joanna Briggs lnstitu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资料库(2014)

最佳实践推荐 ·在测量重症患者的体温时,不推荐测量肛温。(Grade A)

·推荐使用新型外周降温方法(血管内降温和水凝胶降温系统)来降低发热时机体负担。(Grade A)

·药物疗法中,使用持续退热药物输注降温疗效高于分次药物推注。(Grade A)

·老年人退热药物的使用需要临床判断。(Grade B)

·老年人发热的处理以及治疗后的反应尚缺乏高质量研究。需要更多研究探索。

——摘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微信公众号”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the elderly people in pension institution

Yang Shilai1, Zheng Jieren2, Zeng Liangzhu1, Xiao Huimin1

(1.SchoolofNursing,FujianMedicalUniversity,FujianFuzhou350108, 2.TheAffiliatedZhongshanHospitalofXiamenUniversity,FujianXiamen36100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explore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mong the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pension institution. Method A descriptive survey designed with non-probability sampling methods for 141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pension institution was conducted in Fuzhou using the SF-12.Result Mean scores for the total sample were(44.74 ±24.08) for the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score(PCS) and (50.83 ± 18.65) for the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score (MCS). Self-rated health and education level have significant affec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aged.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elderly who lived in pension institute was lower. The health management should be enhanced for improving their quality of life.

Pension institution; The elderly people; Quality of life; Health management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2J01127)

杨士来(1990-),男,福建漳州,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肖惠敏,E-mail:huiminxiao@126.com

R471

A

1002-6975(2015)22-2019-04

2015-06-05)

猜你喜欢
高龄养老量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