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羊感染寄生虫病的隐性危害及应对措施

2015-02-22 12:36汤继顺惠文巧朱德建苏世广
现代畜牧兽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驱虫寄生虫

汤继顺,惠文巧,陈 胜,朱德建,苏世广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能繁母羊感染寄生虫病的隐性危害及应对措施

汤继顺,惠文巧,陈 胜⋆,朱德建,苏世广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1)

为了了解体内外寄生虫对能繁母羊造成的危害及损失,通过调查母羊寄生虫病感染情况,分析体内外寄生虫的主要几种传播途径和对能繁母羊的隐性影响,探讨寄生虫病的主要检测方法和治疗敏感药物,提出能繁母羊寄生虫病合理的预防、治疗,环境处理等措施,从而能有效防治寄生虫病危害,提高能繁母羊的繁殖性能。

能繁母羊;寄生虫;隐性危害;应对措施

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肉羊都会感染寄生虫,母羊是羊场发展的基础,能繁母羊担负着配种、妊娠、哺乳等繁殖任务[1],受资金限制,各场引进母羊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母羊繁殖性能的好坏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羊群的发展和养殖效益。影响母羊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寄生虫病,不同阶段和不同饲养方式的母羊均有可能感染,只是感染程度和临床症状有差别。虽然寄生虫病对肉羊养殖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但对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却不像传染病和普通病那样受到养殖场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是母羊感染寄生虫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死亡率相对较低。一些管理不规范的养殖场和散养户由于意识不到位,治疗不重视,导致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仍停留在“被动定期驱虫”的状态,严重降低母羊使用价值。目前关于寄生虫对能繁母羊所造成的影响,国内外研究报道的不多。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能繁母羊感染体内外寄生虫的种类和常用的检测方法,分析寄生虫病是否对能繁母羊造成影响,旨在通过措施处理来降低寄生虫病对肉羊养殖企业的经济损失。

1 能繁母羊感染寄生虫病情况分析

在走访一些养殖场能发现能繁母羊往往整体膘情较差和贫血,发情迟、不发情或者屡配不孕甚至流产等繁殖力低下等问题。在养殖过程中,母羊从后备母羊到能繁母羊会遇到多种寄生虫的危害,如果对寄生虫感染重视不够,就会影响母羊的生长和后期的种用价值。母羊感染的寄生虫种类有包括线虫类(如捻转血矛线虫病、食道口线虫病等);吸虫类(如肝片吸虫病、血吸虫病等);绦虫类(如莫尼茨绦虫病等)及绦虫的幼虫类(如多头蚴病、囊尾蚴病等);原虫类(如羊球虫病、弓形体病等)和一些昆虫类,主要是螨、蜱、蝇蛆及虱、蝇、蚊、虻等[2]。

1.1 放养能繁母羊感染寄生虫情况 放牧养羊主要是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自繁自养的一种养殖模式,羊群分散在山区和一些荒滩荒坡上,自由采食,规模从几十头到上百头不等,其中,能繁母羊比例占到60%甚至更高。针对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发现寄生虫能形成完整的发育史,交叉感染严重,一些养殖场羊群中母羊基本上都感染寄生虫,只是感染严重程度差异,在一头母羊上可以分检出多种寄生虫。通过检测,全群母羊感染率达到90%以上,感染寄生虫病的能繁母羊膘情差,被毛凌乱,多数出现消化不良、异食等,没有正常发情症状,会出现不发情或发情推迟、不明显等症状,妊娠母羊采食差,孕期增重不明显,其中造成流产的约占10%~15%。

1.2 圈养能繁母羊感染寄生虫情况 规模化养殖场一般从养殖效益考虑,驱虫意识较强,母羊在配种前驱虫1~2次,能起到较好驱虫的效果,能繁母羊感染寄生虫病的危害程度低。据调查一些规模羊场母羊感染寄生虫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异地购羊,引进的种母羊有的来自散养户,在引进母羊的同时,也带入某种寄生虫,如羊球虫病,能通过患病母羊在能繁母羊之间传播。二是粪污污染。粪污处理粗放,随意堆置,未进行生物堆肥而直接施肥于田,就会引起寄生虫卵、虫体二次感染地下水和饲草,增加了能繁母羊感染寄生虫的机会。

2 感染寄生虫病对能繁母羊的危害

能繁母羊的主要用途就是配种、产羔与哺乳,因此,要保证其营养均衡,环境舒适。寄生虫对肉羊造成的危害主要是有竞争营养、吸取血液、消化和吞噬组织细胞,引起组织细胞反应和机械障碍等。因此,对于繁殖母羊来说,体内外寄生虫通过竞争性地争夺能繁母羊体内营养物质,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正常发情、配种和胎儿正常发育。另外,某些体外寄生虫在吸血的同时传播疾病,释放毒素,造成母羊免疫力低下,从而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造成母羊流产和羔羊出现弱羔和死亡。为了能繁母羊流产,在繁殖期间也不能像育肥羊驱虫随意性,要选择用药,注意用药程序和时间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寄生虫病对能繁母羊的危害。

2.1 体外寄生虫危害 体外寄生虫主要是螨、蜱、虱及夏季蝇、蝇蛆、蚊、虻等。虫体寄生在体表,寄生部位皮肤发红、破损、增厚、掉毛等,如羊螨病也称羊疥癣病,是由螨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3]。寄生在羊身体的螨有疥螨、痒螨和皮螨之分,母羊骚痒不安、 踢咬患部,影响采食、休息、发情与配种,症状严重者会造成母羊发情紊乱或流产。当蜱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能繁母羊贫血、消瘦、繁殖机能紊乱等,另外,蜱还是羊巴贝斯虫和泰勒焦虫等血液原虫重要媒介,患病母羊会通过血液传播给胎儿。当母羊在放牧时被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会感染住肉孢子虫病、蜱传热、蜱性脓毒症等,引起母羊流产、死胎等现象的发生[4-6]。羊患虱病症状严重时,也会影响母羊繁殖。此外夏季蚊、苍蝇等也对能繁母羊生长和繁殖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体内寄生虫危害 体内感染寄生虫时,感染强度低时,患羊不表现出患病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时,表明感染严重,往往预后不良。寄生虫寄生羊体内部位不同,虫体也不一样,感染症状和对羊的危害不同。一旦表现出临床症状就会严重影响母羊繁殖和胎儿发育,后备母羊无法配种,妊娠母羊会出现流产,或产出僵羊、弱羔、死胎、羔羊初生重过轻,母羊产后无乳,有的还会经胎盘感染羔羊,如弓形虫病等[7]。造成交叉感染,如在放牧过程中,感染的母羊排出带有虫卵的粪便污染牧草,一旦被采食就会传染羔羊和其他母羊,加剧寄生虫病的传播,从而造成养殖场的严重损失。

3 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3.1 研究工作进展 寄生虫病对畜禽养殖来说,危害巨大,母羊饲养更是不能放松预防和治疗。随着科研投入的加大,研究羊寄生虫病的课题日益增多,建设了寄生虫病原生物学研究与虫种资源库平台,对一些危害严重的寄生虫,虫体的形态、结构图已经描绘,并搞清生活史,如羊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等;开展了寄生虫流行病学研究,掌握重要寄生虫病的大体分布、流行现状的有关环节;研发和推广了一些针对孕期对胎儿无毒、无影响的新型治疗药物、新制剂和疫苗;引用了新的诊断技术,如单克隆抗体技术、PCR技术、ELISA法、间接血凝试验(IHA)、琼指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和补体结合反应等,提高了寄生虫病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这些使得肉羊寄生虫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2 寄生虫病的主要检测方法 对于能繁母羊寄生虫病的诊断,可结合其流行病学及母羊表现临床症状。在配种前要细致观察母羊的膘情、粪便和症状表现,必要时采用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有针对性地选择高效敏感药物,彻底驱虫,确保母羊健康繁殖。消化道中的寄生虫可采用尼龙网淘洗法、离心沉淀法或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羊粪便中的虫卵并结合症状做出诊断[8];在神经系统的寄生虫体根据表现症状可以诊断,呼吸系统寄生的虫体采用幼虫孵化法进行诊断;在体表的寄生虫根据症状及收集的虫体进行鉴定诊断;在血液中寄生的虫体主要有焦虫、锥虫和血吸虫等,可进行血涂片检查和血清学诊断;寄生在肌肉内的羊囊虫、住肉孢子虫等主要靠肉检。

4 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4.1 了解能繁母羊感染寄生虫的途径 和其他传染病一样,寄生虫传播也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因此要消灭寄生虫病源,主要是要控制传播途径。母羊感染寄生虫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经口感染,如采食了被寄生虫卵或幼虫污染的饲料和饲草等而感染;②经皮肤感染,如土壤中的钩虫丝状蚴以及疥螨、蠕形螨等直接侵入皮肤;③经呼吸道感染,如阿米巴原虫经鼻腔黏膜感染致患羊脑膜炎;④昆虫媒介传播,如蚊在吸血时能带入日本乙型脑炎等病毒,扇头蜱传播羊巴贝斯虫病等。

4.2 改善养殖环境 重视环境卫生,对于切断寄生虫病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保持羊舍的干净卫生,控制圈舍的温度、湿度,避免潮湿闷热,加强通风和光照,羊舍要积极消毒灭虫卵和幼虫,阻断虫卵再循环。羊场应禁止养犬、猫等动物,或尽量拴养,消灭老鼠,严防这些动物及其排泄物与母羊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保证饲料及饮水的安全卫生,要防止饲料被寄生虫污染,要定期对饮用水进行虫卵检查,确保无污染后方可使用。同时要及时进行羊舍内蜱、虱和蝇等的驱杀,防止虫媒性寄生虫病的暴发。所有措施处理要相互结合,综合防治。

4.3 羊场粪污处理措施 粪污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卵和幼虫,如弓首蛔虫卵、新蛔虫卵和隐孢子虫卵等。如果不能彻底消灭,就会污染饲料和秸秆,雨季还会造成羊场污水漫流,污染水源,一旦母羊采食和饮用地下水,会造成循环感染。羊场应高度重视羊粪污处理,安排专人负责和集中堆放,对防范寄生虫传播起到很好的杜绝作用。目前羊场粪污最好的处理措施是生物堆肥和建沼气池等,利用生物热,3~5 d即达到杀灭虫及虫卵目的。处理后的羊粪可以生物利用,施肥农田,减少环境污染。

5 能繁母羊的驱虫原则和药物选择

5.1 母羊驱虫用药原则 理想的驱虫药应该是使用安全,对机体毒性小或无毒,而对寄生虫毒性大;具有广谱、高效,使用剂量小,对多种寄生虫的成虫、幼虫、虫卵均有效;能群体给药,无残留或低残留,价格低廉。母羊饲养主要是用于繁殖,母羊根据其生长阶段不同,分为后备母羊、能繁母羊。后备母羊可以和育肥羊一样驱虫。能繁母羊只能在配种前和产羔后驱虫,妊娠母羊严禁驱虫。王光雷等[9]试验指出,对怀孕30 d左右的母羊进行驱虫可引起母羊流产。但吴向红等[10]报道,在冬季用复方伊维菌素片对怀孕母羊进行驱虫,不仅不会引起流产,反而减少因寄生虫而引起的流产现象发生,试验组羔羊繁殖存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1%。

5.2 寄生虫病治疗药物 治疗寄生虫的药物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抗蠕虫药(驱线虫药、驱绦虫药和驱吸虫药)、抗原虫药(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滴虫药和抗焦虫药)和杀虫药(有机磷类、除虫菊酯类)。要避免只注重驱虫而忽视驱虫效果,应多种驱虫药交换使用,要防止寄生虫出现耐药性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母羊驱虫的用药方法可以是口服、肌肉注射以及药浴等,必要时三种方法可依次进行。在治疗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和试验室诊断,选择高效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导致虫体耐药菌株的出现。

[1]林家云.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5,2:50.

[2]杨晓玲,鲁志平,申晓莉,等.牛羊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诊断及防治报告[J].当代畜牧,2014,10:97-92.

[3]王颂萍,尹洪欣.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对羊疥螨病的疗效观察[J].江苏农业科学,2014,12(47):221-222.

[4]达万武,李金山.舍饲母羊流产原因调查分析及综合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4,9:73-74.

[5]Gebrem edhin E Z,Agonafir A,Tessema T S,etal.Some risk factors for reproductive failures and contribution of 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n in sheep and goats of Central Ethiopa: Across-sectional study[J]. Research in Veterinary Science,2013,95(3):894-900.

[6]韦敏业.山羊流产原因分析及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4):109-110.

[7]周昕薛,周欢,宁晓冬,等.我国部分地区牛羊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2014,34(5):43-45.

[8]陶勇,李培英,陶小平,等.合肥市蜀山地区山羊寄生虫调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28(2):161-163.

[9]王光雷,徐国祝,努尔·库尔玛那里,等.冬季驱虫对怀孕母羊影响试验[J].草食家畜(季刊),2014,12(4):72-73.

[10]吴向红,徐国祝,解晓钰,等.生产母羊冬季孕期驱虫效果观察[J].草食家畜(季刊),2010,12(4):77-78.

Recessive hazards and response measures for breeding ewes infected with parasitic diseases

Tang Jishun,Hui Wenqiao,Chen Sheng*,Zhu Dejian,Su Shigua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Agricultural Academy of Anhui Province,Hefei Anhui 230031)

To find out the harm and los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rasites in breeding ewes, through survey the infection of parsitic diseases in ewes,analysed several transmission rout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rasites and recessive influence for breeding ewes,discussed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parasitic diseases and therapeutic drugs,proposed the prevention,treatment on parasitic diseases and handled measure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If can do these,can effectively prevent parasitic disease hazards,improv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ewes.

Breeding ewes; Parasites;Recessive hazard;Response measure

S858.235.9

1672-9692(2015)09-0046-04

2015-06-27

汤继顺(1979-),男,安徽肥东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草食动物繁殖和疾病预防研究。

陈胜(1974-),男,安徽东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草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工作。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创新基金项目(15b0415)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驱虫寄生虫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白话寄生虫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香榧驱虫述古今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猪寄生虫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