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

2015-02-22 12:36
现代畜牧兽医 2015年9期
关键词:农业部畜禽防控

时讯

“互联网+”“三农”保险行动计划启动实施

近日,农业部信息中心与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安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实施“互联网+”“三农”保险行动计划。

中航安盟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法国安盟保险集团共同投资成立的中外合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是其主营业务之一。2014年该公司共为近500万农户提供了各类保险保障。农业部信息中心作为农业部电子政务技术中心、国家农业大数据开发中心、全国农业信息化促进中心和农业信息化基地,经过近30年深度耕耘,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构建、资源开发、技术应用等领域积淀深厚,尤其是近10年来建设的以全国农业公益性服务专用号码12316为核心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形成了集语音、短信、网站、移动客户端等为一体的12316中央平台,具有较强的服务“三农”一线的功能,深受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民群众欢迎。

这次合作是农业部信息中心和中航安盟强强联合,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共同服务“三农”的一个具体行动和业务创新,是以信息化服务“三农”全局的一个积极探索。“互联网+”“三农”保险行动计划按照国家“‘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保险产品相融合,合力拓宽现代保险服务渠道,改进保险业务流程,提升保险运行效率和精准程度,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提供支持与服务。

“互联网+”“三农”保险行动计划涵盖两大领域八项内容,主要包括:通过探索开发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通过数据互联互通,推进“三农”保险信息数据库建设;通过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系统,推进“三农”保险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工作机制创新,推进基层信息服务体系与保险服务体系融合;通过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拓展,推进“三农”保险系列服务等等。双方将从2015年起用三年时间实施该计划。(摘自农业部网站)

农业部种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通过“2+1”认证复审

近日,农业部种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顺利通过了由国家认监委和农业部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定、机构审查认可和机构考核认证(以下简称“2+1”认证)复查现场评审。

农业部种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 景目标规划》、《畜牧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和《全国畜禽良种工程建设规划》的精神,以及我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种畜禽管理的实际需要,由原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于2001年开始申报。2003年5月,农业部发布文件将其列入了第四批质检中心的筹建计划。于2005年9月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机构认可的“双认证”工作,按照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有关规定,于2015年5月12日顺利通过第三次 认证复审工作。中心主要承担农业部等部门指定的种畜禽质量监督抽查检验、优质种畜禽的评选和复选检验;实施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的种畜禽品质检验;重要种 畜禽品种、新种畜禽品种投产和科研成果鉴定检验;农业系统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定级、升级产品检验和种畜禽质量等分级检验;以及有关种畜禽品质的仲裁检验和其他委托检验等工作。多年来,“中心”连续承担了农业部与相关单位下达的牛冷冻精液、种猪常温精液、牛亲子鉴定、个体识别等监测任务,完成精液检测样品4 800头份,完成全国2 150头种公牛的11个常染色体微卫星座位和Y染色体4个座位的PCR扩增与基因型鉴定工作,同时建立了种公牛个体及亲子鉴定DNA数据库。主持并参加制订牛遗传缺陷基因检测技术规程等6项国家、农业标准制定。参加执行了科技部“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服务”的科学研究项目3项,“猪遗传距离测定”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参加农业部等单位组织的5次冷冻精液、常温精液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均获得满意结果。为全国种畜品质的质量安全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次“2+1”复审现场评审专家组由国家饲料质检中心副主任杨曙明、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处长李潇舟、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员郭筱华和农业部牛冷冻精液质检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张晓霞组成。根据评审日程,评审组以听、看、问、查、考和现场考核的形式, 按照评审计划分软件、硬件两个小组对“中心”3年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评审。评审组听取了“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丑生关于“中心”3年质检工作情况汇报,现 场查看了办公室、样品室、检测室等所有工作场所,调阅了现行第4版质量体系文件、仪器设备档案、技术人员培训资料等材料,指定“中心”高、中、低三层共5人进行了法律法规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闭卷考试,召开了“中心”全体人员参加的关于法律法规、中心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座谈会,并对4名申请授权签字人进行了考核。从申请承检项目中抽4个产品10个参数进行了现场考核,试验形式包括人员比对、仪器比对、样品复测和见证试验等。

通过审查和现场项目考核,评审组认为:“中心”在机构与人员、质量体系、仪器设备、检测工作、记录与报告和设 施与环境六个方面,基本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细则》和《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基本条件》的要求,具备了申请承检的12种产品 44个参数按相关标准进行检验的能力,同意“基本通过”机构考核和审查认可现场评审。(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东南亚——中国口蹄疫防控国家协调员会议”在青岛召开

8月25~28日,农业部兽医局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青岛联合召开“东南亚-中国口蹄疫防控(SEACFMD)国家协调员会议”暨“动物移动管理研讨会”。会议就区域内口蹄疫疫情及防控经验、项目执行进展以及加强区域内动物移动管理合作等进行交流。

SEACFMD于1997年启动,旨在推动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逐步消灭口蹄疫。中国于2010年正式加入该项目,在做好本国口蹄疫防控的基础上,积极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口蹄疫防控挑战。一是本着“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口蹄疫等动物疫情及防控情况;二是推进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加大跨区域活畜移动监管力度;三是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临床诊断等领域的技术交流,为有关国家培训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四是向多个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防控物资援助和技术援助。(摘自农业部网站)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创新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机制 突出抓好布病包虫病防治

8月22日,西南西北片区动物疫病联防联控协作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强调,要创新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机制,突出抓好布病、包虫病防治。

于康震指出,2013年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建立以来,各有关省份加大工作力度,创新防控模式,强化联防联控,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明显提升。针对当前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峻形势,于康震强调,各地要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紧紧围绕“两个努力确保”的目标,扎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一要着力抓好基础免疫。坚持问题导向,要根据春防检查和延伸绩效检查结果,及时整改、查遗补缺,为全年动物防疫工作打牢基础。二要着力抓好监测预警。做好优先防治病种的监测预警,加强信息交流,及时通报疫情,为区域措施联动提供技术支持。三要着力抓好监督执法。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执法行为,积极探索活畜禽跨省调运监管试点,有效防止疫情跨区域传播。四要着力抓好外来病防范。坚持内防外堵,切实做好边境地区防控。同时,加强海、陆、空等国际运输风险管理,有效防止境外疫情传入。五要着力抓好应急准备。在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当前全国进入主汛期,各地要未雨绸缪,及早部署,有效防范。同时,要切实做好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针对当前全国布病、包虫病疫情严峻形势,于康震强调, 各级农牧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要优化防控对策,科学施策。要按照人畜同步、分区防治、分类指导的原则,坚决落实“免、检、消、杀、管”的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切实落实新生家畜免疫、犬的驱虫和家畜病变脏器的无害化处理等包虫病防控措施。二要坚持试点示范,典型带动。全面总结布病综合防控试点和包虫病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经验,结合区域特点,加快推进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三要加快科技进步,强化支撑。加大布病、包虫病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相关疫苗和犬驱虫药物的审批,为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四要抓好宣传培训,群防群控。加强对基层防疫人员培训,提高防治技术和卫生防护水平。加强对农牧民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增强防疫意识,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

猜你喜欢
农业部畜禽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农业部一号文件关于养猪都说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