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新生儿非医学指征添加配方奶的质性研究

2015-02-23 05:57
护理与康复 2015年9期
关键词:指征母乳母乳喂养

院内新生儿非医学指征添加配方奶的质性研究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编号:Y201330226

母乳已被全球公认为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WHO建议婴儿初生6个月内给予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持续至2岁或更长时间。为促进母乳喂养WHO发起了创建爱婴医院,妇幼保健医护人员一直围绕十大措施开展工作。Merewood等[1]研究显示,“不给婴儿提供除母乳以外的其他食物,除非有医疗指征”是最难实施的措施之一。张悦等[2]调查了全国32所省、市妇幼保健机构,得出结论是院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46.6%。如何提高院内纯母乳喂养率是妇幼保健医护人员面临的课题。笔者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影响院内非医学指征添加配方奶的因素,以期为提高院内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喂养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2014年3月至4月在本院产三病区住院的产妇和工作的护士,访谈样本量按资料饱和原则[3]。产妇纳入标准:分娩足月健康儿,产妇本身无母乳喂养禁忌证,住院期间均有添加配方奶情况,征得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14例产妇及新生儿一般资料见表1。本着自愿参加原则访谈了6名护士,一般资料见表2。

表1 14例产妇及新生儿一般资料

表2 6名护士一般资料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应用质性研究中诠释现象学的理论方法,采用面对面、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访谈提纲根据研究目的和文献回顾自行设计,对产妇访谈提纲内容包括:你和家人在孕期了解过母乳喂养知识吗?对纯母乳喂养和添加配方奶是如何看待的?为什么会给宝宝加奶的,当时主要是谁提议的?住院期间提供的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工作做得如何,你有什么建议?对护士的访谈提纲内容包括:当产妇和家属提出加奶时,你是怎么做的?当产妇有母乳喂养问题需要指导时,你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吗?如不能是什么原因?在纯母乳喂养把控中你有什么样的困惑?产妇访谈时间安排在出院当天,选择安静可以独处的房间;6名护士也逐一安排会议室进行单独访谈。护士和产妇访谈时间都控制在20~40 min,全程同步录音。研究者认真倾听,如实记录。

1.2.2资料整理与分析访谈结束后尽早对录音进行文字转录并整理,反复聆听所有录音和阅读访谈内容,根据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4],将访谈内容整理成完整的文字资料,推敲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文字内容,进行分类编码,对编码后的观点进行汇集,提炼出主题。资料全部经过2人核对,确保可信度。

2结果

2.1主题1:母乳喂养知识缺乏

2.1.1纯母乳喂养认知与行为的矛盾访谈中发现产妇对纯母乳喂养认识不深,导致轻易选择了添加配方奶。产妇1说:“我知道加配方奶后宝宝可能会不肯吸,但我生第一个孩子时一开始也奶不多,用勺子喂了没事,后来就坚持纯母乳了。这次情况差不多又加了,不知道其他还有什么不好的。”产妇10说:“我头两天加了2次奶,现在自己奶多了不用加了,这样也应该算纯母乳吧。”产妇14说:“听课时老师说,太早加奶可能宝宝不肯吸或者容易过敏等情况,所以要纯母乳喂养。但我剖宫产后几天实在没奶,想想总不能饿着,就等奶多了再说,现在已经加的不多了。”

2.1.2学得的知识不足以解决母乳喂养问题产妇因产后乳汁分泌不多,不知道怎么判断,还有乳头问题等也不会处理。有7例产妇提到自己奶少、宝宝哭吵,认为奶不够、担心饿给加了奶。产妇4说:“我剖宫产的,前面两天一滴奶都没有,这样宝宝会有奶吸到吗?宝宝一直哭,实在担心,就要求加奶了。”产妇9说:“我是顺产的,第1天没加,但宝宝吸个不停,第2天大小便不多,宝宝8斤重,我想是奶不够吃,家里人也说要给他加奶。”产妇12说:“产后我很累,宝宝吸了不多,到第3天也没啥奶,没办法就加了,现在还不够。”产妇2说:“我乳头有一点凹,护士帮我轻轻牵拉一下就喂上,我照着做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看宝宝哭了,就给她加了奶。要有这种指导的视频什么的就好了。”

2.2主题2:医院内专业支持不足

2.2.1护士缺少指导时间护士普遍认为母婴同室工作量大,以现有护士配备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帮助。N4说:“产科周转快,总有做不完的治疗和护理,产妇有问题时,经常不能及时过去,要么做一半被叫回来。”N6说:“近几年生育高峰,产科夜班时要接待平产的、剖宫产的还有新入院的孕妇,护士又少,哪有时间去指导喂奶。”产妇2说:“我乳头有点凹,王护士帮我喂得很好的,可她实在太忙,不好意思每次都叫她。”产妇5说:“产后第2天我有点担心纯母乳喂不够,叫了护士好几次都没空,后来好不容易来了又有急事叫走,护士太少了,很少有时间好好床边指导,其实我孕期学了不少的,只要帮我解决不懂的就好了。”

2.2.2护士指导能力受限母乳喂养知识在护理教课书上没有太多内容,有赖于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的理论学习。而产后早期母乳喂养评价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等,都给年轻护士及产妇造成一定的困惑。产妇11说:“宝宝第1天超过4个多小时都没醒来吸奶,护士帮忙喂养也没成功,我和家里人很担心,护士建议添加配方奶看看宝宝的反应。后来想想叫其他人帮我看看就好了。”产妇13说:“我乳头偏平,手术刚回来头几次都是护士帮我喂的,平躺着都能喂上。夜班护士帮喂得好累,都不好意思老叫她,就给添加配方奶了。”N2说:“学校几乎没啥学到母乳喂养知识,上了班一开始的培训也很基础,在碰到问题时会有很多困惑。”

2.2.3医患矛盾的压力新生儿是家庭的中心,一旦有事容易导致纠纷。在纯母乳喂养的认同上医患存在距离,几乎每位护士都谈到在非医学指征添加配方奶的把控上面临很大压力。N5说:“如果是产妇要求,而我们不给加奶情况下发生体重下降、黄疸偏高等,很多产妇和家属就会埋怨有时就会跟你吵。”N3说:“遇到要求加奶,只要有时间我也会认真评估和指导,认可的产妇就会坚持,但如果不认可我意见而坚持要求加奶的,我就会同意,不想有万一。”

2.3主题3:受专业之外母乳喂养信息的影响

2.3.1照护者和旁人的影响月嫂和家人是产妇主要照护者,产妇容易产生依赖心理,认同他们的育儿观念和行为,尤其是初产妇,另外还会受同事、朋友喂养经历的影响。产妇3说:“月嫂说头几天要是不加奶,宝宝黄疸要高的,我就怕了。”产妇6说:“宝宝吸过了还哭,一直吸,同事来看我,她说是我奶不够,她宝宝也是这样的,加了奶就不闹了,我就信了。”产妇1说:“老公和我都坚持纯母乳喂养两天了,公公一来看到宝宝老要吸就心疼了,背着我们加了奶。”产妇8说:“怀孕的时候我就坚定要纯母乳喂养,但宝宝吸了太频,婆婆都威胁了,说宝宝不是我一个人的,叫我看着办,抵不过家里压力加了几次奶,幸好现在纯母乳够了。”

2.3.2奶粉广告的影响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体上,配方奶的宣传广告,也会影响产妇的选择。产妇7说:“我产假结束后就要去上班,反正混着吃,前两天奶少就已经给他加了,现在的奶粉我看也做的蛮讲究的。”

3讨论

3.1院内新生儿非医学指征添加配方奶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14例新生儿无医学指征添加配方奶的产妇和6位母婴同室工作护士的深入访谈,访谈资料经整理、分析,形成母乳喂养知识缺乏、医院内专业支持不足、受专业之外母乳喂养信息的影响3个主题。产妇和家属多因知识缺乏、院内专业支持不足及非专业母乳喂养信息的影响导致擅自为新生儿添加配方奶。而护士多因人力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医患矛盾压力大、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导致解决母乳喂养能力受限。

3.2对策

3.2.1加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

3.2.1.1提高母乳喂养认知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母乳喂养行为,影响产妇喂养的信心。提高认知在孕期就要进行干预,宣传和鼓励孕妇及家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孕妇学校、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咨询电话、QQ咨询等,了解母乳喂养好处和促进乳汁分泌措施,熟悉基本母乳喂养技能。健康教育形式可采取现场授课指导、音频视频资料播放、资料发放等。在有了感性认识后,院内实施阶段式健康教育、PDCA循环法[5]健康教育等手段解决产后实际问题,提高产妇实践能力,深化孕期健康教育内容,增设添加配方奶对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早期纯母乳喂养的正确评判,新生儿哭吵常见原因和处理,增加乳汁分泌的方法等内容,促进产妇坚定纯母乳喂养的信念。

3.2.1.2促使医患达成纯母乳喂养共识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纯母乳喂养长期被认为是防止过敏高风险婴儿罹患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最佳途径[6]。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必须以家庭为中心,使产妇及其家人认同医护行为,共同重视纯母乳喂养。医院内加强对月嫂等非专业人员的管理及教育,做好产妇“育儿是自己的事”观念传递,避免非专业因素影响。

3.2.2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

3.2.2.1保证人力配置研究显示[7],母婴同室病房的护理人员,在新生儿护理方面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造成了人力资源配备相对不足。访谈中护士也普遍谈到没有时间和做不到及时宣教和指导,呼吁卫生政策倾斜和医院重视,制定母婴同室护理人力资源合适配置标准,保障人力配置,促进母乳喂养指导等优质护理的实施。

3.2.2.2提高护士母乳喂养业务水平国内医学教课书母乳喂养知识涉及不多,访谈中护士也认为不能解决临床问题,建议增加母乳喂养相关内容,增加常见问题处理方法,并对相关内容根据新进展及时更新。适当加快母乳喂养咨询师培养步伐,让护士得以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学习,也壮大技术指导小组的力量,科内以团队形式解决母乳喂养问题,保障专业支持。

3.2.2.3护士责任性教育护士必须深刻意识到: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情况对持续母乳喂养有重要影响[2]。促进母乳喂养,保障母婴健康是妇幼工作者的职责。不能因为产妇和家属信念的不坚定,轻易同意添加配方奶,必须按母乳喂养工作要求落实规范,认真评估和宣教、指导,帮助产妇树立纯母乳喂养信心。医院层面完善母乳喂养评估单、加奶流程等规范,有利于母乳喂养的评估指导工作和非医学指征加奶的把控。

3.2.3呼吁社会支持

3.2.3.1行政监督管理层面有研究认为,电视、杂志、报刊等公共媒体对母乳代用品层出不穷的广告宣传,影响对婴儿喂养方式的选择[8]。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婴幼奶粉广告宣传的监管。同时规范乳品行业相关标准,并严格管理母乳代用品的广告、销售手法、商品标签以及产品品质等,对不正当的营销手段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3.2.3.2用人单位支持由于工作环境不具备母乳喂养、挤奶和存放母乳的条件,比如工作中没有空闲时间、没有合适的地点等,许多母亲就被迫放弃或提早放弃了母乳喂养。WHO建议在工作上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提供带薪产假、兼职工作、就地育婴堂、用以进行挤奶和存放母乳的设施以及哺乳时间[9]。因此,用人单位为保障女职工的权益,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质,在单位力求创造母乳喂养条件,促进女性能够坚持母乳喂养。

3.3研究局限性本研究采样仅限于一所省会城市大型妇产科专科医院,受访对象限于城市女性,学历均在高中以上。若访谈对象是农村或学历教育水平较低的妇女或家庭时,可能会出现其他不同的结果。今后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访谈对象要涉及面更广、更具代表性,以期能更真实地应映产妇对院内新生儿非医学指征添加配方奶的观点及感受。

参考文献:

[1] Merewood A,Mehta SD,Chamberlain LB,et a1.Breastfeeding rates in US Baby—Friendly hospitals: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J].Pediatrics,2005,116(3):628-634.

[2] 张悦,王惠珊,罗倩,等.新生儿院内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6):507-509,513.

[3] 刘雯,卢惠娟,胡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早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l,46(4):343-346.

[4] 郭君怡,徐武秀,张春梅,等.温州市护士离职原因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4,13(5):415—417.

[5] 顾芝梅.PDCA循环管理在促进母乳喂养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0.

[6] 邵洁,盛军,董蔚,等.喂养干预对特应性高风险婴儿湿疹、食物过敏影响的跟踪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9,9(4):211-212.

[7] 马迪,姜梅,何仲.产科母婴同室病房护理工时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54-56.

[8] 纪若思,朱丽萍,华嘉增.母乳喂养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1,26(1):149-151.

孙慧连,张小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目的了解影响院内新生儿非医学指征添加配方奶的因素,为提高院内纯母乳喂养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诠释现象学的理论方法对14例产妇及6名护士进行深度访谈法,以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与整理。结果得到母乳喂养知识缺乏、医院内专业支持不足、受专业之外母乳喂养信息影响3个主题。结论院内新生儿非医学指征添加配方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加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呼吁社会支持,以提高院内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喂养。

关键词:新生儿;母乳喂养;配方奶;质性研究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5.09.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adding formula milk without medical indication for nosocomial newborns// Sun Huilian, Zhang Xiaoyuan//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0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ormula milk adding without medical indication for nosocomial newborn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rate of nosocomial breast-feeding. MethodTake in-depth interview on 14 parturient and 6 nurses based on social phenomenolog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alyze and arrange the information by Colaizzi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ResultObtain three themes of lacking of knowledge on breast-feeding, lacking of nosocomial support and influence from non-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ConclusionFormula milk adding without medical indication for nosocomial newborns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Enhancing breast-feeding health education, providing effective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calling for social support can improve rate of breast-feeding.

Key words:newborn; breast feeding; formula milk; qualitativ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R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5)09-0810-04

收稿日期:2015-05-07

作者简介:孙慧连(1973-),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猜你喜欢
指征母乳母乳喂养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