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食醋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并发呃逆的疗效观察

2015-02-23 05:57
护理与康复 2015年9期
关键词:氯丙嗪食醋副反应

口服食醋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并发呃逆的疗效观察

詹亚卿,朱进进,迟雅莉,张晓丽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8)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食醋对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并发呃逆的疗效。方法将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并发呃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食醋治疗呃逆,对照组常规肌内注射盐酸氯丙嗪,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6.7%、对照组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8例患者出现口干无食欲、低血压、乏力嗜睡等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未发生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食醋治疗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呃逆效果与肌内注射盐酸氯丙嗪效果无差异,但其无副反应发生。

关键词:呃逆;肝动脉栓塞化疗;食醋;治疗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5.09.013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之一,此法疗效显著,可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二期手术的机会,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但此法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呃逆是其并发症之一,长时间的呃逆可影响呼吸和进食,引起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贲门部食管及胃底黏膜撕裂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心理抑郁、体重减轻、失眠等[1]。目前,呃逆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刺激软腭或咽部、扰乱呼吸节律、迷走神经反刺激、兴奋呼吸中枢、膈肌反刺激、解除胃膨胀等)、穴位注射、氯丙嗪等药物治疗均有较好效果[2]。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患者采用民间偏方食醋来治疗呃逆,同时,熊建华[3]也报道食醋对呃逆有明显疗效。为探讨食醋对TACE后并发呃逆的治疗效果,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放射介入科对30例TACE后并发呃逆患者采用食醋口服的方法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纳入标准:行TACE前无呃逆病史但治疗后3 d内发生呃逆的患者;呃逆症状持续时间≥1 h;治疗前无胃病及膈肌病变者;年龄20~75岁;治疗中所用药物为碘油5~15 ml、吡柔比星20 mg、羟基喜树碱15 mg。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取预设随机研究,即先预设60例,分别为1~60号,然后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对应,奇数者采取口服食醋治疗,为观察组,偶数者采取肌内注射盐酸氯丙嗪治疗,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与大小、所栓塞的血管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情况比较

1.2干预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发生呃逆持续1 h未缓解者10 min内饮用食醋20 ml,然后3次/d于餐后半小时内饮食醋20 ml(10 min内饮完)。

1.2.2对照组患者发生呃逆持续1 h未缓解者肌内注射盐酸氯丙嗪12.5 mg,睡前再次肌内注射12.5 mg,以后2次/d肌内注射盐酸氯丙嗪12.5mg(早餐前半小时与晚睡前半小时)。

1.3疗效评价与方法

1.3.1呃逆治疗效果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判定疗效,治愈:呃逆停止,伴随症状消失;好转:呃逆减轻或持续时间短或间隔时间延长,伴随症状明显缓解,但遇情绪激动或紧张偶有复发;无效:呃逆及伴随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数=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本研究固定1位主治医师判定其疗效。

1.3.2副反应的观察患者用药后固定由1位主管护师每半小时巡视患者1次,倾听患者主诉,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判定为低血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呃逆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注:Fisher检验

2.2两组患者副反应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副反应比较例

注:Fisher检验

3讨论

3.1呃逆的发生机制呃逆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呼吸现象,是由于呼吸肌(主要为膈肌)的不自主的间歇性同步性收缩,且伴有吸气期声门的突然闭合而形成具有特征性声音的现象[2]。呃逆发生机制复杂,至今仍未详细阐明[5]。有研究认为,呃逆中枢位于脑干[5],受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刺激和冲动多自迷走神经或膈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入,传出神经则是膈神经的运动神经纤维,致使膈肌痉挛收缩,同时呼吸肌也发生阵发性痉挛性收缩。在膈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通路的任何部位刺激性病变均可导致呃逆[6]。呃逆可由多种代谢紊乱和药物所致,或者是因一些影响反射弧的某局部因素所致,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胸部、膈或腹部。先升萍等[1]指出,因TACE所用栓塞剂或化疗药刺激膈动脉引起膈神经兴奋导致膈肌痉挛会产生呃逆,治疗中栓塞膈动脉或治疗后肝脏暂时性缺血、肝包膜肿胀刺激膈神经或(和)迷走神经分支也会引起呃逆。中医学认为呃逆是由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损所致胃气上逆而形成的喉间呃逆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7]。中医《本草述钩玄》曰:“呃逆所因不一,有痰、有火、有阴火、有气虚、有气郁、有胃寒、有死血,就所因而投治,其剂亦不一,”指出了呃逆病因的复杂性。《古今医统大全·咳逆》曰:“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肝在志为怒,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或挟胃气上逆动膈而发为呃逆[8]。任何原因(包括肝气血阴阳的有余不足、痰瘀、湿浊等)导致的肝失疏泄,均会乘克胃土,使胃气上逆,而发呃逆[8]。此外,呃逆的发生还与心理、饮食等因素相关。

3.2口服食醋治疗呃逆的效果分析中医《医林纂要》曰:醋“泻肝、收心、治卒昏,醒睡梦、补肺等”;《本草纲目》说,醋“散淤血、治黄疸”,还认为能“开胃、养肝”。食醋能够促进食欲,通过促进胃液、唾液分泌,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食醋中的挥发性物质和氨基酸可以刺激人的大脑神经中枢,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9],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呃逆症状。同时,饮用食醋时刺激咽部可阻滞或抑制通过迷走神经传送的传入冲动,于是阻断了呃逆反射[10]。同时,食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醋酸、琥珀酸、维生素等多种肝脏所需的营养物质,食用醋后,其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转化,其转化合成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的损害有修复作用,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及促进新陈代谢[11],有利于TACE后患者。盐酸氯丙嗪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层通路的多巴胺受体(DA2)有关,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TACE后患者呃逆。本研究结果显示,口服食醋和注射盐酸氯丙嗪对呃逆患者的治疗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副反应的发生率上,口服食醋的患者,没有发生口干无食欲、低血压、乏力嗜睡等症状,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口服食醋治疗呃逆有明确的效果,同时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局限性由于在两组副反应判断上,口干无食欲、乏力等情况主观因素较多,加之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另外,由于呃逆的病理机制较复杂,食醋对呃逆的治疗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先升萍,贺葵.肝癌介入术后病人呃逆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10B):2117-2118.

[2] 申鹏,陈勇,李彦豪.肝癌介入术后呃逆的治疗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1(6):466-467.

[3] 熊建华.小食品的“大神通”[J].家庭医学,2005(7):60.

[4]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17-318.

[5] 费建美.急性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分析及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1):1019-1021.

[6] 巢静贤.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顽固性呃逆的护理[J].常州实用医学,2013,29(4):266-267.

[7] 顾杭英,陈来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7):711-712.

[8] 闻斐斐,李振华.呃逆病因病机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3,6(7):529-531.

[9] 信亚伟,孙惜时,谈甜甜,等.食醋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5,40(2):124-127.

[10] 李倩,黎昕,江子芳.饮水弯腰法在胃癌患者呃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38-1139.

[11] 武治昌.食醋的保健功效[J].中国保健食品,2006(5):38-39.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5)09-0841-03

通信作者:张晓丽,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收稿日期:2015-04-13

作者简介:詹亚卿(1982-),女,本科,护师.

猜你喜欢
氯丙嗪食醋副反应
氯丙嗪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研究
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GB 2719—2018)的探讨
西药盐酸氯丙嗪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合理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食醋与人类生活
猪肉中有安眠药?
催陈食醋工艺技术研究前沿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