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笔谈

2015-02-25 10:21祝福恩
学术交流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本刊特稿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笔谈

习近平“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祝福恩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时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及治国实践,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着眼世界发展大潮流,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在2015年“两会”的人大、政府、政协、最高法、最高检的5份工作报告中,都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战略指导思想及关键词。虽然每个报告表述略有不同,但“四个全面”已成为中国政治的新常态,成为我们党统领工作的大逻辑和总抓手。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博鳌论坛上的讲话就以“四个全面”为指导,这表明,2015年是践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元年,是我们党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继承、超越和与时俱进,表明我们党将迈入“四个全面”的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有一个逻辑发展过程。最早是2014年8月,中央在起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时要求体现“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直到2014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仍提这“三个全面”。随着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理论的深化和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全面”的基础上,又加进了“全面从严治党”,使“三个全面”变成了“四个全面”,实现了战略思想的巨大突破和历史性的创新。据资料统计,自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直到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及在春节团拜会上,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共11次阐述“四个全面”,特别是2月2日,第一次把“四个全面”用“战略布局”加以界定。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表明“四个全面”已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政府领导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总体框架和执政理念,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思想理论的创新和丰富,是对指导思想的理论概括。从“四个全面”提出和形成的理论逻辑看,基本是一年一个飞跃和突破。作为十八大报告起草组长,习近平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写入报告,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概念,还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时间表。出任党的总书记后,在2013年、2014年的“两会”深入各代表团的讲话中,都突出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其实,习近平总书记的2012年12月7日到11日深圳之行的讲话,以及2013年“两会”期间,3月5日在上海代表团就提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这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初表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巨系统,它包括60项改革大任务,分解开是336项小任务,具体体现在6大领域改革实践中,既体现了习近平改革的特色及对以往改革的突破,又表明中国改革模式、路径、对策、力度、广度在提升,显示了改革新设计师的顶层设计,形成了中国改革的升级版、创新版。

到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明确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具体内容以及“五大支柱”“五个原则”等,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其实,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法学博士,又有着从基层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的工作实践,还经历过“文革”的十年浩劫,深知当今世界法治的大势。他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法治浙江”,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升华为“法治中国”,这不仅是层次的提升,更是治国理念的飞跃。所以,他在出任党的总书记19天后,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一思想的逻辑发展自然是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了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超越。正如一外国学者所言,这标志着“中国却是实实在在从人治向法治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治国理论质的飞跃。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就把他在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讲的“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更加明确具体化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成果、加强党的作用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进行部署”。在提出8条从严治党举措的前提下,98次讲到“从严”。基于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基于党情,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做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由此,把“三个全面”提升为“四个全面”,并亲自用“战略布局”加以界定,表明“四个全面”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和战略抓手。

基于此我们的结论是:

(1)“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治国执政理念的总结、升华和超越,实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经验与习近平治国理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中国特色与世界发展大潮流的理性升华,实现了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和人民群众意愿的高度契合,实现了中国发展轨迹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水乳交汇。可见,“四个全面”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大战略,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样,富有指导思想意义和价值的科学理念。

(2)“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往既有表述之前加上“全面”二字,“全面”这个概念极为重要,全面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自然成为科学体系并实现了理念的大升华,战略布局的大超越。所以说,“四个全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超越和与时俱进,表明“四个全面”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风格、执政理念、执政特色和执政魄力。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科学思维和领导方式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决定》作以说明时指出:“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2014年10月31日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问题是工作的牵引,问题是时代的呼唤”。“四个全面”就是他直面我国改革开放36年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战略举措,并作出的战略回答,因此说,“四个全面”是科学推动我国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抓手。

(4)“四个全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思想体系和逻辑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2月2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因此,我们说“四个全面”为制定“十三五”规划,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指导。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哲学意蕴

徐晓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为主要内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方向做出了新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思想,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从中央对“四个全面”思想的文字表述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被放在“四个全面”思想的首要位置,充分表现出本届政府对这一发展目标的重视程度。由此看出,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仍然是小康社会建设,并突出强调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性和重要性。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

作为一个成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都一如既往地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全局观”和“重点论”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在此前历史阶段上的理论创新相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在落实马克思主义“全局观”的问题上,无疑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要目标是强调小康社会建设必须要注重“全面性”。首先,历史地看,“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最早是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设计中国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就是要把中国社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但是,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社会发展空间狭窄。我们的“小康社会”建设在现实上只能偏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集中力量改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局面,竭力实现中国社会在经济层面的单向度“小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当今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具备了“全面”建成的可能。以此前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基础,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完整回归邓小平同志最初的战略构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成了我们要尽快完成的工作。其次,小康社会建设必须有尽可能广泛的覆盖范围。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克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部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同时,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必须覆盖中国最为广泛的百姓群体,涵盖中国社会的各个发展领域。也就是说,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既要有经济发展,还要有社会进步。只有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收入、医疗、社保、教育、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社会发展难点问题得到不断改善,我们期望的全面小康社会才有建成的可能。

因此,总体来看,十八大之后,中央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全面”,对这一“全面”概念的把握,体现着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表现出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局观”思想的完整把握。

2.全面建成小康社重点在“建成”

与十六大报告表述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习总书记“四个全面”思想关于当前小康社会建设工作的表述有着明显变化。如果说,“全面”一词的使用,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中国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的不懈坚持,那么“建成”一词的使用,则充分表明本届政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坚定信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个发展问题。它既是我们党成立100年的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开始,我们还有差不多五年时间来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果断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我们新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对过去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充分自信,同时也是我们党对民族复兴大业的勇敢担当。就当前情况看,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仍然需要我们做很多具体的工作,但“发展”仍然是我们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我们要格外关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中国社会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赖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一系列问题的全面解决。用创新的方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深化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充分表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能长久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只能是创新驱动、高端引领、优化升级、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群众利益无小事”是我们党对待人民群众利益的基本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关注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也是党的事业。作为整个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构建一个理想社会,让老百姓有更好的教育、更加完善的医疗、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和谐的生活氛围。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新的五年规划完成之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充分表明“建成”的重要性。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既是责任又是动力。它要求我们,尽快完成发展方式转变,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局观”和“重点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它包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完整的方法论,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处理改革发展问题时重要的思想基础。习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完整地继承并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概念内涵,并使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契合。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既成为了中央政府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同时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进程推到了全新高度,也必然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组成部分。

(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李楠明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战略构思和战略布局。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这一思想,其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等一系列讲话中又反复强调,使之成为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代表们讨论的中心主题。

“四个全面”作为治国理政的总纲,如习近平所说:“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反映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际工作路线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上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工作抓手,体现了一体两翼的战略构思。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所以要全面从严治党。由此,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幼,制定了“八项规定”,不断进行着反腐倡廉、纯洁队伍的活动。所以,“四个全面”的提出正是这些年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反映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上,立足中国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建设的新探索和新发展。

从理论的角度看,“四个全面”体现着一种新的辩证的整体性思维。要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去看待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性质所决定的。所谓“全面”,既体现着战略布局四个方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统一,又体现着各个方面自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所以,要树立全局性的战略思维、系统的思维、辩证联系和发展的思维,在普遍联系的横向坐标和历史与现实的纵轴上去认识每一方面的意义。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也应如此。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0多年前,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改革的进程进入到体制创新阶段,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整体转型。可以说,没有改革,就没有当代的中国发展,当代中国的初步繁荣昌盛是同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我们正是依靠改革才调动起广大群众的主动创造性,正是通过改革的方法才不断推动社会各方面工作的发展,才使改革的红利转化成发展的动力,以至改革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全体人民的共识。

在当代,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发展的战略目标,那么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举措。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已提升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目标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两者是有机互动的一个整体。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是贯穿于其中不变的逻辑,也是实现其目标的具体实践过程。就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辨证关系而言,两者是齐头并进的两翼,相辅相成。没有法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深化改革就失去了法治的保驾护航;而没有改革,不改变权大于法、权力超越法律行使的现象,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制度也就建立不起来。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也是如此。只有从严治党,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使改革不成为少数利益集团谋私的工具;只有深化改革,党才能使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所以,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放在同其他三个“全面”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去理解。

全面深化改革,如果说根本在改革,重点在全面,那么关键在深化。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需要突破阻碍科学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对某些固化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需要有全局的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抓住重点,找准突破口,在相互协调中有序地推进改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已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坚信:只要按着“四个全面”的顶层设计,以辩证思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指导改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在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主任)

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思考

邓福庆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清晰把握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为:一要奠定“三大基石”,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点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制度基础和理论指导,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二要构筑“五大支柱”,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展开和有力支撑。三要设计“施工方案”,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就要求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四要描绘“总效果图”,从法治建设本身看,就是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目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看,就是要着眼于更好更优的国家治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牢牢抓住“关键少数”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是因为:一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肩负着关键职责。我们国家的依法治理水平和法治化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群体对于推进法治建设的信念、决心和行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一方面靠的是党和政府对于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和自觉,另一方面靠的是对于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的满足和回应,两方面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合力”,而领导干部正是使得二者共同形成“合力”的关键所在。二是领导干部依法用权是关键问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治国理政各项工作,处理好权和法的关系,是对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最经常、最直接的考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习惯在“聚光灯”下工作,公开透明履职;习惯在网络包围下工作,公开公正办事;习惯在群众监督下工作,自觉接受质询,具有担当精神,做发挥关键作用的合格的“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的干部群众,形成全社会尊法、守法、护法、用法的良好局面。三是完善制度机制是关键举措。抓住这个“关键少数”,重要的是要着力提高他们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一方面要靠他们自身的认知、学习和实践养成;另一方面要靠形成完善的、长效化的约束和制度机制。这也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弘扬法治文化

一要重视政府法治理念倡导,培养法治文化。政府在法治建设的实践中,不仅要做到依法行政,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司法体制改革,做到司法独立,促进以自由、正义、公平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要重视领导层法治精神建设。依法治国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以法治文化取代人治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领导层在观念上拥有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就必然在行动上做到心为民所想、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三要重视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法律人才能够宣传法律知识,促进法律形式理性化,推进法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法律人才是法治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对于民众法律信仰的树立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四要重视强化公民主体意识。法治的主体是人民,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长更多的是停留在“为权利而斗争”的口号上,在维护权利的过程中,公民往往还没有在心理上、情感上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这就使得公民的法治理念难以确立,法治文化难以真正形成。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深刻理解“全面推进”

一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全局性、整体性与系统性。在依法治国的整体布局之下,必须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通过法治政府建设,做到严格执法;通过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法治观念;通过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加强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二要坚持立法与法律实施的对应性与协调性。立法是依法治国的起点,执法、司法、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全面展开与实现。立法与法律实施的有效对应与协调,强调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来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实现立法与法律实施的内在契合与协调统一。三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共同发力。法治政府强调政府权力的设定和取得要有宪法与法律依据,法治社会重心在于强调社会成员行为的法治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通过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与被管理者的社会两方面力量的共同推进、相互支持方能实现。它不仅需要通过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来实现,而且要以法治社会建设、在全社会培育法律意识和提升法律信仰作为依托和支撑。四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是一种制度化的“硬约束”,道德则是一种“软约束”。“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精髓。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律与道德缺一不可,唯有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德法并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善治”。

(作者系哈尔滨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思想、作风与制度: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

李庆华

“从严治党”是我党适应执政和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根本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组织保证。

1.从思想上从严治党,拧好思想总开关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一定要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总开关”,所谓“总开关”,顾名思义,就是管总的,是思想指南和行动罗盘,它决定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成为脱离群众的“老爷官”、无所作为的“平庸官”、与民争利的“特权官”,甚至成为金钱至上、弄虚作假、贪污腐化的“大贪官”,其思想根源就在于“总开关”出了问题,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导致世界观偏差、人生观迷失、价值观错位。

切实解决好党员干部思想的“总开关”问题,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武装全体党员,凝聚党员干部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克服和改造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才能永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进而有效增强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的思想自觉。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教育。这是推进从严治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的重大问题。要始终坚持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将思想教育内化为习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补钙壮骨”作为人生常态,扬理想之帜、信念之炬,炼就“金刚不坏之身”,通过常抓不懈的思想教育,铸牢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二是要锤炼坚强党性,永葆党员本色。要在思想意识上建党,毫不放松地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党性培养,不断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三个自信”;加强党性修养,真正对党负责,真心实意为民办事;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做到敢于尽责、勇于担当,使党性在时代风浪中加强。三是要加强舆论引导,确保宣传导向不偏离。引导党员干部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

只有把“总开关”的问题解决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才能有基础、有保障,才能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目标的早日实现。

2.从作风上从严治党,打造主体形象

作风就是形象,形象就是生命。党的十八大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率先垂范改进作风,到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剑指“四风”问题,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所有这些都表明了新形势下的作风建设已经步入新的里程、新的常态。在这种条件下,务必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切实在百姓心中形成高效、亲民、阳光、透明的政府形象,主动担负起抓好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

从严治党、抓好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保障。一是坚持领导示范,强化责任担当。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决策部署上来,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又抓好日常中心工作,以领导示范树好活动标杆,带头反对“四风”,带头学习调研、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整改问题、建章立制,以“步步在前”带动层层示范。二是要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从严的标准要求、从严的措施管理、从严的纪律约束,才能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把心事用在干事上、把精力花在谋事上,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通过实干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三是要头脑清醒、深化认识,努力克服过去“总算过了关”的懈怠心理,破除“躲一躲”的侥幸心理,杜绝“看看再说”的旁观心理,主动回归到以遵规守纪为本位,用“干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积极健康地适应和融入新的政治生态。

只有长期坚持、真正落实,才能把好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展现出作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以优良的党风取信于民,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3.从制度上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政治生态的优化和良性发展,是深化改革、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社会良性治理的基础和保障。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要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尤其是要统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工作。

从理论上讲,制度和政治生态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治标入手,稳扎稳打向治本深入,提振了信心,凝聚了民心,为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但同时也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实现政治生态“山青水秀”任重道远。“四风”是否会反弹,是当前党内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把抓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常态化,向制度治党要长效,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铲除不正之风的土壤,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出路和理性选择。

党只有以更严格的标准、更严明的纪律要求并约束各级党员干部,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制度治党推进从严治党,是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必然的路径选择。制度问题是制度治党的根本问题。制度是从严治党的基本规范和根本抓手。当下,转变作风取得了成效,反腐败更是成果巨大。如何才能把这些成果保持下去,让暂时变成长期,使权宜成为常态,这就要靠制度。一是必须大力推进党内法规制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让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民主集中制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三是注重制度的操作性与实践性。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四是要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

(作者系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常延廷 杜 娟〕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