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监测肺动脉收缩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5-02-26 06:49霍存生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超声科30045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三尖瓣维持性反流

霍存生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超声科 300451



超声监测肺动脉收缩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霍存生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医医院超声科300451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改变以及其随透析龄增加的变化趋势。方法:将透析患者按透龄分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比较正常对照组、低透龄组、高透龄组间肺动脉收缩压的差别,分析其原因。结果:正常对照组与低透龄组比较P=0.000,正常对照组与高透龄组比较P=0.010,低透龄组与高透龄组比较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增高较为常见,且随着透析龄的增加肺动脉收缩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应用超声监测肺动脉收缩压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透析患者的病情,进而客观地评估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血液透析肺动脉收缩压超声心动图透析龄

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的替代治疗。肺动脉高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病率高,且多表现为轻至中度增高,提示疾病预后不良。用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测量肺动脉压力与心导管技术检查的结果相比较后,显示了较好的相关性。本文通过按透析龄将患者分组,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透析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改变及其随透龄增加的变化趋势,达到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的目的。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1)正常对照组42例,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0.69±8.92)岁。经常规体检、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为正常者。(2)实验分组:选择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其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1.96±12)岁,透龄3~116个月,平均透龄(34±27.4)个月。按透龄将观察对象分成低透龄组28例(透龄30个月以内)及高透龄组26例(透龄超30个月)。所有病例均为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频率3次/周,4h/次;均除外合并大面积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疾病;胸廓畸形、肺动脉狭窄及右室流出道狭窄等影响超声三尖瓣反流压差法测量结果者已被剔除。

1.2检查方法应用ACUSON Antares 5.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X4-1探头,频率范围2~3.5MHz。检查时取左侧斜卧位,左手上扬置头枕部,充分暴露左胸,经胸骨旁四腔心切面或心底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三尖瓣反流程度,以连续波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反流压差。所有透析患者均在透析结束后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人群肺动脉收缩压参考标准不大于30mmHg(1mmHg=0.133kPa)。肺动脉收缩压计算公式:PASP=ΔP+RAP(ΔP为三尖瓣反流压差,RAP为估测右房压,当右房横径在正常范围内时RAP取值5mmHg,右房横径增大超过40mm时RAP取值10mmHg,当右房内径显著增大且明显超过左房内径时RAP取值15mmHg)。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单因素ANOV,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透析后低透龄组、高透龄组比较,三尖瓣反流压差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F=17.905,对照组与低透龄组比较P=0.000,对照组与高透龄组比较P=0.010,两实验组间比较P=0.037,统计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正常对照组与高透龄组、低透龄组之间的肺动脉

注:PASP比较F=17.905,组间比较P均<0.05(RA为右房横径)。

3讨论

肺动脉高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合并症[1],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个间接指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严重程度与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成正相关[3]。本文应用超声三尖瓣反流压差法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低透龄组、高透龄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在透析患者中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且有随透龄增加逐渐增高的趋势。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与甲状旁腺素水平、动-静脉通路[4]、贫血及体液过多[5]等因素相关。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增高,诱导钙负荷增加,进而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动-静脉通路造成心脏的左向右分流,贫血及体液过多可导致容量负荷加重,这些均致使心脏的高动力血液循环,一方面使肺血管解剖及功能发生了改变,肺动脉压升高,另一方面使心室腔过度扩大,心肌收缩力严重损害,心脏泵血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左心室收缩功能。此外,贫血相关血氧含量降低、透析液使氧离曲线左移、水钠潴留导致肺间质水肿等因素导致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可引起肺血管持续性收缩,产生肺动脉高压;酸中毒可以明显增加肺血管的阻力,也可与低氧产生协同作用。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是随着透析龄的增加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而透析前后的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改变直接导致了肺动脉压的反复波动,其结果进一步加重了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本文发现超声测得心脏各腔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心输出量等参数透析前后比较差异明显,以左房、左室为例,透析前左房增大率85.19%,左室增大率44.44%,与既往报道基本相符,而透析后数值分别下降到48.15%和18.52%。由于血液透析患者体重增加值个体差异大、透析间隔不等,致使每次透析前有效循环血容量出现波动,而有效循环血容量可很大程度上影响肺动脉收缩压测值;因此,本文选择透析后测值更能客观地反映透析本身对肺动脉收缩压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肺动脉收缩压的增高较为常见,本文显示随着透析龄的增加肺动脉收缩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超声心动图具有实时动态、经济安全、可重复性好的优势,应用超声监测肺动脉收缩压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透析患者的病情,进而达到评估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olignano D,Rastelli S,Agarwal R,etal.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CKD〔J〕.Am J Kidney Dis,2013,61(4):612-622.

[2]潘敏,金领微,李占园,等. 位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6):520-522.

[3]杨青梅, 鲍晓荣, 张清, 等.慢性肾脏病肺动脉压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12(8):702-705.

[4]Havlucu Y, Kursat S, Ekmekci C,etal.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J〕.Respiration,2007,74(5):503-510.

[5]孟娟,孙倩美,姜维,等.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25(2):93-96.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5-01-03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0-1360-02

猜你喜欢
三尖瓣维持性反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疗效评价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三尖瓣返流的手术治疗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二尖瓣外科术后晚期三尖瓣反流发病机制的探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