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突破与发展

2015-02-26 21:24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5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

孙 伟

(作者单位:山东教育电视台)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突破与发展

孙 伟

(作者单位:山东教育电视台)

摘 要:当下,娱乐类综艺节目挤占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具有文化传承、社会教化功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曲高和寡”,本文通过分析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制约因素,探讨其发展策略。

关键词:文化电视节目;传播现状;发展策略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一文中指出:“文化者,人类新能所开释出来之价值的工业也。”笔者认为,文化包涵了人类文明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广义上讲,承载文化因素、体现文化价值的电视节目,可通称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具有思想性、知识性、传承性、人文性等特点。

1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分析

目前电视为大众营造着一个泛娱乐化的氛围,以《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饭没了秀》为代表的综艺娱乐类节目占据黄金时间段,带来了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挤占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消解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

文化类电视节目因其较强的知识性和传承性,往往具备较好的节目内涵,有较好的节目底蕴。在受众分析调查中,文化类电视节目受众群体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通常是少数的知识分子,受众群体的小众化使其收视率相对较低,在经济效益至上的传媒市场中不占竞争优势。

1.2 节目同质化趋势明显

由于文化类节目的数量相对较少、对技术的要求又相对较低,一旦出现一档收视率相对较好的电视节目,便会有诸多跟风者纷纷效仿。比如以传播汉字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出现,就出现了很多追随者,山东教育电视台针对山东17个地市的汉字听写大赛《快乐汉字》节目,也借鉴了《中国听写大会》的相关经验。

1.3 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呼吁,唤醒了各级电视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数量不断增多、被重视的程度也逐渐加大。比如,最近中央电视台对播出时段的调整就充分考虑了文化类节目,将《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拿到中央一套周末晚8点的黄金时间段,与《中国谜语大会》一起,传承百代甄选的中国智慧,体现了大台的担当。

2 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受众群体精英化、小众化

有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电视受众主要是初中以下群体,而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受众多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这意味着受众群体本身的小众性。电视作为大众媒介,在节目的设置和编排中,往往尽可能考虑绝大多数受众的需求,忽略少数群体对文化节目的需求。

2.2 电视节目评价机制以收视率为主

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使收视率成为衡量现今电视节目优劣、工作人员工资的重要参数之一,因为它直接与广告挂钩。为追求经济效益,媒体往往唯收视率是尊,“叫好不叫座”的文化节目被边缘化。实际上,电视的传播效果与收视率是两个概念,收视率仅仅是衡量收视情况的指标,不足以衡量节目的优劣,尤其在多屏、多媒体、多渠道传播的时代里,节目的传播范围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更何况社会价值的评价也应当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2.3 长期形成的恶性循环

文化类电视节目曲高和寡的现状也受制于长久以来的恶性循环。小众的收视群体带来较低收视率,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导致节目的边缘化,只能占据较差的播出时段,受众便越来越少。

3 文化类专题节目的突破与发展

文化节目要发展首先要明确,衡量节目好坏的标准不只是收视率,社会影响力、潜在传播力也应纳入节目考核的因素之中。

3.1 立足本土挖掘当地历史文化

文化再高雅也得接地气,让文化节目接地气,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立足本土,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增加了节目的接近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播。值得一提的是烟台电视台的《细说百家姓》栏目,该节目按照宋版百家姓的姓氏排名讲述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既有姓氏文化的起源发展又有历史人物故事,通过对当代姓氏族人的现实采访,挖掘烟台本土文化,内容涉及风土民情、历史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3.2 改变传播语态注重与受众互动

现代传播中,“枪弹论”的受众观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受众在节目的选择中具有更多主导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节目要迎合受众的所有需求,但是受众健康的积极的需求就必须予以考虑,比如说受众对互动的要求,电视媒体单向度的传播方式限制了受众观点的表达。新技术的出现让电视与受众的互动越来越密切,文化类节目也可以采用摇一摇等方式,与受众实时互动。

3.3 探索娱乐功能的挖掘

文化本身的严肃性不应成为文化类电视节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理由。文化类电视节目也可以结合娱乐的要素,将文化寓于娱乐之中,增加文化类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

公共电视本身具有“公共”性,应该是社会化的,电视人应该时刻明白肩上的文化使命,拒绝庸俗和过度的娱乐。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蔡凯如.新闻传播的文化关照[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
旅游移动电子商务下的景区发展策略可行性分析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广发银行信用卡发展策略研究
试论市场经济发展下公路经济的长远发展
校园电子商务的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