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2015-02-26 21:24陈超炯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引导舆论

陈超炯

(作者单位:广东省恩平广播电视台)

论新闻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陈超炯

(作者单位:广东省恩平广播电视台)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认识越来越贴近实际。从自然灾害到社会突发事件,从科学发展观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各级新闻媒体都能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新闻规律、贴近社会实际,让群众能听得见、看得到、想得透、做得好,真正起到了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引导

1 增强五种意识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前提

1.1 增强责任意识。媒体人要进一步承担好舆论引导的重大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做好工作,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1.2 增强政治意识。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我们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首位,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认识到宣传有纪律,守土有责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热点问题上主动引导,加强防控;在敏感问题上严守规程,谨慎从事。

1.3 增强人本意识。新闻宣传要达到“引导人”的良好社会效果,必须以人为本,务求效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多采用人民群众的鲜活语言,多采写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报道。

例如,恩平广播电视台通过举办《领导面对面》节目,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市领导及各部门单位领导轮流接受访问,通过这个节目,密切了党群关系,拉进了党政领导与广大市民的距离,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提升了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共建富裕和谐新侨乡的信心。同时,恩平广播电视台开设的《身边人身边事》《外地人在恩平》等专栏节目,通过一件件感人的事例,热情讴歌了“忠诚守信、勤劳勇敢、务实苦干、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1.4 增强创新意识。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精神做好工作。这个论断要求我们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恩平市是全国著名侨乡,旅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的乡亲达50万多人,接近恩平市的总人口。因此,外界也就有了“海内一个恩平,海外一个恩平”的讲法。为了真实地反映旅外恩平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记录他们鲜为人知的奋斗历程,架设沟通的桥梁,传递乡情侨情,增强他们对家乡的感情,激发他们更多地支持家乡的建设,恩平广播电视台于1997~2013年这16年间8度跨出国门(境)拍摄了《恩平人在香港》《恩平人在澳门》等8部130集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一家县级电视台要拍摄一部专题片并不难,难的是要抓住历史的机遇,创造性地在16年间8度跨出国门(境)拍摄专题片,并受到观众的欢迎、同行的关注、领导的肯定以及社会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最终促使旅外乡亲回家乡办公益、创实业,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1.5 增强大局意识。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在重大问题、重大事件面前,新闻媒体不能错位,要把好关、把好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 增强五种能力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基础

一是掌控导向的能力。在复杂形势下把握导向,既要在政治原则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更要讲究方法,注重策略。二是服务人民的能力。在新闻宣传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人民的发展需求,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宣传,搞报道,在为群众服务中引导群众,在与群众互动中形成共识。三是改革创新的能力。新闻宣传最需要创新,要研究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主动设置议题,做到因势利导,要改进突发事件的报道,做到化干扰为主动,使之成为创新新闻宣传的机遇,推进新闻宣传的动力,发展新闻宣传的起点。四是拓展阵地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提升办台的水平,重视抓好广播电视宽频网络建设与新媒体建设,使之逐渐成为主流舆论的放大器、先进文化的新阵地。五是履行职责的能力。能力决定业绩,本领决定效果,要加强业务学习,加强实践锻炼,适应和掌握新办法、新手段,以拓宽宣传内容、提升宣传层次、延伸宣传对象,提高宣传效果。

3 协调搞好“五个面”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点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具体要注意搞好“五个面”:即抓好“正面”,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沟通“上面”,定期向上级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促进本

地重大工作、有影响的经验上大台;协调“外面”,抓好对外宣传,要立足本地优势,继续做好旅外乡亲的宣传工作;控住“负面”,对于影响发展,阻碍改革,破坏稳定的报道要严格控制;管好“情面”,加强对“人情新闻”管理,该播的一定播,不该播的坚决不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形成引导社会舆论的良好氛围。

4 处理好五种关系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关键

新闻宣传要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在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严肃性、庄重性、舆论导向的正确性的同时,要强调人民性,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二是处理好教育性与可视性的关系。既要强调教育性、引导性,又要凸显可视性、可听性,突出本地的特点、重点、亮点,要讲究报道形式和手法。三是处理好掌握新闻规律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既要遵循新闻媒体的特殊规律,又要改革创新,包括创新观念、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四是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要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五是处理好报道与不报道的关系,在新闻报道一线,我们常遇到报与不报的矛盾。其实,一个新闻事实发生了,主流媒体不能失语,否则有些非主流媒体或民间就可能言语失当,甚至胡言乱语。不报道,就没有引导,又何谈引导力呢?所以,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应将“不报道”的要求尽可能地改为“如何报道”,少说“不”字,多说“如何”。

5 形成五种工作机制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保证

一是新闻宣传调控与监督机制。完善新闻审阅工作机制,规范新闻通气会、新闻碰头会制度,继续利用监听监看小组监督好广播电视节目,提升新闻宣传质量和品位。二是落实工作责任机制。宣传战线每一个岗位都是干事的岗位、创业的岗位、为人民服务的岗位,都肩负着重任。因此,要细化目标责任,建立防止工作差错的运行机制。三是面向基层报道机制。进一步深化“三贴近”,改“官本位”为“平民化”视角,形成镜头对准群众,把篇幅留给基层的制度,让普通群众成为广播电视宣传报道中的主角。四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要提高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能力,一旦事情发生,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掌握舆论主导权,不给小道消息、不实传言和谣言制造者留下任何时间。五是人才培训激励机制。要把艰苦工作作为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的载体和平台,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才放在工作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上并不断提高他们履行职责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引导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