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的发展方向

2015-02-26 21:24韩隆青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发展方向

韩隆青

(作者单位: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

论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的发展方向

韩隆青

(作者单位: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

摘 要: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气象影视服务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生存和发展。本文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服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了制约气象影视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性地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服务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气象影视;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社会信息传播和接受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用户不再是单一的浏览者、使用者和消费者,同时也逐渐成为参与者、开发者和生产者,受众接受信息由传统的电视、报纸等转向了手机、网络等新型媒体。在当前媒体融合与竞争交织进行的新媒体环境中,气象影视服务必须依靠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和形态去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必须结合新媒体环境和受众需求,在业务体系管理、节目内容和形式、气象影视服务系统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坚持影视集约化发展,加快培育新型优势节目,增强气象影视服务发展后劲,推进气象影视发展,打造区域最大的行业传媒品牌。

1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气象影视带来机遇,更是带来了挑战。长期以来气象影视节目是以电视为唯一或最主要传播载体,电视信息量大、直观形象、内容丰富,但电视画面不能停留,且只能在室内固定地点收看。新媒体不只是对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性挑战,更是传播理念的更新,是从传者到受众的角色调整。新媒体的出现,消解了传播媒介的边界,为信息更快捷与畅达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在当前新媒体时代,气象信息已逐渐向手机、网络、户外大屏、移动电视延伸,传统意义上电视天气预报收视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气象影视节目市场发生了根本转变,气象影视节目受众不断减少,市场份额大幅缩水,这些现状让依附于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气象影视服务,和其他传统媒体一样面临着强烈冲击,造成了气象影视服务在气象科技服务中的从属地位越来越明显。因此,主要依赖传统电视媒体传播的气象影视节目在新媒体面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新媒体带来的新传媒格局,对气象影视服务来说也是新的机遇。从长远看,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会消亡,而只是退出其垄断地位,回到它们所具有的相对优势领域,逐渐呈现出与新媒体互融互通、取长补短、合力运行的态势。并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能给受众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气象影视服务也是一场新的机遇,新的发展空间。气象影视服务行业需要以积极的姿态,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手段,开拓更加精彩的节目和服务形式。

2 制约气象影视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制约气象影视发展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气象影视服务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和增长的需求。

2.1 节目形式单一

1980年,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开播,发展到今天电视气象节目已成为气象为公众服务的主要手段和窗口,但到目前,全国各地气象影视节目形式单一,基本都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翻版,可视性、趣味性不强。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于气象信息的实时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相关气象信息,而通过电视获得气象信息的依赖度在逐渐减小,使得气象影视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怎样创新节目,并与新媒体融合,使气象影视服务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成为全国气象影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矛盾突出

现在的气象节目城市预报部分大多由很多版面组成,每个版面里除了气象信息外还有广告或旅游景点。这样一个广告窗口,客观上来讲相对于气象服务是一种干扰信息,但目前在各个气象部门,没有经济效益是不行的,气象影视的发展必须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支撑。所以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既能突出社会效益,又能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值得探讨。

2.3 节目制作技术落后,制作水平参差不齐

在蓬勃的新媒体发展时代,电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当前,我国许多电视节目都充分运用了虚拟演播室技术、3G电视直播技术、在线包装技术、三维地图技术等新技术手段,从而大大提升了电视节目的质量,丰富强化了节目的观赏性。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气象影视节目新技术运用相对落后,各地方气象影视部门的节目制作质量参差不齐,对于气象影视这一服务性强、信息量高的节目门类,确实存在很多的提升发展空间,新技术的全方面运用需要得到尽快解决。

2.4 品牌建设意识尚待增强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效应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品牌和品牌价值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竞争的关键点。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气象影视节目发展道路也是如此,只有内容丰富、节目特点浓厚鲜明、气象服务全面的优秀节目才能建立起强大的品牌价值,得到观众们的喜爱。当前我国的气象影视行业虽然有品牌建设发展方面的佼佼者(如中央电视台气象影视节目),但许多地方电视台依旧缺乏气象影视节目的品牌建设意识,没有寻找到突出节目风格和节目内容的关键点,打不出一张闪亮的“品牌名片”,从而使观众对节目的认识度和依赖性不强,使节目缺乏市场生存和竞争的推动力,必然为未来发展带来很大隐患。

3 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服务的发展方向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成熟,气象影视行业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气象影视部门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在扬己之长、受众互动、部门联动、节目内容和创建品牌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和思考,以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3.1 扬己之长,发挥优势

在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气象影视部门在获取天气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在气象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制高点,而且气象影视行业依托于专业人才,可以对气象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趋势,并以专业手法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现。因此,在保持气象新闻的真实性、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其他栏目无法比拟。

在目前独家信息日益稀缺的时代,气象影视行业应依托自己的优势力求以独家观点制胜。对一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影响广泛的天气事件,主持人在报道中,可以用提出疑问、引入思考或以现场连线方式,邀请广大市民和权威专家发表观点、介绍背景等方式,来增强节目报道的厚重和张力。这些都能充分展现气象影视的资源优势,体现气象影视的权威性和独有性。

3.2 受众互动,引起共鸣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与观众的互动变得越来越便捷,大量的普通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而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他们可以在同一时间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气象影视可以充分发挥受众参与传播的热情,建立气象新闻收集和发布的互动平台,为受众提供反馈信息和表达观点的渠道。鼓励受众随时随地将采集到的精彩气象新闻发给节目组,后者通过专业的气象视角加以诠释和丰富,通过气象节目让更多的人共享,引起受众的共鸣。特别是在突发天气、重大天气和地质灾害发生时,气象节目还可以采取主持人与新闻当事人、相关专家、民间人士连线直播的方式与观众互动,直接回应受众的咨询。

3.3 部门联动,合作共赢

利用各级气象影视部门相互之间的接近性、沟通和协调的便捷性等特点进行上下联动,目的是更好地发挥气象影视的“相对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华风影视集团已经建立了全国气象新闻平台,和各省建立了约传关系,每天通过多种传输方式获取最新的气象新闻视频和稿件。目前各省也在积极探索和建立省级气象影视部门与地市县气象影视部门的联动机制,省级气象影视部门针对地方影视部门气象新闻采编基础薄弱和地区不平衡的现状,对地市县影视从业人员进行气象新闻采编培训和指导,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沟通交流,地市县气象影视部门将当地的气象新闻视频和文稿通过上传系统及时上报,形成气象影视服务合力。

3.4 丰富内容,拓宽形态

新媒体时代,公众对于气象影视服务的需求依然存在,只是随着媒体终端的便携化,人们已经习惯随时随地获取资讯的生活方式。同时公众对资讯的需求还与当下的活动密切相关,已不满足于预报结论式的气象影视服务,而是与自己活动有关并且能起到实际功用的气象信息。因此,未来气象影视节目的结构应是“片段式”的、内容应是“多样式”的。节目内容除了通用的天气预报外,还应有交通、旅游、农业、上下班(学)等细分的气象信息,丰富气象影视的信息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特殊需求。

增加短时气象信息内容,加快气象信息的更新速度。以前基于传统媒体的电视气象节目,由于播出时间的安排,一天三次的预报更新往往赶不上天气的变化,使观众常常认为节目的预报准确率不高,影响气象部门的声誉。因此,缩短信息更新时间,及时更新预报信息,才能满足未来媒体传播的需要。特别是在突发天气和重大天气事件发生时,采取主持人或专家连线直播的方式,与观众互动,从专业角度回应观众的咨询。

3.5 注重质量,打造品牌

“品牌”是任何一个电视栏目赖以生存、称雄一方的有力武器。在新媒体时代,气象影视未来要想成为媒体市场的领军者,关键就在于对品牌的理解和把握。只有重视品牌的建立、创新、发展,才能支撑媒体的内容传播。品牌是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创造影响力,才是媒体的立足根本。

打造气象影视节目的品牌,首先要抓住内容的主旨,在内容选择上根据受众需求打造丰富和贴近百姓生活的节目核心内容,为百姓提供最权威、最周到、最细致、全方位和多元化的气象服务,使其成为老百姓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要注重节目包装,在创立品牌时,节目包装十分重要,好的节目样式和形象能引起受众对其栏目的立即确认,能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节目的形象,所以无论是传统媒体中的节目还是新媒体中的节目,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其包装的水准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未来我们要跳出传统的气象影视节目模式,开拓思维、标新立异,设计出更加贴近生活和吸引人眼球的节目形式,这样才能深入人心,成为观众喜爱的栏目。

4 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固有的优势将越来越不明显,仅仅依靠电视媒体开展气象影视服务面临诸多问题,不能满足气象服务需求,但是在所有的气象服务手段中,气象影视节目始终是观众的最爱。因此,在扎实做好传统媒体的气象影视服务的同时,一定要勇敢面对新媒体带给来的机会和挑战,在媒体融合与受众分化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气象影视一定会大有作为,开创出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3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王玉洁,胡文超,雒福佐.浅论构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气象影视服务体系[J].干旱气象,2012(3).

[3]马东雷,邹倩倩,林毅,等.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服务的应对之策[J].中国信息化,2013(6).

[4]夏俪铭,徐延锋,夏卫东.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定位[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S1).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发展方向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浅析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