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广播新闻评论

2015-02-26 21:24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5期
关键词:立论选题

万 莉

(作者单位:衡水广播电视台)

如何写好广播新闻评论

万 莉

(作者单位:衡水广播电视台)

摘 要:广播新闻评论选题要注意贴近性和新鲜性,还要文笔简洁,文风朴实,可听性强。立论以选题为基础,选题确定之后要尽可能集中焦点、慎重选择角度,适当节制调子。

关键词:广播新闻评论;选题;立论

郭沫若先生曾讲“音有万态之殊”,新闻评论亦然。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特别是广播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要择其突出点,笔墨要集中,写作时要倾注心血和精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广播新闻评论作品像钕铁硼一样,有一个很强的磁场,所不同的是,钕铁硼吸引的是铁,它吸引的是听众。

韬奋先生在回顾主编《生活》周刊的经历时说:“每期的‘小言论’虽仅仅数百字,却是我每周最费心血的一篇,每次必尽我心力就一般读者所认为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发表我的意见。[1]”韬奋先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写作“小言论”,把心血倾注于捕捉“一般读者”最关心的问题,为读者提供正确而有益的意见,也就是倾注于选题和立论。由此可见,选题和立论在评论写作和制作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

1 如何做好选题

在广播评论的领域里,选题有两种含义。广义的选题,指一个新闻单位在一个时期内重点评论什么,一般以计划的形式出现,称选题计划。选题计划是特定时期宣传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具体选题的取舍有支配的作用。狭义的选题又称论题。它规定一篇评论的评论对象和论述范围。

1.1 注重广播评论选题的贴近性

广播评论类节目作为一种理性信息传播方式,要赢得受众,就必须吸引受众。因此在评论的选题上,强调新闻性的同时,还要把握好贴近性原则,选取的题材要反映出听众的关注点,反映出民声,反映出生活中种种矛盾和现实生活中听众最关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住房,医保,就业等。这种问题的现实意义很强,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听众的收听心理,代表群众的声音,吸引群众的关注度,还可以避免节目本身夸夸其谈。

1.2 注意广播评论选题的新鲜性

广播评论类节目所评论的对象与内容主要是新闻事件,因此,“新”是最大特点,针对社会中的新思想、新问题等,通过对新的事物的感知迅速确定新闻评论的选题,在此基础上,使广播新闻评论发挥出“快”的优势。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些看似老旧的题目在新的时期也会产生新的意义,旧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再探讨。

1.3 广播新闻评论要文笔简洁,文风朴实,可听性强

每一段落层次,每句话都表达清楚,不要故作深奥的和听众兜圈子,冗长、令人费解的语言只会让听众感受到接受信息的难度,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广播评论语言力求每一层的内容都由严密的逻辑关系展开,道理一层比一层透,层层剥笋,明快紧凑,这样的立论,清晰鲜明,线条单一,符合广播具有的单向传播,瞬息即逝、不可保存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广播上的劣势。

2 如何立论

选题与立论,是一个统一过程的两个环节。一般选题在前,立论在后;选题为立论提供基础,立论赋予选题灵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的,总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不过它们又是互相渗透,不能截然分开[2]。

那么一篇评论如何立论?主要取决于新闻单位和评论作者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立论以选题为基础,选题确定之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立论。

2.1 焦点尽量集中些

立论要集中,这是一个普遍原则。对于广播新闻评论来说,立论集中,不只是一般的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即所谓“一题一论”,而且要集中在“靶心”上,即着力抓问题的关键和矛盾的症结。

2.2 角度更加讲究些

客观事物多为“多面体”,因此一个论题往往有多种立论角度,可以导致不同的立论效果。一是评论的性质和论题的类型;二是广播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以及所处地位和覆盖范围;三是受众的关注重点、思维习惯和接受心理。

2.3 调子适当节制些

立论的调子到底高些还是低些好,是评论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其实,立论的调子贵在适当,偏高偏低都不是好现象。所谓适当,就是一要与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原则保持一致,二要切合评论对象的实际,三要照顾多数受众的接受能力。背离这些标准,调子偏低,不免削弱立论的思想性,流于浅薄庸俗,当然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调子偏高,把理想当政策,超越客观实际,则容易陷于曲高和寡、欲速不达的境地。

3 总结

在“贴近性”和“新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集中焦点、慎重选择角度,适当节制调子,这是广播新闻评论按自身的传播方式体现立论目标的基本方面。至于如何具体体现于评论作品之中,则因评论对象、社会需要和受众的状况而异,那就只能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了。

参考文献:

[1]邹韬奋.韬奋文集(第3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7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9.

猜你喜欢
立论选题
撷词为核,精准定心
——高考议论文写作中精准立论的思维策略探究
《探求》2022年重点选题方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论题“三开”意识在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立论中的应用
胡永盛教授从脾胃立论辨治疑难杂症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