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电视的画面叙事研究

2015-02-26 21:24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5期
关键词:叙事手法画面

王 萍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中国音乐电视的画面叙事研究

王 萍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国音乐电视画面叙事的创作现状进行分析论述,浅要地指出中国音乐电视在画面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合理运用蒙太奇和运用两条线索、由从变辅的建议,旨在为音乐电视画面叙事的完整表达和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电视;画面;叙事手法

音乐电视因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在电视艺术中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但中国的音乐电视在发展过程中,在画面叙事方面逐渐出现内容夹叙夹议和缺乏冲击力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具体解决措施,才能促使中国音乐电视在画面制作方面不断改进,永葆中国音乐电视的稳健发展。

1 音乐电视概述

音乐电视兴起于美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正是摇滚音乐大放异彩的时候,产生了华丽金属、器乐摇滚等流派,也产生了像Quiet Riot、史密斯飞船、皇后乐队等乐团。他们的曲风具有爆炸性,歌曲选题主要是围绕性、酗酒、毒品等反叛题材。

它开始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此后数年间,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这很大程度归功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音乐电视大赛。由央视这样有权威性的频道为其奠定发展基础,使音乐电视更加深入人心。现在,MTV已经成为大部分电视台中非常重要的音乐节目类型,也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中国音乐电视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文化领域开始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氛围下,人们需要一个平台能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化,提升精神享受。80年代初,中国香港、台湾的流行歌曲就开始进入大陆,代表人物有邓丽君、罗大佑,一时间他们的歌曲风靡全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也就在那时开始兴起。而西方的MTV出现,正是为这种文化转型提供了有力依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从单纯的听觉享受变成视听双重享受,迅速满足了中国人当时的需求。这为音乐电视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 中国音乐电视的画面叙事特点

音乐电视于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时间发展,除去原有浓厚的商业广告色彩,融入更多的中国民族元素,与中国的悠久文化紧密联系,展示了它无穷的魅力。中国音乐电视在画面叙事方面也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特点。

2.1 叙事夹抒情---诗性叙事

音乐电视中画面与音乐相互补充、互为协调,二者完整统一地表现出整个作品的主题。在音乐语言中,由于没有一个明确而固定的语义,使音乐电视的画面叙事性质也被大大削弱。所以,在音乐电视叙事中,并不能采用纪实作品给受众“讲故事”,而是根据“音乐情绪”剪接画面,力求将画面成为音乐的视觉化体现。由此,中国音乐电视的画面叙事手法就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一般电影电视叙事的手法,一种含有抒情性质的叙事手法,即诗性叙事。

诗性叙事原本意指小说叙事的诗化倾向,它是背离传统叙事语法的体现[1]。在音乐电视中,画面描述采用叙事夹杂抒情的手法,并非自始至终地讲完一个故事,没有完整的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而是试图留给观众一种期待中的想象,从而有意追求着一种叙事的不透明性。在中国音乐电视作品中,很多在叙述了一部分故事情节后又加入了一些无情节的画面,如自然风景、静物等,这些没有故事情节的画面就是叙事中的抒情部分。中国画技法中有一条叫“留白”,就是为使画面更加协调,在画面中留出一部分空白,为载体渲染出美的意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画面中夹杂的抒情部分就是在画面叙事中留下一部分空白,配合片段的叙事,给观众充分的想象和体验空间。很多MTV都是在叙事中加入大量抒情画面,有时是特定场景的展示,有时是对歌手形象的表现,这都是中国音乐电视诗性叙事的体现。

2.2 画面组接联系紧密

音乐电视中的音乐是一项表情艺术,它本身是抽象的、不具有叙事性的。音乐不能像语言和画面那样具有直接的语义逻辑,它只能运用组合的音符来抒发一种情绪。音乐会使听者不自觉的产生一些情绪共鸣,而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产生的情绪和感受也不同。因此,音乐电视的叙事就要依靠一个个画面组接来实现。音乐电视的画面组接中,多以同一性质或同一类型的大量镜头加以组接来丰富叙事的内容,造成视觉冲击,以此来加深在受众脑海中的印象。

在目前中国的MTV画面组接上,相邻的画面联系十分紧密,画面中经常出现大量的一条时间线上连续发生的事情,或者使用大量的无技巧切换,将大量的同类画面在极短时间内连贯地出现在银幕上。而这种方法也和音乐有较好的照应,一般都是在音乐的高潮点出现。如歌手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音乐是R&B曲风,并带有哥特风格,而在快节奏的音乐进行中,大量同种类型的暖色画面堆叠出现,画面和音乐中明显的鼓点相对应,画面和画面的连接非常紧密。

而这种音乐电视画面的连接方法也最能让观众感受到音乐中和歌词中想传达给他们的愉悦、温暖,进而在内心中上升到对爱情的甜蜜感受和理解。

3 当前中国音乐电视画面叙事存在的问题

十年来,随着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人们欣赏口味的提高以及相关技术的改善,我国音乐电视渐渐暴露出若干软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3.1 音画长度引发的跳跃叙事

MTV是基于音乐基础上而产生的,不能脱离音乐单独存在。因此,MTV的画面长度不能超过音乐时间太多。迄今为止,MTV中音乐作品,歌曲时间长度大多都保持在5 min左右。

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想把一个事件的起源、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完整地叙述是比较困难的。由此,MTV的画面无法实现电影式的“逻辑顺序严密、时间流程完整、因果关系连贯”的叙事[2],从而形成因音画长度引发的跳跃性叙事。电影由于有充分的叙事时间,可以清楚地表达想要讲述的事件。而MTV只能使用高频率的短镜头组接将整个情节和过程加以简化。如电影中记录某人百米冲刺的场景,在MTV叙事中就会采用短镜头拼接的方式,压缩成这个人开始起跑、跑到中途和到达终点这三个短镜头。于是,MTV的画面叙事形成了不连续和分散的压缩简化。短镜头的组接简化叙事的同时,也表达清楚了开始、过程和结束,叙事比较完整。

而中国的一些MTV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跳跃叙事带来的却是画面快速的突变,并非具有充分联系的短镜头组接,而是从一个场景立刻跳跃到另一个场景,二者之间没有明确联系,叙事不够完整,使观看者一时无法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

3.2 “以图解文”而非“以图喻音”

音乐电视是音乐与电视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产品组合,画面与音乐两者之间既独立又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3]。它使合乎情理的视图在音乐的烘托下,构建出一种新型的视听附和结构,从而达到音乐和歌曲一种更加丰富的延伸,这在音乐电视的画面叙事方面更是毋庸置疑的原则。强调音乐能够与影像相互补充和依赖,并不是说画面影像可以将音乐取而代之,而是通过画面的展示更好地诠释整个MTV所要传达给受众的感受。

目前,中国有很多音乐电视作品,出现了一种以画面图像来解释歌词的现象,歌词叙述的是什么样的内容,画面就相应出现该内容,形成了“以图解文”的现象,而并非“以图喻音”。然而,音乐电视的画面不是单纯的音乐在屏幕上的视图演绎,音乐电视更不仅仅是简单的“视听合一”的复合体。中国大部分作品在画面创作中,混淆了视觉和听觉的介质,只顾盲目追求“声画同构”,这样一来音乐电视只能是图解式的活动影像加声音。单调乏味的“以图解文”,减弱了音乐电视在表现形式上的魅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音乐电视作品的艺术张力。

4 中国音乐电视的画面叙事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音乐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各种音乐类节目和歌手层出不穷,刺激了电视音像制品的大量出现,中国音乐电视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当前中国音乐电视画面叙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希望可以对画面叙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1 遵循音乐电视的创作规律,合理运用蒙太奇

在音乐电视的画面情节描述上,它无法做到像电影一般拥有详细的时间、片段、情节及逻辑关系等,受时间的长度和非情节性的限制,它只能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片段,采用画面和画面组合拼接的方式进行连缀,使情节逻辑断裂,从而造成情节之间许多因果联系出现空白。

中国音乐电视因音画长度引起的跳跃性叙事,若想得到改变,笔者认为应遵循音乐电视的创作规律,合理运用蒙太奇。音乐会使人产生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联想,这恰好与心理蒙太奇的主观性表现如出一辙。在音乐电视中广泛运用心理蒙太奇,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时空的瞬间转变,而且还可以保持其后现代主义的视觉冲击力和意象化风格,使组接拼贴的镜头之间拥有逻辑性。将角色人物的梦境、回忆、遐想及幻觉等心理活动渗透于MTV画面叙述的事件中,也就是音乐电视叙事与心理蒙太奇相结合,就极易地实现时空场景的变幻,画面叙事上给予观看者以暗示,在解决因画面不足而产生的问题后,更便于受众接受、理解和融入整个MTV之中。

4.2 音画分离,两条线索,由从变辅

音乐电视画面的功能是最大程度地满足观看者的感官享受,画面是要对音乐的表达进行延伸和扩展,改变中国MTV画面叙事“以图解文”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音画两条线索分开的方式,让画面在单独叙述的同时起到对音乐的补充作用,使其由原本从属于音乐的状态转变成辅助音乐。

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首先需要正确理解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运用正确的感受转化成画面中实际的具体情节,具体人物和事件,这时画面中所表现的事件不一定要和歌词中所传达的完全一致。但是,音乐表达会和叙事产生的感情表达产生共鸣之处。这样,既避免了单一的画面解释文字,也辅助了音乐的表达,丰富了整个MTV的情感表达。在这里,画面和音乐是两条路线彼此独立发展,此时音乐成为画面的情绪强化物,画面叙事内容会更加丰富,使故事在音乐背景的衬托下更为逼真和感人。

在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好的音乐电视所起到的宣传作用相当重要。而一部好的音乐电视不仅仅是单纯音乐作品的画面演绎,更应是音画结合的艺术品。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音乐电视可以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到观众和听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郭国旗.诗性叙事及其审美功能——读阿兰达蒂·洛伊的《微物之神》[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2]吴冰洁.简述叙事型音乐电视的审美艺术倾向[J].大众文艺,2012(9).

[3]韩建勇.中国音乐电视本土化及其叙事建构的探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叙事手法画面
图画书的童趣美学
当代舞蹈作品的叙事类型和手法研究
BBC纪录片的画面审美启示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电视画面的剪接艺术分析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哥儿》作品赏读分析
论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思想和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