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如何做好记者型广播节目主持人

2015-02-26 21:24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新时期

陈 成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刍议新时期如何做好记者型广播节目主持人

陈 成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摘 要: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新闻业也随着我国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大,同时,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听众对于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记者型广播主持人近年来也成为业内的一个普遍要求,即要求主播不仅具有良好的播音主持的素质,也要具备一个优秀记者应具备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优秀的新闻素质。本文将主要就新时期记者型广播主播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广播主播;新闻素养;记者型

我国的广播节目近几年来也随着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如今的广播节目对主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对于广播节目而言,主播本身的素养直接决定了节目的质量和收听率。而如今,广播节目的主播对于很多新闻和信息,如果没有自己亲临现场的了解,没有作为一个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度,以及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很难全方面地把握好新闻信息与听众的需求。如今记者型的广播主播是广播媒体对主播的新要求。

1 记者型广播主播在节目中的定位

1.1 节目的策划者

作为广播节目的策划者,记者型广播主播是牵引整个节目运作的主线,同时,也要有效地协调各种节目所需的资源,把握节目的主方向。作为记者型广播主播,不能单从记者,或主播的身份去考虑问题,而应从节目的整体出发,不仅要独立完成事件的采访,也要撰写新闻稿,还要考虑如何有效地进行采访和主持,场景如何布置,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问话,以及在被采访者出现不配合的情绪时,如何帮助调整其心态,引导采访者选择回答问题的角度,以及如何让问题自终至始紧扣主题。

1.2 事件的亲历者

作为新闻事件的亲历者,记者型广播主播要替听众充分发掘事实的真相。记者型广播主播在新闻调查的过程中,既是一个实施调查的人,又是一个表现调查过程的人。调查类的新闻节目需要主播人员以探寻事实真相为目标,带领听众层层挖掘事件真相,并揭示其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因而完成这项工作本身就需要调查性的新闻栏目主播人员具有一般主播所不具有的分析能力和理性把握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

1.3 客观的评价者

作为客观事情的评价者,记者型广播主播要代表自己所在的媒体发表正义的声音。在我国,新闻报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国家或政府的代言人,具有很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也是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主要渠道。记者型主播因为其同时兼有的两重身份,在整个节目中将其置身于一个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位置。这种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现场采访和报道中。主播在播报节目的过程中加入了作为一个记者的观点,而在采访报道时又体现了主播的权威性。这些都要求一个记者型的广播主播人员能从节目整体出发,与把握好影响节目的诸多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节目的顺畅进行,并收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2 记者型广播主播应具备的素质

2.1 良好的政治素质

在我国,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都必须为我国的党政机关服务,让自己成为我国党和政府政治上的发言人和沟通的媒介。广播是我国党和政府与人民大众之间信息沟通的一个桥梁,无论是新闻类节目,还是社会教育类节目,以及娱乐、文艺等节目,广播主播都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谨记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人的使命感,随时记得自己在广播节目中的每一句话不只是个人的观点,更是党和政府的思想和表达。

2.2 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

一个职业的记者型广播主播,无论是播报什么内容都必须以事实真相为依据,同时,对于一些尴尬的问题也不回避,而要运用一种人文意识,去关心新闻事件中的主人公。

对于新闻事件中的真相,职业的记者型广播主播不是作简单的陈述之后就束之高阁,也不是将不好的事件进行猛烈的批判或生硬的说教,而是要用理性思维去分析,用积极的思想去引导,要么积极促成问题的解决,要么推动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总之,是出于一种对人民、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去处事。

职业化的记者型广播主播,对于被采访者,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也不管其经济地位如何,一律不卑不亢,采取平等的态度,既尊重对方,也以礼相待。其次,作为广播目的被采访者,其态度有时候直接决定了采访的效果和节目的质量,因此,广播主播采取何种形式让采访者愿意与诚相待,并做理性的思考至关重要。记者在2003年的《双城创伤》的采访中,柴静所采访的男孩,在其拘谨的坐姿中,紧张的身体里所表现出的痛苦与不安,而此刻的柴静在轻声询问与慢慢安抚中的采访就给记者型的媒体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她既很好地体现了一名记者的理解与人文关怀,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一个媒体人的冷静与干练。

2.3 出色的采访能力

采访是一个记者型广播主播的基本

素养之一,记者型的广播主播身兼记者和主播双重身份,因此,与普通的记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必须在采访活动的规律下行事,而不同点在于记者型的广播主播,其采访中必须体现出自身的权威性。作为记者型的广播主播,其作为主播是要向听众传播信息,因为这种特殊的身份就决定了其发言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作为记者与广播主播相结合的身份,要求其不仅能深入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而且要将现场的情况如实地报道给听众,并以一个新闻人的视角针对事件进行点评,让听众感受到主播人员的采访水平与新闻的分析能力,听众也会因此而选择自己所信赖的记者型广播主播,这也正体现了记者型广播主播的权威性。

2.4 能亲临新闻现场,对话新闻人物

对于记者型广播主播而言,只有当其亲临新闻现场,亲身感受到了现场的环境和氛围以及所发生的事情,才能在报道中将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或第一手素材反映给听众,让听众对事实的真相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5 能确定报道路径,善于分析问题

作为记者型的广播主播,其角色是在不断转换的,面对新闻人物时,记者型的广播主播是记者,要代表听众去观察和向新闻人物提问;而面对听众时,记者型的广播主播是主播,要将事件向听众进行转述。而主播人员在同时负有这双重身份的时候,就必须具有记者和主播人员的双重素质,不仅能层层深入地引导听众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能结合节目本身和听众的心理需求对节目从头到尾进行精心组织。既要了解听众的心理,也要了解听众的兴趣点,还要对节目做合理的铺垫、解构和渲染,从而保证节目的可听性。总之,既要体现作为一个主播的智慧,也要体现一个记者的素质。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媒体要求的日益增长,广播电台为了更好地满足节目的需求,既要在节目中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也要求电台主播同时兼有记者的素质。对于记者型的广播主播来讲,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政治觉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还必须具有出色的采访能力,以及亲临新闻现场,对话新闻人物和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郁,李金荣,尹力,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杨金月,胡智锋.电视记者新概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游洁.电视节目主持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赵琳琳.新时代下记者型电台主播的发展[J].音乐生活,2012(3).

[5]孙娟娟.关于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思考[J].今传媒,2011(4).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