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标清同播时代的高清播出系统探析

2015-02-26 21:24齐昭锋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5期

齐昭锋 郑 阳

(作者单位:渭南电视台)

基于高标清同播时代的高清播出系统探析

齐昭锋 郑 阳

(作者单位:渭南电视台)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视音频高清技术逐渐普及,高清电视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科技产物,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关注。近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使电视频道开始向着高清化方向迈进。为了兼容原来的标清电视播出系统,高清播出系统需要采用高标清同播方式。基于此,本文高标清同播技术入手,对高清播出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标清同播时代;高清播出系统;高清电视

近几年来,高清电视快速发展,电视频道逐渐向着高清化阶段过渡,在播出技术以及市场需求上,高清电视节目不能代替原有的电视节目播出。因此,高清频道与标清频道长期共存是电视节目播出中需要面临的问题。为此,下文基于高标清同播技术,对上下转换进行分析,并将AFD引入高清播出系统中。

1 高标清同播技术

目前,我国的高标清同播技术方案中,主要分为两种:输出分离方式和源分离方式。

1.1 输出分离方式

分离方式的定位系统主要面向全部高清化的建设,其中标清信号的输出能通过播出系统内部的变换方式得以实现。在输出分离方式背景下,系统对于实现的精度控制和幅型转换,以及多样性问题相对易解决。其中,系统的上下变换设备可以加入UDW中的AFD信息。与此同时,对于高标清同播出系统控制来说,输出分离方式是一种比较简单透明的控制方法,在系统处理中不需要增加多余逻辑控制单元。在高清系统经济情况处理方式方面看,输出方式是分离方式,导致相应的紧急处理方式可以与原来参考方式一致。总之,在分离方式技术中,可以充分减少幅型比例,避免比例变换不恰当,减少造成播出事故的可能[1]。

1.2 电视源分离技术

源分离方式面对的是标清,主要定位于标清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是高清电视。而高标清播出系具有独立性,能完成节目在相同时间段同时播出的任务。在这一分离方式中,高清系统与标清系统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也可以理解为高清和标清的节目源之间处于一种分离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使高标清系统播出节目同步进行,并且能使各个节目正常播出,采取积极的经济措施,是源分离方式设计理念的关键之处。

2 高标清上下变换

高标清节目之间的转换技术需要对图像的宽高比例、图像压缩形状、电视噪声及图像锯齿等问题进行解决,最终保证信号质量效果。其中,格式转换器是一种能将信号进行转换的设备,使不同格式的信号实现互相转换

2.1 除成像隔行技术

图像转换系统受到了很多限制,由于硬件处理速度过慢,传输宽带问题,使转换不顺利。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为了处理好高清与标清之间的关系,以及上下转换,首先考虑图像分辨率的变化处理。其中,单一场去隔行行为最为简单,原理就是将一个场的画面进行放大,然后进行一个帧的大小处理,再进行播出。例如,影响来源是60场的隔行式影像,去隔行方法就能得到一个60 帧/s的影像。这种方法简单便利,但是成像效果不明显[2]。

2.2 图像效果缩放

在图像进行上下转换的过程中,高清与标清两者之间的互相转换,不仅需要对图像进行规定处理,还应对其进行实时缩放处理。

图像缩放不只有一种计算方法,临近插值法比较简单而且直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最邻近插值法,也就是说临近它的运算速度比较快,耗能少,但是实际效果不佳,放大后的图形有马赛克的现象,缩小的图像又失真[3]。

3 高清播出系统AFD引用

AFD是一种科技设备中发展起来的新型视频元数据,它的主要用途是对电视图像原始高度比例进行控制,对电视图像活动中存在的特征信息进行专业化描述。在上下变换模式中,充分引入ADF的控制技术,能够实现播放控制。AFD信息在功能上能够保证电视标清素材进行连续上下变换,也能够以电视成像的最佳形式输出[4]。

输出信息AFD的控制方式有两种。第一,在电视节目准备播放时,AFD信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与MXF格式的播出文件中相结合,视频播放器能够对AFD信息进行自动读取,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上变换方式。第二,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上变换逐渐完成,AFD信息嵌入工作也顺利开展。这样的过程对于系统的安全性有帮助,也就是说系统的控制指令逐渐变少,系统工作稳定性增加。

4 结论

随着高清播出系统的发展,安全而稳定的设计理念将一直贯穿于高清播出系统设计中。本文从高标清技术的类型进行探讨,基于高标清同播系统上下转换技术进行分析,在高清播出系统中引进AFD技术,完善高清播出系统。

参考文献:

[1]白金晓.高标清同播的研究与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2]刘香凤.高标清同播环境下的播出系统技术方案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5(4):6-9.

[3]姚玮.嵌入AFD信息实现电视信号自动转换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范创奇.广东电视台高标清同播技术系统的建设[J].现代电视技术,2010(1):64-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