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叶烟雨

2015-02-26 06:50陈俊彦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5年48期
关键词:来时路山岚狼狈

陈俊彦

道中遇雨,行者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题记

拄竹杖,缓行于山道中。青石板一块块一层层,垒成山间一小道,蜿蜒,盘旋。杖击青石,“噔,噔”,清脆,短促。点阶而上,悠哉游哉。

顾左右,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就这样,拄一根竹杖,敲击着青石板,赏着两侧的翠绿,听着声声鸟鸣,徐步上山,胜似一隐者,自在逍遥。

倏地,几滴水落在额头上,落在鼻梁上,落在嘴唇上,清清凉凉。垂头一瞧,石板路上水滴点点,留下片片水痕。昂首望天,雨渐大。细密的雨丝斜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山岚弥漫,白茫茫,不见苍穹。

雨点忽又急促起来,云雾罩山,只听见雨击竹叶,“噼——啪”。雨愈发急。路上行人纷纷疾跑躲雨,甚是狼狈。雨点击打在我身上,我却全然不顾,大笑,吟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漫步在雨中,东坡有言:“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在沙湖道中遇雨,不也是坦荡自如,超然自得?

蓦然,我沉思:这竹林,称为“穿云竹海”,这步道,唤作“青阶石径”,这烟雨,如仙境,竟无名!不如趁着此刻兴浓,为它命个名吧。

“山中丝雨”?似欠缺幾分意韵。“穿林细雨”?还不如前一个呢!那么…,一

思索半晌,终得一名,名曰“打叶烟雨”。我心满意足,仰天大笑。

不久,雨止,声消。骤雨初歇,暮霭沉沉楚天阔。料峭春风吹,微冷。雾散,云开,日出。远望去,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来时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再会,打叶烟雨。

【指导教师:石作美】

一句话点读

本文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罢,令人心境豁然,心灵净化。

猜你喜欢
来时路山岚狼狈
来,谈虎色变
最美的约定
咏岽顶湖茶园
风与雨
升格:将“狼狈”凝结为“诗意”
问道
滕王阁
登山
从《狼狈》看蜷川实花的影像风格
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