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诗词的几个关键点

2015-02-26 06:50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5年48期
关键词:诗题诗眼交代

1.关注诗题。诗词标题,往往给我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显示或暗示出诗词的内容或作者主要的思想感情。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从诗题就能了解出本诗描绘了诗人出使西北边塞所看到的情景。

2.注意诗序。许多古诗词前面常有“序”,有的交代创作年代,有的交代创作背景,有的交代创作缘由,有的交代创作经过,有的为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云:“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的作者来说,手足分離的私情,比起朝廷的国事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作出了提示。

3.审读注释。对于有些诗词后面的“注释”不可忽视,它能帮助我们读通诗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注释包括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所用典故、难懂的字词以及古人名、官名、地名、物名等。注释虽短,却是命题者给我们的暗示。如介绍作者,那可能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如介绍写作背景,那可能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暗示作者写本诗时的心情、目的,据此可推知其感情基调;如介绍相关诗句,那可能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4.寻觅意象。古诗词中,作者用一些事物表达主题思想、情感,这些事物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被称为诗歌的意象。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有:用冰雪晶莹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用流水、春雨、鹧鸪鸟等抒愁写恨;用月、长亭、鸿雁等引发思乡怀亲之情;用折柳、晓风等表伤别;用红豆等寄托时光不再、岁月无常的情怀;用梅花代表傲霜斗雪、不怕打击、不怕挫折的形象;用菊花、松柏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用莲表达不同流合污的节操;用蝉喻高洁品行;用梧桐、子规(杜鹃鸟)等象征凄凉悲伤……

5.体味诗眼。“诗眼”就是诗词中最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表现作者感情的“字眼”。它常常成为解读诗词的钥匙。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中的“最爱”就是“诗眼”,这对理解诗人的情感大有裨益。

6.了解常用典故。用典,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小试牛刀】

1.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题交代了____、____、____。

2.杜牧的《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比较下面两首诗中“风雨”的异同。

(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诗题诗眼交代
终究有一枚诗眼
诗眼
诗眼
品味诗歌情感四密码
给我个交代
交代
交代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史鉴思想
盗墓者的“交代”
小学古诗词教学“三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