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5-02-27 06:38文丨图徐海星
当代贵州 2015年21期
关键词:汪家水城六盘水

文丨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徐海星

1965年7月的一天,36岁的王尊友接到徐州矿务局干部处紧急通知,拿到了5张红头调令。

调令上的接收单位是年初刚成立的水城矿区指挥部,位于贵州省水城县汪家寨,是西南三线建设的前沿阵地。

“王尊友带队,支援西南三线建设,即刻出发。”干部处的同志简单干脆地告诉王尊友。王尊友同徐州矿务局的4名工友,作为第一批选调干部被调至六盘水进行对口支援。

“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王尊友没有丝毫犹豫,简单收拾后,与家人告别踏上了西行的火车,随身的背包装着胶鞋、脸盆、雨衣、被子和简单的衣物。

4天之后,火车到达安顺。彼时的六盘水地区尚未建成铁路,要到汪家寨,必须换乘汽车。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汇聚在了安顺。在安顺的这一晚,王尊友便与工友们一起畅想即将开始的三线建设事业。

次日清晨,开往汪家寨的班车准时出发。山路崎岖,仅有一辆汽车宽的土路坑洼不平,汽车颠簸不止,给生长在东部平原的王尊友来了第一个下马威。10小时后,汽车终于到了目的地。

一下车,王尊友和工友们便傻眼了,目之所及都是大山,人烟稀少,甚至连住的房子都没有。当夜,工友们放下行李,打开铺盖卷,在当地老乡家搭了一个大通铺,和衣而睡。

建设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第二天就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把镰刀,上山砍树搭建住的工棚。”王尊友回忆。用木头垒墙,油毛毡盖房顶,一排排毛毡房成了建设者的宿舍。王尊友说:“那时候完全没有周末的概念,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一直干活到晚上10点。当时的唯一想法就是能快点把西南建设好,能让毛主席放心。”

条件艰苦,洗澡都没有地方,身上都长满了虱子。交通不便,食物稀缺,每天吃的都是“萝卜烩萝卜”,吃得嘴里都发苦。“每天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很少能吃上肉,馋得厉害,就用酱油兑水喝下去,缓解一下饥饿的感觉。”王尊友回忆。

让建设者更为头疼的事情,是贵州的天气阴雨绵绵,“一个月难得见几次太阳,晾晒的衣服很长时间都干不了,就是8月份也要烧火取暖。”

头顶苍天,脚踏荒原,来自全国近20个省的数万名煤矿基建工人,通过肩挑背扛,在荒山之中开山劈路,一寸一寸建造出水城矿区的多处矿井。

86岁的王尊友老人,至今仍保留着他当年使用过的生活用品。

从1966年开始,筹备生产的各类管理人员、技术干部、技术工人也陆续向水城矿区调迁,老区的每个矿都对口支援水城矿区的一个矿,天南海北的技术骨干被成建制地调遣到了六盘水地区。

3年后,煤矿基建基本完成,矿厂开始投产使用。王尊友和他的同事们又辗转到了六枝,负责矿区器材的转送供应。3年间,王尊友没有回过一次家。

六枝的生活条件稍有改善,王尊友便回家将妻子与孩子接到了贵州,分居两地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在徐州时,王尊友被问及矿区的生活条件,他打趣地说:“矿区有91栋楼,71条路。在他们表示羡慕向往后,我才告诉他们,我明明说的矿区就是一栋楼,其实一条路。”

1970年,水城矿务局建成投产,急需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王尊友奉命调至矿务局,直到1990年退休,他在三线建设的战线上工作了25年。

王尊友有6个子女,他们随父亲到了水城矿务局后,先后在六盘水完成学业,相继进入水城矿务局工作。王尊友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说的就是我们呀。为了三线建设,我们曾经吃了不少苦,不过我觉得值!”(

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汪家水城六盘水
水城会客厅-南昌蔚来“牛屋”
顶包
水城扬州
书痴范用
东晋水城“浮”出大纵湖
老汪家的炒栗子店
诗书画苑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