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领学生读四大名著

2015-02-27 10:06本世琼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名著课题读书

本世琼

(金昌市金川总校六中 甘肃金昌 737100)

如何引领学生读四大名著

本世琼

(金昌市金川总校六中 甘肃金昌 737100)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独立阅读能力、人格的形成都有重大作用。针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兴趣不浓、方法不当、效果不好、收获不多的现状,把它作为一个小课题,针对所带学生实际,进行摸索探究。

初中阅读 四大名著 阅读交流 体会 收获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标下,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学生人格的形成都有重大作用。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讲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相联,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可现实中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对于四大名著,全部读完的学生寥寥无几,完整地读过两部的也并不多,以前,针对此现象,做过大量的宣传,也采取过一些具体的办法。比如,给学生推荐,让学生下去自己找书读,可对于升入初中课业繁多的学生,这样的要求收效甚微;还有利用阅读课,督促学生阅读,可对于真正读好读懂名著,每学期的那为数不多的阅读课,真是杯水车薪,达不到阅读的效果,并且学生人数过多,不可能在阅读课上指导过来;还尝试过让学生每天抄写一部分,可是学生忙于各科作业,因此应付的人不在少数,最后检查,发现要求了等于没要求,抄完了了解的人并不多。学生对名著读书的失败,一直让我处在迷惑、不知所措中。不知道除了以上的这些因素影响外,究竟还有些什么原因,使我们阅读名著的道路如此坎坷呢?后来,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我了解到,其实影响学生不读名著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男女生性格差异导致大部分女生不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这样的书籍,而男生有很多是喜欢的。所以有相当多的女同学是没读过这两部书的。

2.四大名著原著基本都是白话和文言相杂,语言表达基础较差的学生读起来很费劲,有些同学认为读起来麻烦,不顺口,也不愿意去读。

3.由于时代的隔阂,学生普遍对名著缺乏了解,缺乏亲近感。当今文化信息来源渠道多,快捷,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文化快餐,即便为了考试,他们也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对原著没胃口。

针对这些原因,我一直在思考,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引领学生有效的读四大名著呢?在接这一届新生的时候,确立了如何引领学生一起读四大名著的课题,并开始逐步实施。

二、课题的实施

首先,依据学生实际和课时的安排,我确立了所读的书目和读书的时间。四大名著当中,《西游记》的内容几乎人尽皆知,而《红楼梦》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文学性太强,还不太容易让大多数初中学生阅读,所以我就把重心放在了阅读《水浒》和《三国演义》上。三年初中,初三面临会考,时间安排上指望不上,因此初一、初二一年一本,两年时间里要把这两部书读完。但是,在学校,学生基本没有一个大段时间来读书,来交流,那又要如何把读书落到实处呢?针对实际,我把学生读书的时间安排在了下午的夕会和课堂的前十分钟来互补完成。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以《水浒传》为例:

1.《水浒传》共120回,班级学生有46名,在开学初,按一个学生平均三回(基础好点的学生三回,基础弱的两回),把要阅读的目录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周末、假期的时间(一学期也就认真读一、两回),精读布置给的内容,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要反复阅读原文,读不懂的部分可以借助工具书、电脑查询,也可以找家长、老师帮助,必须要把原文读懂,然后用现代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内容翻译过来,在翻译的过程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必须交代清楚,并且要在自己翻译的文章后面,就这一回当中的内容,提出三、四、五不等的几个问题。

2.学生按照规定的时间,把自己阅读部分翻译的内容交到老师处,我按照学生的完成的情况进行批阅指导,不合格的打回去重做。

3.利用夕会和课前十分钟的时间,按照故事内容的发展,学生依次上讲台给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其读书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要认真听读,关键的内容可在草稿纸上做适当标注,准备回答该生后面提出的问题。

4.听读得不好的学生,或者对某章回感兴趣的同学,可把这部分的内容借阅,利用课余的时间,自己进行详尽阅读。

三、课题实施的体会和收获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通过不断完善阅读方法,我引领着学生,在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里,终于顺利的把《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读完了。刚开始,只是抱着让学生能够完整地把两本名著有效读完的想法,可没有想到,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这样的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1.交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养成了学生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首先让学生知道了,依据书籍的内容和自我读书的目标,读书的方法基本有三种:粗读、略读、精读。有些书可浏览粗读,而名著是要精读的。并通过老师的指导,教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

2.在翻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如何把意思表达的完整、清晰、明了。基础较好的学生甚至可以尝试表达的较生动。

4.在给大家读书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当众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包括如何站立,如何做到声音洪亮,让全班同学都听到。刚开始有的同学上台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脚也不知道该怎么站,也不好意思大声说话,后来通过锻炼和其他同学的榜样力量,还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

5.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学习听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听清楚故事内容,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会抓主要人物事件,做简单的记录。

6.让学生明白读名著不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大家在一起这样读书,还挺有意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个人都能比较不错的掌握名著内容,每天差不多都有故事听,没有了老师、家长逼迫读名著的压力,很是轻松愉快。

我也通过做这个课题研究,发现教学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不是学生难教,可能是我们老师还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来引领学生,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针对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还是要多开动脑筋,不断地摸索,相信,我们自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猜你喜欢
名著课题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