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导师模式,优化校本教研

2015-02-27 22:38朱佰健
新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名师青年教师校本

【摘要】小学中的“导师”,理所当然应该是一线教师队伍的一员,且是校本教学研究的主心骨。而导师模式的实施,应该是学校校本教研得以合理开展的有效保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校本教研已经成为了学校最普遍、最常态、最基本的细胞,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之一。笔者以为,应该创建学校自己的“导师模式”,来优化校本研究,也可催生不少新型教研模式,并科学地付诸实施。

“导师”这个名词常见于高等学府或研究机关,其实,“导师”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可以是在事业中提出或奠定理论、制定路线、指引方向的人;也可以借用佛教的含义,理解为导引众生的人。今天我所阐述的“导师”和后面两种解释有关,更确切地说是两者的结合。

一、导师是校本教研的领军人

新课改这些年来,专家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项重大的思想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教研员成为了专家与教师之间的桥梁。但这个桥梁不可能延伸到每一位教师身上。要想使科学和有效的新理念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单靠科组长、教学主任势单力薄的力量是不科学的,必须为学校培训一批能够组织与培训教师的“导师”。这样才能达到“培养一人,带动一科,激活一片”的目的。因此,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学校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不能缺少导师这类的领军人。

二、导师是校本教研的组织者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校本教研,教师可以随时而教、随地而研,也可边研究边实践,因此被称为具有实效性的教研。然而从许多学校校本教研的实际情况来看,新的问题出现了不少,有些共性的问题还很严重。比如,校本评课常常是大家漫无边际地发言,七嘴八舌地浅层议论;校本研讨内容杂乱,“各定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而建设性的、解决性的意见和建议少之又少。内容杂乱、类别繁多、方向各异,是校本教研新出现的弊端和倾向。

上述弊端和倾向,已严重束缚了学校教学教研的发展,成为校本教研发展之瓶颈。如何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定为学校集体攻关的课题?这就需要建构“研究共同体”。能否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能否形成研究的合力,关键看能否发挥导师的“凝聚”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导师组织者的功能需要显现,进而形成可行性的研讨策略;形成以主题为牵动,校本科研、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三方面有机结合的新局面,进而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环境。

三、导师是校本教研的设计者

校本教研必须从问题出发,从本校实际出发,抓住共性问题并加以研究。然而,教学问题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能解决,需要有系统跟进的活动。这些活动是需要科学策划的。在此过程中,导师便充当了“设计者”的角色。

校本教研需要一系列的小课题来支撑。教学活动中的“小现象”,往往蕴藏着教育的“真问题”。作为那些存在于课堂上及学生行为中的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当许多不起眼的小现象成了制约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于是教学“小现象”成了研究的主题。诸如此类的小课题,如何进行提炼及深化,便需要导师的设计,进而成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加以研究。

四、导师是校本教研生力军的影响者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导师的指导;青年名师的成长,离不开导师的点拨。传统的“师徒结对”概念就是师傅把自己掌握的技艺本领传给徒弟。而对于导师而言,不仅仅是停留在解决一个个教学技巧的传授和继承的问题上,更重要的使命是影响青年教师、青年名师,切实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敬业乐业的精神,切实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个人发展的空间。

当前,不少地区和学校推行“名师工程”,意在利用名师来感染教师群体。然而效果不佳,名师其实更重在“名”,重在个人价值的体现。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过于注重了单一的人才培养,局部的人才培养;在业务上注重了单一的业务交流、注重了单向的传经送宝。消除这些新出现的弊端,导师的影响力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管理中要注重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统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转变,从局部的人才培养向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转变,着眼于打造科研型团队,构建名师和导师团体,积极促进科研型骨干教师群体的建设。在业务上注重由单一的业务交流向全方位的教育能力和素养提升转化,由单向的传经送宝向双向的学习与互动和多元的汲取与共享转化,使之成为校本教研的生力军和重要支柱。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发展,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创办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

学校本土的导师团队,虽然不可能全是区域性响当当的人物,但在优化校本教研方面,理应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实践和创新中如何构建和推动导师模式?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确立导师模式的取向力。

校本导师模式制度的创建应树立“制度是为人而设,而非人为制度而设”的价值取向(杜威),凸现“制度育科研,制度育名师,制度育名校”的服务本位。为此,要克服制度建设在取向上的“不良本位”。其一,要克服以制度为本位的倾向。见制度不见人,见制度不见研,过分把制度琐碎化、标准化、刻板化,使导师们无所适从。其二,要克服以分为本位的倾向。以分论教,以分取人,过分将教与研进行全过程、全封闭的量化管理,把教研立校变成以分数建校,导致教师“为分奔命”而非为教研奋斗,导致导师模式名存实亡的情况。

第二,导师要在实践活动中体现人情味。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论断,不难看出,这是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这同样可以用在导师模式之上。青年教师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老师,在教学与教研过程中总是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经常为此忧心忡忡;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是否得当,总感到不放心,有明显的紧张感;为一些小事而烦躁不安,不能放松自己。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对自己的问题过分敏感、多虑,因此常出现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教研教学行为。对此,导师要助其解惑,尽心解困,体现人情味,成为其教研教学路上的“心理医生”或者“导游”。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主体性作用。

导师是教研的谋划者,名师是教研的促进者,一般教师是教研的实践者。因此,需要创建一个“和谐共生”的“共生态”团队,使之在研究中实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来完善自我,重建教学文化,提高生成效应。同时,在研究中,要尊重个别差异,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研究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校本研究要贴近课堂教学实际,贴近一线教师的需求,这样才能打破传统的教研单调乏味、陈旧刻板、死气沉沉的局面。这样的创设,才能更好地激活教师群体的研究氛围,才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主体性的作用,进而促进教师个体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和校本教研的良性发展。

举个例子来说吧。目前,我校语文“以读为本”的校本教研模式,正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经过几年的研讨,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比如青年教师长足的进步,校内青年名师队伍的发展壮大,这几年学生在街道抽考的成绩等,都充分体现了“导师模式”的可行性。而在实践过程中,我校先后邀请了全国语文届特级教师于永正、支玉恒、还有青年名师熊海滨等来校指导校内名师。正是他们深入学校,使校内名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领军”教师,这些领军教师就是这个团队里的“导师”。这些导师在这个教研团队中发挥的作用,使得校本教研得到了更大的优化和健康的开展。

当然,每个学校不可能经常邀请校外的导师,因此,培养本校的导师,才是最实际的,也是最科学的。本校的导师,可以从名师队伍中选拔,可以从教师队伍中选拔。我们知道,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庞大的教师群体的确需要本校本土的导师们引领。创建和完善学校的导师模式,对于校本教研的健康开展及优化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名师青年教师校本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