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2015-02-27 18:58深圳市龙岗区五园小学伍雪梅
新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习惯德育情境

□深圳市龙岗区五园小学 伍雪梅

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深圳市龙岗区五园小学 伍雪梅

专家认为,小学阶段,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德育渗透,使该年龄段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识素质与人格素质共同提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文章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该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

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提高素质

学生的学习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课堂教学理所当然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途径,对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结合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以期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是情感陶冶、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优美整齐的板书、生动流畅的语言、端庄大方的仪表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如为了上好一堂好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小学生都在细心观察,有意无意地加以仿效。所以,教师要端正自己的“身教”、“言传”、世界观等,以对孩子们起着正向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教师的品德、精神、举止都应以“榜样”标准自律。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整洁,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亲自动手操作的习惯等,都应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使学生逐步养成,进而内化为自觉自律的学习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

当然,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我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自身教学达到和谐统一。

三、在导入课题中渗透

笔者发觉,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导入新课、情境创设环节中的德育渗透效果极佳。

导入新课、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意识,可以通过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境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如我在“花园”导入新课时,先向学生介绍美丽的风景图片;在欣赏图片的情境时,让他们描述图片的风景;在他们感受到自然世界的美之后,再灌输给他们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在“青蛙吃害虫”的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田野庄稼的好帮手——青蛙,知晓青蛙对人类的作用,灌输给他们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思想。“东南西北”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游戏活动竞赛的情境,让他们真正感受生活方向、体会集体精神等。作为人民教师,把数学知识和德育巧妙结合起来,在学习、知识竞赛等数学活动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应关注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倾听及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等品德的培养。

四、讲授新课内容时渗透

当今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涵可谓十分丰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注重挖掘教材本身的德育功能,不失时机地进行渗透,把德育贯穿于新知的教学中。如教学小学二年级“读数、写数”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的有教育意义的数据,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我国地域广大,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高为8848米,等等。解决“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又如教学“时、分、秒”时,我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读书、写字、拍皮球等,使其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及一节课40分钟里有多少个1分钟,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五、在活动、讨论中渗透

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最为丰富,教育效果也是最直接的,并且可以马上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积极将德育因素渗透于活动讨论中。如在教学“比一比”中,我先利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大量数据,让学生感受数据的大小,然后再通过猜一猜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关注他们的学习情感,充分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若适时在活动中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及在活动中的团队精神。又如,一位老师在“交通与数学”的教学中,在学生模拟“小明上学去”的情境中,从计时上,渗透珍惜时间的观念和按时上学的习惯等道德因素;从路线方面,渗透合理的行为和科学的态度等德育因素;然后再从交通出发,渗透交通规则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德育因素。可以说,活动中渗透的德育因素更全面、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所以,在数学课堂里,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德育渗透。

六、在应用、拓展中渗透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将德育因素渗透于应用中。如学习“时分秒”后,学生学会了安排作息时间表,那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休息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习惯,养成了上学不迟到、做事有分寸的良好习惯。又如一年级数学课本有这样一道题目:“在2001年北京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数的前三名的国家是:中国54枚,美国21枚,俄罗斯14枚。”对于这道题,我先让学生大声读题,接着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待学生发表完后,我再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在国际上影响很大,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应感到无比的光荣,鼓励学生像运动员那样为祖国争光;我还介绍了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龙岗举办的情况,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通过努力,深圳做到了,学生都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课堂效率因此而提高了。

七、在评价中渗透

评价的导向作用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建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因素渗透于评价中,让评价承载德育的功能,效果将会出乎意料之外。

在我任教的二年级的班里,有一位女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可以说是达到了“每题必争”的程度。一开始我很头痛,不知道如何让她不要那么积极,留点机会给其他学生,但是又不能打击这位女生的自尊心。我斟酌了一段时间,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次,在课堂上我对她说了一句话:“如果先让同学说完,你再发言,将会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这学生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慢慢地,她的“缺点“也改正过来了。所以,我们老师如果用各种方法评价学生:“如果你能让同学先来,会显得更有礼貌!”“懂得爱护小动物,你真棒!”“你越来越会关心帮助同学了!”“你真会替别人着想。”“你的字写得越来越遒劲有力了,很快就赶上老师的了。”……学生将会朝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和发展,德育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需要我们去琢磨、思考、挖掘,把教材、学生和当前的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随风潜入,育人无声”,以达到德育之目的。

[1]马康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工作的渗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08).

[2]赵雄辉.数学教育改革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一利,饶斌.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02).

猜你喜欢
习惯德育情境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上课好习惯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