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阅读教学中的写作契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5-02-27 18:58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张雪娟
新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词语写作能力想象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张雪娟

抓住阅读教学中的写作契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张雪娟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以模仿为桥梁,片段训练为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写作契机片段训练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就是说,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缺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学习语言离不开写作,因为写作既能巩固所学语言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出和交际手段。那么,如何才能从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下面略作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学课文写法,进行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读、自由地想、无拘无束地议,在此基础上,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并提供合适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写作知识,为写作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们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着写作,琢磨并领悟作文的真谛。如我在教学《最后的姿势》一课时,先让学生对题目进行质疑: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姿势?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文中有几处写了谭千秋老师用双臂护住学生?通过交流,学生找到了三处。第一处是在地震发生时:“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这是对谭老师动作的正面描写。第二处是在救援人员的话中:“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四个学生都还活着”,这是从救援人员的语言描写侧面烘托了谭老师的英雄壮举。第三处是在课文的倒数第2个自然段:“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在精读训练中,学生感悟到了谭老师在危难之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从而使学生对谭老师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在学完课文后,我及时总结这篇课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从而使学生明白了:有时文章的中心可以凝缩在一字一词一句之中,而凝缩的这一字一词一句,恰恰就是文章题目的最好选择。课后,我就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作的方式,以一个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为题目,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并注意突出人物的品质。

二、抓住某个关键词,进行创写

课文的语言魅力无限,每一个词语就是一个景、一幅画。每天的语言积累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在理解中想象,在想象中积累,给予语言新的生命。我们在进行课文的学习和每个单元的词语积类训练时,都可以抓住机会,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启发他们在脑中呈现语言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语言描绘出这个词语最动人的图画。如我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时,启发学生根据“欣喜若狂”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孩子们结合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类似景象,在脑中经过加工重新组合成了一幅幅热闹欢乐的画卷。一个简短的四字词语给予了学生自由大胆创造的空间,丰富的想象赋予了词语生动的内涵。

另外,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有联系的词语,让学生用这些词想象一种情境,进行创新写作练习。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万马奔腾”、“冲浪排空”、“胆战心惊”、“如履平地”几个词语,让学生写一段话。学生既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也写出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写得很好。这样的训练,我们在课外练习中经常会遇到。

三、利用文中“漏洞”,进行补写

创作之父奥斯本说:“想象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也就没有我们多彩的人生。课文中由于时间的跨度大和作者取材的主次选择,落下了“漏洞”的遗憾,这恰恰成为学生兴趣联想与写作的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对空白处进行大胆的猜想、设想,补上“漏洞”,创造出另一番天地。如我在教学《维生素C的故事》时,就创设了想象画面练笔的环节,让学生根据“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这句话进行补写,让学生大胆想象“哥伦布和那些病重的船员分别的场面”是怎样的情景。学生从中体悟到了哥伦布不仅是个伟大的航海家,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后,写出了哥伦布和病重船员难分难舍的分别情景,非常感人。

四、利用课文的插图,进行扩写

课本中的大多精读课文都配有逼真的插图,除了给课文的理解插上轻盈的翅膀外,还可以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内容,想象画外的场面,推测人物的心情,勾勒动态的景象,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进行写作训练。如教学《田园诗情》一课,我们可利用课本中恬静辽远的画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对插图进行描述。又如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让学生看课文插图“鹊桥相会”,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想象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加入自己的想象,扩充图画的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五、学完课文后,进行续写

课标着重在“阅读”部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何检验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呢?我认为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写写感受。如学完《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后,叶欣护士长的爱岗敬业、临危不惧、舍死忘生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教师可以趁势设计读后感的主题:“站在叶欣的遗像前,你会想到什么?从她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教育?”要求学生写一段话。如果感人的故事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这样的写作训练就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此的写作训练,不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了。”

这样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以模仿为桥梁,片段训练为手段,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更快,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更浓,语文素质更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展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破”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达到一定的量;二是对阅读的材料要通透。当代的教师都应该而且也必须注重引导学习生向着“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这样一个科学的途径发展。

猜你喜欢
词语写作能力想象
容易混淆的词语
快乐的想象
找词语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